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健康保险难以“覆盖”
(Baonghean) - 如今,许多人仍然抱有“只有生病了才会买医疗保险”的心态。虽然购买医疗保险是强制性规定,但对于不遵守规定的行为却缺乏相应的处罚措施,因此,实现“保险覆盖”到户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阮氏梅女士(60岁,居住在琼吕县)因患乳腺癌,已经好几个月把医院当成了自己的家。今年年初,她被确诊时,医生建议她住院以便及时治疗。对可怕病情的担忧,加上即将来临的长期治疗费用,让她感觉快要崩溃了。“听到医生这么说,我几乎绝望了。我家离荣市近80公里,孩子们每次来照顾我,都要花很多钱,”梅女士说。
![]() |
在西南义安地区综合医院照顾病人。图片来源:Thanh Son |
家里只有几块田地,没有积蓄,家里仅有的几分钱,付完医院的钱后就渐渐“走”了。“丈夫去世很久了,孩子们也不太好。现在债台高筑。我好几次想过自杀,只想一死了之,解脱痛苦。要是能有医保就好了。”麦太太恍惚地说。以前麦太太经常缴纳医保,但多年来,她自以为身体健康,就不再缴纳了。“我看到很多人只有生病才缴纳。我一直觉得自己身体健康,以为自己没病,就不缴纳了。没想到……”这位60岁的老太太说,她现在病情很严重,需要用昂贵的药物治疗,困难接踵而至。
和麦女士一样患病的阮文庆先生(66岁,居住在演州郡)表示,虽然自己患病,但仍然很幸运,因为治疗费用没有想象中高。“去年女儿从城里打工回来,建议我买保险。当时我觉得自己年纪大了,经常生病,就买了。一个多月前,我去看医生,发现我得了脑瘤,不得不住院治疗。目前,我的开销只有伙食费、交通费等,不算多。”阮文庆先生说。
通过对部分民众的调查,像Khanh先生和Mai女士这样“生病才买保险”的想法仍然盛行。他们认为,如果身体健康,就不应该买保险,因为保险要花钱。尽管他们知道目前缴纳医疗保险是强制性的。因此,修改补充《健康保险法》若干条款的法律规定,强制全民参加医疗保险,并根据缴费责任将参保人群分为五类,包括:由雇员和雇主缴纳的人群;由社会保险机构缴纳的人群;由国家预算缴纳的人群;由国家预算资助的人群;以及按家庭参加医疗保险的人群。按家庭参加医疗保险的人群是未参加其余四类人群之一的人群。
据越南社会保障局统计,目前约有30%的人口(约30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卡,需要自费支付医疗费用。要求家庭参加医疗保险的新规定,也旨在“覆盖”这群对医疗保险仍然漠不关心的人群。
自2015年1月1日起,凡是名字在户口簿或暂住证上的人,都必须参加家庭医疗保险,若有一人不参加,则不能参加。由公社一级的人民委员会负责筛选、申报,列出名单。参保档案是按户建立的,但医疗保险卡是发给每一位成员的,以方便他们就医或就医。为了支持参加家庭医疗保险的人,法律规定了激励机制,从第二位成员开始,逐步降低缴费比例。具体来说,第一位成员最高缴费为基本工资的6%;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成员分别缴费为第一位成员缴费比例的70%、60%、50%;从第五位成员开始,缴费比例仅为第一位成员缴费比例的40%。
![]() |
义安综合友谊医院为有医疗保险的患者支付住院费用。图片:文件 |
预计家庭健康保险的支付将克服许多家庭只选择为病人和慢性病患者购买健康保险,而缺乏为所有家庭成员购买以备不时之需、共担风险的意识。这导致自愿参保者的健康保险基金始终处于赤字状态,未能达到共担保险风险的目的。然而,家庭健康保险“覆盖”千家万户的实施也面临诸多困难。
乂安省社会保险追收与利用司司长吴玉清先生表示,尽管付出了诸多努力,但实施两年多后,家庭健康保险的参保人数仅达到47%。“法律规定必须参保,但对不参保者却没有任何处罚措施,这对我们来说很困难。同时,人们仍然抱有只有生病才买保险的心态。” 吴玉清先生表示,另一方面,吴玉清先生也表示,家庭健康保险参保率不高的原因在于催收代理制度不够完善。
一些经办人员仍处于被动等待状态,缺乏主动上门宣传动员。此外,这些经办人员多为兼职人员,并非以落实医保工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在动员和指导办理手续方面存在诸多局限性。同时,社区、街道与社保经办机构在医保参保人员增减名单编制方面的衔接也不够紧密。
据统计,截至2017年5月31日,义安省参加家庭健康保险的人数仅有30多万人,其中主要集中在荣市(4.6万人)、琼吕县(4.3万人)、演州县(3.6万人)……而部分地区如祺山、祥阳、桂丰等地,参加人数不足500人。
为克服困难,提高参保率,义安省社会保险局正在努力扩大代理机构体系,增加各村、村组工作人员数量。同时,通过开展参与人数竞争运动,动员人们以专业的方式参与家庭健康保险。
天鸿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