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越南游客游览西藏,在迷人风景前感受一些特别的东西

陶光明 December 26, 2024 19:15

西藏之旅不仅能领略壮丽的自然风光,还能考验你的适应能力。

西藏位于中国西南部,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尽管西藏面积超过120万平方公里,但人口仅为约364万(2022年Statista数据)。

近年来,西藏已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然而,前往西藏,除了需要中国签证外,游客还必须申请单独的进藏许可证。大多数游客选择旅行社组织的团体游。

我们团一共有14个人,有商人、律师、医生等不同职业,多亏了曾经带领过16个旅游团进藏的海小姐(领队),签证和许可证的申请都准备得很周到。

西藏地处高海拔地区,气温寒冷,空气稀薄。因此,身体上的准备也至关重要。出发前,我们被鼓励跑步、练习瑜伽和冥想,以便快速适应高原的严酷环境。

十月中旬,我们出发去西藏,下午从河内内排机场飞往成都天府机场,晚上在机场附近的酒店住一晚,第二天一早飞往拉萨。

上午11点,飞机降落在西藏首府拉萨。机场位于山谷之中,四周环绕着岩石山脉。天空湛蓝清澈。虽然阳光有些刺眼,但白天的气温只有5摄氏度左右,非常适合探索这片土地。

我们的藏族导游佩玛在出口处张开双臂,笑容灿烂地迎接我们。他为我们每个人披上传统的白色哈达,以示热情好客,并向大家致以最美好的祝愿。

宏伟的布达拉宫

cungdien.jpg
这座宫殿由松赞干布国王于 637 年在海拔 3,700 米的波多拉卡山山坡上建造。

参观完住宿附近的一些地方后,我们去了布达拉宫。这是拉萨的标志性建筑,游客不容错过。这座宫殿由藏王松赞干布于公元637年在海拔3700米的波多拉卡山坡上建造。

宫殿由白宫和红宫两部分组成,其中红宫为宗教活动的场所。

宫殿拥有巨大的倾斜墙壁和高低不一的平屋顶,并点缀着一排排长长的窗户。宫殿南面是一片开阔的空间,四周环绕着墙壁和门,内部是巨大的拱形大门。宫殿内部有一系列楼梯通往山顶。

内宫由众多建筑组成,分布在一个大四合院内。这部分的中心建筑以其深红色而格外醒目,与其他建筑一眼就能辨认出来,因此被称为红宫。内宫内有殿堂、大厅、礼拜堂和寺庙。

布达拉宫的装饰画也很丰富,有珠宝、雕刻等装饰作品。历经风雨,布达拉宫至今仍保存着约700幅壁画和1万幅唐卡。

cungdien1.jpg
布达拉宫至今仍保存着约700幅壁画和1万幅唐卡。

步入布达拉宫,仿佛置身于一座鲜活的西藏历史遗迹前。精美的壁画、唐卡、雄伟的建筑,无不让我感叹这里的精巧与庄严。

从这里望去,周围的群山,我感受到了这个地方人与自然之间神圣的联系。

离开布达拉宫后,我们参观了拉萨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哲蚌寺和色拉寺。这两座寺庙都是西藏最大的寺庙之一。

翠绿色“丝带”

告别拉萨,我们驱车前往江孜。西藏地广人稀,道路保养良好,主干道铺设平整。然而,由于弯道较多,海拔高度不断变化,游客很容易晕车。

羊卓雍错位于拉萨西南约100公里处,是西藏四大圣湖之一,位于从拉萨到江孜的途中,海拔4440米,位于数百万年前冰川形成的天然洼地上。

ho taytang.jpg
当羊卓雍错出现在我眼前时,我被它翠绿的色彩迷住了。

羊卓雍错绵延72公里,平均水深20-40米,最深处达60米。湖中还有数十个小岛。远远望去,湖水呈现出一种非常特别的翠绿色,像一条丝绸垂挂在山腰上。

当羊卓雍错出现在眼前时,湖面的色彩让我心醉神迷。置身于浩瀚无垠、天地几乎融为一体的空间,我感到自己如此渺小。我的思绪仿佛从日常的烦恼中“解放”出来,任凭灵魂随着湖面吹来的清风飘荡。

湖中生活着多种鱼类,但藏族人不捕捞鱼,因为他们认为鱼是水神的化身。

羊卓雍错西侧,是西藏最原始的冰川之一——卡若拉冰川,附近是终年白色的冰川峰。

宽容与同情

离开羊卓雍错,我们继续西行,前往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就坐落于此。这座寺庙位于拉萨以西250公里的卓玛里山坡上,由第一世达赖喇嘛更登竹巴于1447年建造。

tuvien1.jpg
扎什伦布寺。

这是西藏最大的寺庙之一,也可能是我们参观过的最美丽的寺庙。整个寺庙建筑群由许多依山而建的佛塔和建筑组成。

寺西有建于1914年的弥勒佛塔,塔内供奉着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像,高26.2米,用黄金279公斤、铜15000公斤及多种宝石铸造和装饰。

