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差距”
来自成绩、考试以及其他各种人际关系的压力已经影响到许多学生的心理健康。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个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重视或及时的支持……
越来越多的学生患有心理健康问题
Facebook 群组“义安省家长”拥有超过 13 万名成员,是一个众多家长参与和分享的论坛。近日,一位家长讲述其九年级孩子被诊断出患有抑郁症的故事,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
这位家长说,由于担心生计,夫妻俩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孩子。孩子每天都会和父母通话,父母有时也会提醒他不要过度使用手机。最近,孩子的母亲偶然走进房间,发现孩子正用刀割腕。之后,家人发现孩子房间里有很多安眠药。家人非常担心,带孩子去看医生,医生诊断孩子是因为学业压力过大而患上了抑郁症。

这位家长在分享她孩子的故事时,也希望能够警醒其他许多家庭,尤其是那些有学龄儿童的家庭,因为缺乏照顾、疏忽和缺乏关注会导致许多不幸的后果。
学龄儿童的心理变化可能导致许多难以控制的行为。据统计,2020年至2024年9月,义安精神病院因精神健康障碍入院治疗的学生人数迅速增长,达到965人。其中,310名学生患有行为和情绪障碍。
.png)
由于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不足、社会歧视以及心理健康服务和资源的匮乏,大多数学生无法获得治疗或支持。及早识别有心理健康问题风险的学生对于避免不良后果至关重要。
陈氏雪医生 - 义安精神病院副院长。
凭借多年在该领域的工作经验,陈英雪博士指出,学生存在心理健康受损风险的五种表现形式包括:行为异常(易怒、社交回避)、躁动不安、抑郁以及短期记忆力下降。此外,患者还会出现头痛、颈肩疼痛或在某些方面失去控制等健康问题。
缺乏照护资源
学校被认为是学生学习、实践和成长的重要环境。然而,这种包含多种人际关系的环境也使他们面临许多复杂多样的问题,影响他们的思想、情感、思维、行为、学习和全面发展。
仅就校园暴力而言,过去两个学年里,该省共发生9起校园暴力事件,涉及23名学生。然而,这只是少数情况,因为还有许多形式的校园暴力事件并未被报道。
关于学龄儿童心理问题,荣市大学教育心理学院的陈航利博士也对荣市邓泰梅中学、雄平中学、宜禄市宜美中学、奇山市芒森中学和少数民族中学进行了高中生社会心理特征调查,结果表明,异常心理行为(在社会学上也称为攻击性行为)可能发生在男性和女性身上。

攻击性是表达挫败感和失控感的一种方式,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行为攻击和态度攻击。攻击性强的孩子往往在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存在困难。这些孩子通常在班里没有亲密的朋友,也没有可以分享和倾诉的朋友。
此外,学生的攻击性也可能源于课堂上的压力、学生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在学生犯错时的行为、游戏的影响、学生对暴力的误解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鉴于上述困难,关注学龄儿童的心理健康十分必要。然而,目前学校心理工作的开展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缺乏咨询室等设施设备,缺乏学校心理工作的负责机构和管理体系。此外,学校心理活动各部门、机构、单位之间缺乏协调;社会对这项活动的认识仍然较低或不够准确……

自 2024 年初以来,教育培训部与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所协调,在奠州县、桂峰县和荣市的 9 所学校试点推行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模式。
因此,为了营造安全、健康、友好的教育环境,学生们积极预防校园暴力、溺水事故、社会弊端进入校园,并为弱势学生提供支持……
针对这一问题,义安省刚刚举办了一场关于义安省学校心理健康护理:从政策到实践的研讨会。
由此,人们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宣传方案和心理咨询方案,以帮助青少年在家庭和社会中提升学习和情感能力。同时,致力于建设安全包容的校园环境,改善新形势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