IBM 制造出世界上最小的硬盘
IBM 怀着打造世界上最小硬盘的雄心,正式进军“微型”电子领域。
数据存储技术一直在努力创造更小尺寸的产品。最近,科学家们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飞跃”,利用单个原子制造出1纳米大小的硬盘。
原子被磁化,用液氦冷却,并储存在极真空环境中。通过这种方式,该团队在一个极小的空间内存储了单个比特的数据(1 或 0)。
![]() |
数据存储技术始终致力于创造尺寸更小的产品。 |
尽管容量并不大,但加利福尼亚州的 IBM 研究团队表示,这一开发有可能创建一个信用卡大小的驱动器,可以容纳 iTunes 或 Spotify 库中的全部 3000 万首左右的歌曲。
纳米科学家克里斯托弗·卢茨补充道:“我们进行这项实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如果将技术数据压缩到尽可能小的尺寸(只有一个原子)会发生什么。”
研究团队使用了诺贝尔奖获奖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进行研究。STM是一种非光学显微镜,用于观察固体的表面形貌,其工作原理是记录探针扫描样品表面时电子的隧道电流。STM是一种以原子分辨率观察固体表面结构的有力工具。
在 STM 内部的极端真空环境中,没有任何空气分子或其他污染物,科学家能够有效地操纵单个钬原子。
显微镜还能冷却液氦,这对于确保读写过程更加稳定至关重要。得益于精心控制的环境,研究团队能够精确地读写两个相距仅1纳米(相当于普通针尖宽度的百万分之一)的磁性原子。
利用同一台显微镜,科学家可以模拟传统硬盘的运行,提供电流,使原子的磁性方向向上或向下移动,但规模要小得多。
![]() |
将其简化为仅一个原子确实是一个显著的进步。 |
如今,硬盘通常需要 100,000 个原子才能存储 1 位数据,因此将其减少到仅 1 个原子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该团队对这项技术有望制造出比现有硬盘存储容量高出1000倍的硬盘感到非常兴奋。尽管该技术目前仍存在诸多困难和成本,短期内难以推向市场,但研究人员已在早期尝试中看到了其可行性。
这只是一系列数据存储创新中的最新一项——本月早些时候,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已将六个数字文件备份到单个DNA分子上。尽管此前曾有多次尝试将数据存储在单个原子中,但据IBM团队称,这是最小、最稳定、最有前景的成果。
研究人员总结道:“高磁稳定性与电磁读写相结合表明单原子存储是完全可行的。”
该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据Khoahoc.tv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