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的“差距”
来自成绩、考试以及诸多人际关系的压力影响着许多学生的心理健康。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个问题并未得到及时的关注和支持……
患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脸书群组“义安家长”拥有超过13万名成员,是众多家长参与和分享的论坛。最近,一位九年级孩子被诊断出患有抑郁症的家长的故事引发了许多人思考。
这位家长说,因为生计的烦恼,夫妻俩没多少时间关注孩子。孩子每天还是会和父母通话,有时父母还会提醒孩子不要玩手机。最近,孩子的母亲无意中闯入房间,看到孩子用刀割腕。之后,家人发现孩子的房间里有很多安眠药。太担心了,家人带孩子去看医生,发现孩子是因为学习压力大而患上了抑郁症。

这位家长在分享自己孩子的故事时,也希望能给许多其他家庭,特别是有学龄儿童的家庭带来警示,因为缺乏关心、疏忽和缺乏关注会导致许多不幸的后果。
学龄儿童的心理变化会导致许多难以控制的行为。据统计,义安精神病院从2020年到2024年9月,因精神健康障碍入院治疗的学生人数迅速增加,达到965人。其中,有310名学生患有行为和情绪障碍。
.png)
由于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不足、社会歧视以及心理健康服务和资源的匮乏,大多数学生得不到治疗或支持。及早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风险的学生对于避免不良后果至关重要。
陈氏雪医生——义安精神病院副院长。
陈英雪博士凭借多年在该领域的工作经验,指出了学生心理健康受损风险的五种表现,这些表现包括行为(易怒、社交回避)、不安、抑郁以及感知能力下降(短期记忆力下降)。此外,患有该疾病的人还会出现头痛、颈肩疼痛或在某些问题上失去控制等健康问题。
缺乏护理资源
学校环境是学生学习、实践和成长的重要场所。然而,这个充满各种关系的环境也使他们面临着许多复杂多样的问题,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情感、思维、行动以及学习和全面发展。
仅就校园暴力而言,过去两个学年,安省共发生9起校园暴力案件,涉及23名学生。然而,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数字,因为还有很多校园暴力案件以各种形式发生在学校,但并未被报道出来。
关于学龄心理问题,荣市大学教育心理学系陈恒利博士还对荣市邓泰梅中学、雄平中学、义美中学、奇山少数民族中学(奇山)等学校高中生的心理社会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不正常的心理行为(社会学上也称攻击性行为)在男生和女生中都可能出现。

攻击性是表达挫败感和失控的一种方式,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行为攻击性和态度攻击性。攻击性行为水平较高的儿童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这些孩子通常在班上没有亲密的朋友,也没有可以分享和倾诉的朋友。
此外,学生在课堂上的压力程度、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学生犯错时父母的行为、游戏的影响、学生对暴力的误解、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可能导致学生表现出攻击性。
从以上困境看,关注适龄学生心理健康十分必要。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学校心理工作的开展还缺乏必要的资源,例如缺乏建设咨询室的设施设备,学校缺乏负责学校心理工作的机构和管理制度。此外,学校心理活动的力量、机构、部门和分支机构之间缺乏协调;社会对此项活动的认知度仍然较低或不够准确……

自2024年初以来,教育培训局配合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学院在演州县、桂风县和荣市的9所普通教育院校试行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模式。
从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友善的教育环境,学生积极预防校园暴力、溺水事故、社会弊病进入校园,帮助弱势学生……
针对这一问题,乂安省刚刚组织了题为“乂安省学校心理健康护理:从政策到实践”的研讨会。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案、宣传方案和心理咨询项目,以帮助青少年在家庭和社会中提升学习和情感能力。同时,建设安全包容的学校,改善新形势下初中和高中学生的校园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