寺院内古建筑林立,游客可以悠闲地漫步,欣赏一整天,不会感到无聊。偶尔,我们还能看到僧侣在古柳树下研读经书,或是看到年轻的僧侣在寺院里走动帮忙。

tuvien.jpg
寺院内有许多古老的建筑,游客可以悠闲地漫步观光一整天而不会感到无聊。

扎什伦布寺给我的感觉是宏伟、庄严、祥和,看着那尊巨大、精雕细刻的弥勒佛像,心里充满了宽容和慈悲。

凯拉什圣山周围

离开日喀则,我们继续前往此行的主要目的地——冈仁波齐峰。冈仁波齐峰位于西藏西部,距拉萨约1200公里,海拔6638米。这座山峰被认为是众神的居所和精神启蒙之地。

神圣的冈仁波齐峰——白天和夜晚拍摄的照片。

我们在这里要介绍的是绕冈仁波齐峰(Kailash)的旅程。这是藏传佛教中的朝圣之旅,人们相信绕冈仁波齐峰(Mount Kailash)行走是一种有益于精神的修行,可以在通往觉悟的道路上带来功德。

冈仁波齐转山海拔约4600-5600米,地势陡峭,氧气稀薄。大多数游客选择步行,少数人骑马,但只到卓玛拉山口再返回。我们的转山之旅耗时两天半。

第一天,我们从冈仁波齐峰附近的小镇达尔钦出发,驱车约7公里,到达萨尔洪的集合地点。我们的夏尔巴人正在等我们。我们的向导佩玛总是陪着队伍里最慢的人,确保每个人都安全返回营地。

第一天我们走了大约13公里,有上坡,有下坡,但坡度不大。一路上只有泥土、岩石和溪流上的冰。下方有一些部分结冰的溪流。然而,寒冷稀薄的空气让步行更加疲惫。

nuithieng1.jpg
神圣的冈仁波齐峰旁边的一座山。

走了大约5个小时后,我们下午4点左右到达了位于Drirapuk的一号营地。最后一批人是在下午5点到5点半之间到达的。起初我们以为这只是一个游牧式的帐篷营地,但结果发现它更像是一个有砖砌宿舍的寄宿家庭。

晚上,客栈给全团发了一锅稀粥。吃完饭,导游让全团立刻睡觉,为第二天养精蓄锐。入夜,气温骤降至零下8摄氏度。稀薄的空气迫使一些队员因呼吸困难、头痛等症状不得不使用氧气瓶。

自我发现之旅

第二天是最艰难的一天,几乎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了翻越垭口上。为了不至于太晚到达第二个营地,队伍清晨五点天还没亮就出发了。月光依然明亮,在路上投下微弱的光芒,让大家能够更好地观察地形。

trainghiem.jpg
越南游客参观西藏。

沿途,大多是人工开辟的小路,蜿蜒穿梭于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岩石之间。在险峻的地方,人们将岩石排列成小路。最大的挑战是攀登海拔超过5600米的卓玛拉山口。

爬了一两个小时后,大多数人都感到筋疲力尽。层层雪具和笨重的靴子让他们的双脚更加沉重。每隔10到20米,队伍就得停下来休息。起初,每个人都背着一个小背包,但后来不得不请夏尔巴人帮他们背。

路边没有房屋,也没有人烟,但随处可见路边整齐堆放的玛尼石,很多玛尼石上都刻有“六字真言”;任何一座风吹草动的山峰上都飘扬着彩旗。

上午11点左右,第一批游客终于到达了卓玛拉山口。游客们纷纷在山口驻足,欣赏着刚刚征服的险峻山口的全景,以及山口处处悬挂的朝圣者们五彩缤纷的经幡。

trainghiem1.jpg
西藏的作家。

在山口停留了大约15分钟后,我们开始下山。下山的路非常陡峭,岩石遍布。山脚下开始飘起小雪。下午5点,我们到达了第二个营地。傍晚时分,雪下得越来越大,阻挡了后来者的去路。

第三天是行程中最轻松的一天。一行人悠闲地吃完早餐就出发了。西藏的黎明很晚,所以早上7点天还有些黑。今天的路途比较平坦,沿途有一条河,有些地方还结了冰。

上午10点左右,第一批人到达了站点。司机已经在等候,大家坐在一起,喝着热气腾腾的酥油茶,等待最后一批人到来,大家拍了纪念照,然后告别夏尔巴人,返回拉萨,再返回越南。

nuithieng.jpg
卡多湖位于卓玛拉山口后方,宛如一块绿宝石。

12天的时间太短,不足以体验西藏这样广袤的土地。旅途中,我们还有机会游览了许多其他景点。每个目的地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对这里的风景、文化、历史、人民和信仰印象深刻。

这次旅行不仅能体验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是一个挑战个人适应能力的机会。这也是一次深入人心的旅程,让我们认识自己,学习谦卑之道,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心里都默默地渴望有机会至少再回到这片土地一次,去更深入地体验这里的土地、文化和人民。

据越南网报道
https://vietnamnet.vn/khach-viet-tham-tay-tang-cam-nhan-dieu-dac-biet-truoc-canh-sac-me-hoac-2355785.html
复制链接
https://vietnamnet.vn/khach-viet-tham-tay-tang-cam-nhan-dieu-dac-biet-truoc-canh-sac-me-hoac-2355785.html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越南游客游览西藏,在迷人风景前感受一些特别的东西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