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提供发展科研能力的机会
科研活动被视为大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所实施的项目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将课堂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实践许多重要的技能,为未来“铺平道路”。
陪同学生
至今,阮氏琼英和学生何氏琼英、吴氏雪梅、阮氏绒、郑氏如(荣大学师范学院物理教育专业62A班)仍未忘记收到“85Rb原子五能级环境电磁感应光栅研究”项目文章在美国光学学会权威期刊上发表信息时的喜悦心情。
让 Ngoc Anh 和学生们更高兴的是,尽管该项目是由校长 Nguyen Huy Bang 教授直接指导的荣市大学以及物理教育学院讲师 Le Van Doai 副教授,但在发表文章时,学校的讲师们恭敬地将学生的名字列在了教师的名字之前。
讲师是经验丰富的专家,所以他只负责指导研究方向,其余的同学则参与计算、实验和撰写报告。因此,基于对学生贡献的尊重,同时也为了尊重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在论文的作者部分,学生的名字会放在科研论文的顶部,而不是讲师的名字。
副教授,Dai Vinh 学校 Le Van Doai 博士
2024年11月,该项目还被教育培训部-科技部、胡志明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和越南支持技术创新基金会(VIFOTEC)授予2024年度高等院校学生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85Rb原子介质五能级电磁感应光栅研究”课题为越南首个攻关课题,该项研究可为低阈值强度、超高灵敏度的多通道光子器件创造突破性应用。
同时,对该类电磁感应光栅的理论研究对于实验观测和应用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上,荣市大学光谱学研究组还成功搭建了实验系统,观测Rb原子气体环境的量子干涉效应。
具体来说,研究团队基于量子干涉效应,测量了巨群折射率,观测到了每秒数百米的超慢光信号(通常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多发性硬化症)。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美国光学学会著名期刊(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 41, No. 4, 976, 2024 和 Optics Letters 49, No. 17 (2024) 4787)上。

阮氏琼英此次获奖,也代表作者团队,承担向评委进行主题陈述的任务。参与该项目也让她不断成长进步,掌握了许多基本技能,也让她发现了自我。
此前,琼英就读于宜禄五高中,并担任物理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代表。尽管起点不错,但琼英坦言,高中时期自己比较内向,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进入大学后,琼英很早就参与了科研项目,逐渐变得自信起来,也得到了老师们的高度赞赏。目前,她是少数有机会以优异成绩从学院毕业,并直接获得大学博士研究生名额的学生之一。
营造创意环境
本学年,荣大学有2个项目荣获高等院校学生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这是荣大学多年来参加该奖项的最优异成绩。
此前,组委会从15000多个选题库中,选出了来自46所高校的106个最佳选题。荣大学除获得2个二等奖外,还有4组学生获得三等奖,4组学生获得鼓励奖,涉及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农业科学等多个领域。此外,在过去的学年里,荣大学共有167名学生在专业科学期刊(ISI、Scopus Q2和国内科学期刊)上发表了48篇科研成果。
.jpg)
校长阮辉鹏教授表示,多年来,荣大学一直推行科技发展战略,这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着关键作用。学校出台了奖励学生科研项目的规定,每年学生团体都在校内外教师和科学家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除了在时间、设施、实验室等方面创造条件外,学校还出台规定,将科研学生的奖励和支持水平提高至少两倍于旧规定的支付水平。近两年,用于学生科研活动的总预算超过5亿越南盾。

在义安经济大学(现义安大学)培训管理-科学与国际合作部主任杜玉戴博士肯定道:科学研究是在培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活动。
科学研究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培养质量,也使培养方法更贴近实际需要,增强了学生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特别是在那些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就具有主动性和创造力以满足雇主期望的职业中。
Do Ngoc Dai 博士 - 义安大学
作为学校少数刚刚被省青年联合会、省学生会授予2024年度“五好学生”称号的学生之一,该校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学生陈氏翠玲表示,参加科研活动、获得创业奖是她取得优异学习成绩的重要“敲门砖”。
Linh从大学第一年开始从事科学研究,并因此培养了分析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专业知识,拓展了人脉。此外,这项活动还帮助她锻炼了团队合作、写作和演讲技巧,以及创造力和对现代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为了鼓励学生参与科研,义安大学还组织学生科研会议。这是一个全校学生交流科研信息的平台,也是学生在会议前练习演讲能力的机会。
这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报告表达方式、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研究成果的呈现能力而言,都是一项极其必要且有益的活动。此外,学校必须投入资金,加强设施和实验室设备,并激励和指派导师,确保所有学生都具备参与研究课题的能力。

在学校和老师的支持下,目前已建立多个科研竞赛平台供学生参赛。在这些竞赛中,许多学生提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因其创新性和创造力而受到高度赞赏,并持续投入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