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严明的干部不调入中央委员会。
不把违纪、不称职的干部调往中央、地方或其他地方。
10月7日,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签署颁发关于干部轮换工作的越共中央政治局第98-QD/TW号规定。
这是越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干部轮换工作的第一项规定,是落实越共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工业化、现代化时期的干部战略”的决议和越共九届十一中全会关于领导干部轮换工作的决议的具体体现。
《条例》明确了干部轮换的目的和要求,观点和原则,干部轮换的范围、对象、岗位,干部轮换的标准、条件,干部轮换的权限和责任,干部轮换的计划、流程和记录,干部轮换的时间、意见和考核,干部轮换后的安排原则,制度和政策,检查、监督和违规处理等内容。
![]() |
中央组织部部长范明政向交通运输部长张光义提交了由他出任2015-2020年岘港市委书记的决定。图片来源:越通社 |
为了继续有效落实党关于干部工作和干部交流工作的各项政策和决议,为建设一支胜任各时期各项任务的干部队伍做出贡献;大力创新干部交流工作,确保民主、客观、公开、透明、公正,防止消极、腐败、利益集团、亲情、熟人等,实施本条例有助于确保全面培养和有效使用干部队伍的政策得到落实;为年轻有为的干部、计划内干部在实践中得到培养创造条件;为国家长远培养干部,特别是各部门、各级、机关、单位主要领导干部和战略级干部。
条例明确提出:把干部轮换与全系统干部合理调动、合理安排结合起来,增加困难地区和需要地区的干部,克服干部工作有的地方过剩、有的地方短缺以及地方性、封闭性的问题;继续实行干部轮换政策,与安排一批省、区级非本地人担任的重要领导职务和任职不超过两届的干部紧密结合起来。
制定具体的员工轮换计划
干部轮换工作必须接受各级党委和组织的经常性、直接性和全面性领导;保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挥领导集体和一把手的作用和责任;处理好轮换与稳定、建设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关系;既注重满足工作任务要求,又注重培养教育干部、培养下一代干部的目的。
干部轮换要确保全面性、同步性、衔接性、经常性、连续性,在整个政治系统各机关、单位之间实行纵向和横向轮换;要与干部的规划、培养、考核、安排、使用紧密结合;要平衡、协调干部轮换与现有干部资源建设。
只轮换领导、管理人员,不轮换专业技术干部(基地、战场、地区需要增加干部的除外)。
不调动到中央、地方或其他地方的干部纪律性差,能力弱,威信降低,也没有发展前途。
轮岗干部必须年轻、在规划内、有发展前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作风素质和工作能力,注重选拔和发现能力突出的年轻干部。
干部轮换要有具体的计划和每一步实施的路线图;要有同步统一的机制和政策,为轮换干部提升能力、优势、专长、实践和积累实践经验创造环境和条件;同时,要有对轮换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制度。轮换后干部的考核和安排要根据任务要求、实际情况,结合轮换干部个人负责制下的地方、机关、单位政治任务的执行情况以及干部的评价和评估。
最短轮换期为3年
轮换范围包括:从中央到地方;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地方到基层,反之亦然;机关、党、国家、祖国阵线各单位、政治社会组织、武装力量、公共服务单位、国有企业之间的轮换。
轮换对象是政治系统各地方、机关、单位中年轻、有能力、有为的干部。轮换主要是为了落实非本地人员和在地方、机关、单位连续任职不超过两届的干部的政策,具体包括:省委书记、区委书记及同等职务,省、区人民委员会主席,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省、区人民法院院长;省、区监察、公安、财政、税务、海关等部门领导;其他情况由主管部门研究决定。
连续担任两届一把手的干部和因政策性轮换的非本地干部实行轮岗安排,轮岗时以安排一把手为主;因培训实习而轮岗的年轻干部以安排副职为主;其他情况由主管部门研究决定。
轮岗干部必须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良好;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发展前景;基本符合规定的轮岗标准和条件;有发展规划,具备相应的专业资格,身体健康,具备工作能力;轮岗时距任职满两届(10年)以上(男50周岁,女45周岁,但女干部按规定可以延长任职的除外)。轮岗干部不得为本地居民,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至少任职满一届。其他情况由主管部门研究决定。
根据《规定》,轮岗期限至少为3年(36个月)(兼职除外),特殊情况由主管部门研究决定。
需要采取的 5 个步骤
条例明确规定:党委及其主管党组织应当根据人员规划、工作需要和工作人员能力优势,制定所负责人员轮换方案。方案应当明确以下基本内容:轮换需求,轮换岗位;轮换方式;轮换区域;轮换期限;保障实施的必要机制和政策;轮换后人员安排的预期方案……根据轮换方案,确定轮换人员名单,并明确每位人员的具体实施措施。
实施过程具体包括5个步骤:
根据干部轮换需要,党委、党组织和机关、单位领导应当对本地区、机关、单位的干部队伍进行考察、评估,制定轮换计划,报主管机关审批。
组织人事咨询机构依据主管机关之政策,通知地方、机关、单位提出人员轮换建议。
汇总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提出的人才培养方案,组织人事咨询机构对拟调动场所、岗位、人员等标准、条件、方案进行审核,收集拟调动人员的意见和评估。
组织人事咨询机构发文征求相关机构的考核意见,与转出地和转入地就预计调动地点、岗位、人员等进行座谈;汇总考核结果,与拟调人员进行座谈;组织与转入人员座谈,深入了解转入人员的目的和要求;同时,了解转入人员的思想状况、意愿,确定转入人员的职责。
组织人事咨询机构向主管机关提交审议、决定和领导,并指导实施(宣布决定、指导选举和其他必要的任务)。
据VNN/TTXVN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