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义安省东山的古代石刻

休·舒 March 23, 2020 11:47

(Baonghean.vn)- 南丹县庆山乡东山上有一块刻有中国古代文字的石碑,被认为是阮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三等功勋人物阮德达教授文学时期的珍贵遗迹。

东山,又名戴兰山,巍然屹立于拉姆河中段,宛如一道巨墙,守护着村庄和肥沃的冲积平原。图片:Huy Thu

顿山上有许多遗迹,例如卡寺、宣龙寺、武顿渡口等。抗美战争时期,武顿渡口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成千上万的官兵和伤员从这里上岸撤离。顿山是当地民兵和游击队抵御美军的防空阵地。据说,19世纪庆山乡黄山村的三品文人阮德达(1825-1887)也曾在这里开办学校。图片:休秋

..

三等奖获得者阮德达和他的学生们秉承灵活的学习理念,克服了东山村春龙寺的教学条件,在东山上打造了一个专门的学习和休息区。这里的数十块岩石,曾经是桌子、椅子、床铺等,上面刻着汉字,例如“三平山”(Tam Binh Son)、“哈布许”(Ha But Xu)、“小立”(Tieu Lap)、“三平山”(Tam Binh Mountain)、“三平山”(Ha But Xu)、“小立”(Tieu Lap)等。“这个地方的主人”((主人睡觉的地方)...这一事件通过作品具体描述“碑文为“三平山小字”和“Lam Ha Tong Du Ky”,雕刻时他曾三次更改字体。摄影:Huy Thu

据观察,这里的孤石堆散落一地,如同巨大的椅子,掩映在林木之间。石板的背面刻着汉字。石板上的字迹大小不一,有大有小。字迹的深度约为1厘米,每个字的高度在20至50厘米之间。除了清晰锐利的汉字外,许多汉字上还覆盖着青苔和杂草。摄影:Huy Thu

在东山上寻找刻有汉字的石碑颇为不易,需要攀爬,还要穿过茂密的森林。当地居民阮文竹(34岁)分享道:“过去,这里的人也谈论过刻有汉字的石碑,但很少有人了解它的细节,尤其没有人愿意费心爬到山上去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被遗忘了,昔日的山峰上长满了树木。” 图片:Huy Thu

南丹县文化厅厅长阮天勇先生补充道:“战争年代,在修建木德泵站时,人们在东山地区引爆了地雷,导致这里的自然景观发生了一些变化,刻有三等奖获得者阮德达汉字的石碑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如今这里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有很多刻有古文字的岩石了。鉴于这一历史遗迹,我们最近还将东山列入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名录。” 图片:休秋

在这条近两米高的水泥沟后,仍有几行汉字刻在向河岸伸出的巨石下。虽然考官笔下所记的汉字数量并不完整,且被青苔和杂草覆盖,但这些汉字却是考官在1877年至1883年在东山学堂任教期间生动而宝贵的证据。摄影:Huy Thu
居住在荣市的阮德松先生(80岁)是三等奖获得者阮德达的第五代传人,他分享道:“在整修和开发东山的过程中,人们为了生产,没有注意保护和保存历史文化遗迹,包括刻有大师汉字的石碑。我了解到,在东山开辟道路时,‘平文序’石碑被遗弃在河里,差点被冲进河里,所以我的亲戚把它带回来竖立在教堂里。我感到非常难过和遗憾,一个与大师生平息息相关的文化遗迹竟然在我的家乡被遗忘了。” 图片:Huy Thu
距离谭一先生回归祖先,已过去133年。顿山区依然保留着古老的水码头,绿树成荫,古树参天,但当年谭和阮德达先生曾来此授课、评书的那片刻满汉字的石滩,却已湮没无闻。时光的流逝和世人的冷漠,让这所曾被认为是“越南教育史上颇为特殊的典范学校”的地方,如今已不为人知。图片:休秋
片段:爬山寻古文。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探索义安省东山的古代石刻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