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航海之旅

天鸿 June 5, 2017 08:36

经琼芳坊(黄梅市)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胡春香先生的介绍,早上5点整,我到达了邯郸市最大的渔港之一——拉昆渔港……

我被派往阮文典(43岁,琼芳坊)的渔船上。阮文典是黄梅市经验丰富的渔民之一。他的渔船使用三层网,专门在北部湾北部海域捕鱼,船上有10名船员。

“我们在自己的海域捕鱼,他们怎么能禁止我们呢?”渔民阮文典(Nguyen Van Dien)主动和我攀谈起来。“可是记者会晕船吗?如果晕船,他们哪儿也去不了,而且半路也没人送他们回家,”他继续说道。为了上船,我立刻拒绝了,尽管这是我第一次出海。

Những chiếc tàu nối đuôi nhau rời cảng Lạch Cờn ra khơi. Ảnh: Tiến Hùng
船只排队离开拉赫康港,准备起航。图片:Tien Hung

天刚亮,一些船员就已登船,为预计近半个月的航程做准备。其他船只因为担心赶不上潮汐,提前几天就启航了。一切准备工作都在紧急进行。“这个行业靠潮汐,如果起航晚了,遇到弱潮,鱼就少。如果起航早了,就能选好钓点。”迪恩先生一边说着,一边忙着检查机器。其他船员也各司其职,有的把食物运上船,有的把400多块冰块装进船舱……

午后不久,迪恩先生启动引擎,将船驶向大海。港口,女人们站在那里注视着。船速每小时6海里。刚驶出水湾,拉克孔渔港附近连绵起伏的山脉就逐渐被海浪遮蔽。我们正驶向北部湾北部海域。150海里的航程将持续近30个小时。这时,船员们休息了一下,为接下来的艰苦航行积蓄力量。与此同时,船长阮文典一边掌舵,一边打开对讲机,与先前起航的船只保持联系。

在海上,对讲机是船与船之间唯一的通讯工具,主要用来通报渔场情况,并在必要时提供帮助。对讲机里传来船长们低沉的声音,迪恩先生说,小时候,他小学一年级还没读完,就跟着父亲出海,还没学会每个字就“放下了笔”。“在船上,我是老板,也是文化程度最低的人,不识字。不过我还能去卡拉OK,”迪恩先生开心地说。船员们笑着解释说,他喜欢唱歌,唱了那么久,歌词都背熟了……

Tàu cá Nghệ An vươn khơi. Ảnh: Tiến Hùng
义安省渔船出海。图片来源:Tien Hung

然而,田先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渔船船长。在这片海域,田先生熟知每一道风浪,就像他熟悉琼芳渔村的每一个角落一样。出海初期,他受雇于当地渔民的船只。1998年,他借了3亿多越南盾建造了自己的第一艘船。不到25岁,他就成为了船主兼船长。此后,田先生换了四艘船,一艘比一艘大。

与大多数琼芳渔民的船一样,迪恩的船也使用三层网——一种用于捕捞底栖海鲜的网。这个季节,这些船主要捕捞斧鱼,也称为松鸡鱼。这种鱼通常用于出口。然而,其他副产品虽然产量不大,但价格昂贵,也能帮助渔民在每次出海中获得可观的收入,例如鲎、红蟹或石斑鱼……

我们的谈话被船长们通过无线电报告打断了,他们报告说有些船在泻湖里捕到了很多斧鱼。迪恩先生若有所思地说:“我们先在这里试试看,如果没有鱼,以后再出海。反正也算上路了。”晚上10点,我们的船抵达了其他船只报告有鱼群洄游的区域。这里距离大陆50海里。时间还太早,离开始捕鱼还远,迪恩船长决定抛锚停泊,船员们继续睡觉。

Ngư dân chuyển đá lạnh vào khoang chuẩn bị cho chuyến ra khơi. Ảnh: Tiến Hùng
渔民们将冰块装进船舱,准备启航。图片:Tien Hung

清晨5点,迪恩先生叫醒了船员们。10名船员没吃早饭就匆匆忙忙地开始工作。有人费力地起锚拉上船,有人拆下木板,从两个货舱里取出渔网。迪恩先生的渔网长达10海里,由近500块小木​​板连接,船员们将这些渔网分成5条平行的渔网,每条渔网相距几百米。渔网两端连接着标记渔区的浮标旗,用于警告其他船只不要进入,并帮助船员识别每次收网的时间。

三个多小时后,整张网都撒好了。迪恩先生把船开到渔区中央抛锚,方便观察网线。第一项任务完成,船员们可以休息一下,刷牙洗脸。与此同时,厨师林达正忙着准备早餐,也是午餐。吃完饭后,船员们会有近两个小时的午休时间,然后开始收网,一直到深夜,即使遇到“倒霉”的日子,也要收到第二天早上才收完。这期间,他们什么都不吃,什么也不喝。

航行的第一顿饭热闹非凡,渔民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想着即将打捞上来的“丰收”海鲜……

(待续)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第一部分:航海之旅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