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确保地方两级政府有效运转
重组公社级行政单位,实行两级基层政府体制,精简机构,提高基层政府的运行效率。在此过程中,许多基层意见建议大力推进人事工作“地方决定、地方做、地方负责”的下放。

及时安排和分配人员
合并乡级行政单位、实行两级地方政府体制后,义安省立即着力安排、部署和完善基层干部队伍,确保落实各地政治任务。
全省已下达130项决定,向公社一级调动、接收和临时移交9939个岗位,其中党、祖国阵线和群众组织岗位4063个,政府部门岗位5876个。公社级干部队伍基本满足要求,大学学历占84.82%,硕士学位占13.6%。
该省还加强了领导和管理职位的整合。迄今为止,已任命3,139名执行委员会委员(共4,068名);1,335名常务委员会委员(共1,356名);390名党委常委、396名人民议会副主席和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这是确保基层领导和管理工作稳定顺畅的重要一步。

现实中,许多地方在人员配置上灵活创新,有效发挥了现有队伍的效能。同孝公社原先为党、祖国阵线和群众组织安排2名会计,现在只安排了1名总会计,其余人员则为祖国阵线部门增加了专业技能。
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在选拔官员时,不仅注重培训水平,还注重能力、威望以及对当地情况的了解。合并前在三个公社工作的公务员被分配到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他们熟悉工作和当地情况,与民众建立了信任和亲近感。

同孝乡人民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陈庆山同志表示:“我乡建立了灵活的机制,成立了‘齐心协力’、‘自力更生’的工作组,主要依靠自身力量,集中力量解决急难问题。这种机制激发了干部和公务员的自发性和团结精神;每个人除了发挥各自的主要专长外,还在特定时期承担一些具体任务。正因如此,该机制帮助乡成功举办了第一次党代会,并确保迅速解决为民服务的工作,包括克服5号、6号台风影响和非洲猪瘟疫情等新出现的任务。”
同孝公社的实践证明:精简机构与干部、公务员和职工集体的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团结精神相结合才能取得成效。
为确保政治任务落实到位,各地建立灵活机制,成立工作组,本着“齐心协力”、“自力更生”的思路,主要依靠自身力量,集中力量彻底解决急难问题。
陈庆山同志——同孝乡党委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

在万侨乡,由于专业人才匮乏,当地政府安排一人担当多项工作,同时,如果发现人员不适合,就将其调离。
乡党委副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陈文绍同志肯定道:“如果工作安排不合适,必须立即调整,同时做好思想工作,确保干部能够安心接受工作。我们还与群众就办理土地使用权证的困难进行直接沟通,从而在干部不足的情况下,凝聚起高度共识,不至于造成工作拥堵。这一经验证明,精简机构,灵活变通、责任到位,干部与群众紧密联系,才能取得实效。”
“人力资源缺口”
尽管积极进取,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仍面临一些现实问题。全省现有公务员岗位总数为8635个(截至9月15日),而中央本级岗位总数为7988个,相比之下,全省岗位过剩647个。
然而,许多地方出现了人员过剩和人员短缺的现象,人员数量与计划相比有剩余,但一些重要岗位或专业技能却不足。值得注意的是,130个单位中有56个单位既缺少人员,又缺少一些重要岗位和专业技能,这些单位主要集中在山区和贫困乡镇。

在阿美公社(由香美和阿美两个老公社合并而成),目前只有44名干部和公务员,缺少17个职位,其中政府部门缺少11人,党和祖国阵线部门缺少6人。许多关键职位仍然空缺,例如:经济部部长;文化部副部长;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
乡党委书记、乡人民议会主席罗统一同志坦言:“我们调动安排了9名非专业干部到各部门、各办公室,但这支队伍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还不能担负起公务员的职责,影响了建议的质量和组织任务的实施。”

在非合并单位Bac Ly公社,全社现有28/43个职位,还缺少15个职位,包括空缺职位,包括: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农民协会主席、青年联合会书记......
乡党委书记、乡人民议会主席吕光雄同志表示:“人员短缺,迫使我们不得不兼任职务,分配责任,对许多人造成压力。这严重影响了政治任务的执行进度和效果。”
不仅骨干人员不足,很多地方在人员素质结构和专业技能方面也存在不足。目前,很多地方在会计、信息技术、数字化转型、土地、司法等领域的公共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
.jpg)
许多乡镇都出现了地方性人才过剩和短缺的情况。一些乡镇虽然人员过剩,但专业人才和一些关键岗位却不足。例如,华官乡虽然超额安排了7个岗位,但目前缺少6个重要岗位,包括:党委副常务书记、人民议会副主席、文化部部长、人民议会-人民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老战士协会主席、乡团委书记。
需要一个同步的、长期的解决方案
为解决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该省近期下放了基层干部调动和挂职权,并吸纳符合条件的公务员和非专业技术人员补充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该省还确定了不少于5%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名单,以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这只是权宜之计,但从长远来看,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需要系统性战略。基层建议,我省需要继续梳理、补充和提升公社一级的干部队伍,尤其要关注关键岗位和关键领域。同时,要注重培训和培养,打造一支“复合型”干部队伍,在精简机构中能够胜任多项工作。
根本出路在于,在干部管理、干部选拔、使用和调动等方面,进一步向基层下放权力,将基层党委和政府的责任与实际工作成效挂钩,切实贯彻“地方决策、地方行动、地方负责”的方针。同时,要及时发现和培养有素质、有热情的年轻干部和非专业人才,补充队伍。
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事关我省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只有基层干部真正做到能力强、威信高、责任担当、亲民贴心,两级地方政府才能真正高效运转,为地方特别是义安省快速发展做出贡献,成为全国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