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教师和设施投资的“缺口”
正如本主题第 1 篇文章 - PV 所述,由于许多客观因素而产生的限制和缺陷中,缺乏职业教师或设施不能满足教学和学习的需要,这是乂安省职业培训机构面临的现实问题。


清娥美哈• 2024 年 8 月 26 日

宜禄县经济技术学院原本计划成为荣市门户地区的职业培训机构,提供满足当地及周边地区学生和工人需求的职业。该校招生时常达到400至500名学生,专业涵盖缝纫、焊接、电气、制冷、机械等多个领域。
然而,近年来,招生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家长和学生不愿让孩子学习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的教学条件仍然比较艰苦。宜禄县经济技术学院校长梁英俊老师对此感到担忧:“我们学校有1个缝纫班、1个电工班、1个制冷班和1个焊接班,这些专业都需要充足的设备才能满足学校师生的教学需求。但目前只有缝纫班达到了人均设备要求,即每人配备一台缝纫机,教室通风良好、空间宽敞,工业缝纫机也符合国际标准。而焊接班和电工班,学校只能使用多年前的旧设备,缺乏符合国际标准的高质量焊接机。”


梁英俊老师分享了这一点,补充道:“现在我们去职业指导机构招收学生时,都会问‘我到你们学校学习后能出国工作吗?工资多少?能从事什么行业?’” 由此可见,如今的职业培训不仅要面向国内市场,更要面向世界,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质量。学生需要掌握符合国际标准的技能。我们也非常希望投资于教学设施和设备,但过去几年拨出的预算非常有限,根本不够购买新的设备。
荣市经济技术学院也是招生较为积极的学校之一。然而,近年来,招生难度加大,近两年每年招生人数仅为300人左右(为近年来最低)。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学校近期鼓励教师们撰写关于升级和完善职业培训设备的倡议和经验,例如为电气电子类专业增加智能功能;将老旧设备改造成智能晾衣架。这些设备在省级职业培训设备大赛中屡获殊荣。然而,这些设备还不能完全满足高质量技能的需求。最近,也就是三年前,学校获得了购买覆膜机和缝纫机的资金。荣市经济技术学院副校长阮辉良老师表示,自那以后,学校就再也没有收到任何购置或升级相关设施的提议。
义安省人民议会近期检查督导也发现,近年来,职业教育投入资源、职业教育设施及培训设备投入仍然分散、不同步、不合理,对本省少数民族地区和山区优质职业教育设施、重点职业培训、职业培训学校等投入重视不够。

此外,投资工作重在教室建设,轻于投入内部教学设备。一些职业教育设施建设投资项目拖延多年,导致设施未交付使用且老化老化,造成投资浪费。尤其是北义安经济技术学院,投资已超过10年,总投资近1000亿越南盾,但至今仍未投入使用。
此外,大多数职业培训机构的设施和教学设备仍然不足,实习教室、实习车间和职业培训设备数量仍然不足,许多设备陈旧、落后,跟不上科技发展,不满足实践要求。例如,西部经济技术学院投资建设的5层理论楼并未充分利用,实习车间也十分匮乏。

或者像荣市经济技术学院,2015-2020年期间,支持学校投资建设设施和购买培训设备59亿越南盾,其中仅建设设施就达52亿越南盾,但购买设备的投资只有7亿越南盾,并且只保证购买一些低成本工种的设备,如:手机维修、信息技术、电子等。

职业教师危机也是当前职业学校面临的一个难题,对学校的培训工作影响重大。在义安民族寄宿中学,校长黎英俊老师说:“我们学校每年培训中小学职业学生700到900人。然而,学校目前只有30名教师,其中18名正式教师,12名合同教师,比实际需求缺口40名。”

黎英俊老师补充道:师资短缺主要集中在当下“热门”的职业领域,例如服装缝纫、焊接、兽医、民用电力等。同时,在昆强县这样的偏远地区招聘或签约教师也面临诸多困难。几年前,学校的签约教师曾带学生到北宁省一家公司实习,实习结束后,两名教师都辞职了,因为当地公司提供的工资是学校的3到4倍。学校努力劝说,并提供了一些优惠政策,但这些教师还是“离开”了。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因为职业学校的收入水平仍然较低,而学校还没有享受到长期签约教师的政策。
谈及教师短缺问题,安城县技术学院副校长陈忠顺先生分享了该校教师陈文诗(机械工程师)的故事,陈文诗老师已与学校签订了十多年的合同,但一直没有被录用。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目前有700多名学生,按照规定,学校必须有35名教师才能上课,但目前学校的在编教师只有16人。剩下的近20名教师,要么是合同制教师,要么是已经签订了多年合同,但一直没有机会被录用。

安城县技术学院副校长陈忠顺先生表示:“我非常理解合同教师的感受,因为他们的收入和福利都比正式教师低。虽然合同教师有很多机会进入企业,收入高且稳定,但部分原因是他们长期从事这份工作,部分原因是家庭原因,所以他们选择留在原地。至于年轻教师,根本无法吸引他们。今年我们学校有4名学生,都是省级优秀学生。学校鼓励他们留下来培训,以便将来成为教师,但没有人感兴趣,因为我们学校的收入只有几百万越南盾。而他们刚毕业时,企业就会来招聘,每月的工资在900万到1000万越南盾之间。去年,我们学校增派了一名来自荣市的旅游工作人员。然而,他们只在学校待了一两天就要求调动,因为我们学校离市中心较远,新毕业教师的收入难以保障,难以让他们安心工作。”离家很远。


关于师资结构,此前,2016年10月14日第143/2016/ND-CP号法令规定了职业教育领域的投资和运营条件,职业教育机构必须“确保转学学生与转学教师的比例最高为25人/教师;对于需要能力倾向的职业,确保转学学生与转学教师的比例最高为15人/教师”。
因此,按照2022年学生人数65498人的数据,义安省应该拥有2600多名职业教师。然而,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省职业教师总数仅为2260人(其中,在册教师783人,合同制教师1477人)。

劳动荣军社会部职业培训处处长黄士选表示:“根据该处调查,自2020年至今,职业培训机构师资缺口不断扩大。2020年中期,根据省属公立职业培训机构师资补充需求调查,师资缺口为207人,那么,截至2023年6月30日,师资缺口已增至340人。”

在教师短缺现象普遍存在的同时,职业教师的人才流失也是学校关注的问题。根据劳动荣军社会部的报告,2015年至2020年期间,全省共有170名职业教师离岗外出工作,主要为合同制教师。此后,虽然没有新的调查数据,但通过学校的实际调研,每年仍有教师离岗外出工作。
除了数量不足之外,目前该省职业教师队伍也存在着不足,尤其是在职业技能方面,全省目前符合职业技能标准的教师仅有1191/2260人,占比52.7%。同时,尽管该省有多达4所职业学校正在定位成为优质职业教育机构(越韩工业技术学院、越德技术职业学院、贸旅职业学院、数字职业学院),但全省符合3/5级标准的教师不足300人。

此外,持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人数仅为2225/2260,这意味着仍有35名无教师资格证的教师仍在任教。另一方面,该省部分职业院校领导在座谈中表示,当前职业教育的趋势是朝着与东盟和国际接轨的方向发展,因此要求职业教师精通外语十分必要。然而,目前当地大多数职业教师的外语水平不足以进行英语交流、独立查阅文献或进行教学。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