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关注党心民心,心声一致
在落实各级党代会决议的征程中,义安省正以实际行动证明,模范领导力量、团结互助精神、“党意”与“民心”和谐统一是决定性因素。琼立乡水产协会党支部和清莲乡党委书记的典型事迹,不仅鼓舞了人民的信心,更是政治理想与社区愿望相契合的生动例证。


新闻记者团 • 2024 年 10 月 31 日
在落实各级党代会决议的征程中,义安省正以实际行动证明,模范领导的力量、团结互助的精神、“党的意志”与“民心”的和谐统一是决定性因素。琼立乡水产协会党支部和清莲乡党委书记的典型事迹,不仅增强了人民的信心,更是政治理想与社区愿望相契合的生动例证。当官员不仅说到做到,决议就能转化为真正的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强劲动力,为改善民生做出贡献。

黄梅镇琼立乡渔业协会党支部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的典范。由于党员每月至少有15天要在海上捕鱼,在农村党支部工作的党员面临诸多困难。琼立乡党委于2021年7月成立,并于2023年8月完成了两年试点的初步评估。这是义安省唯一一个为渔民党员设立的新型党支部。

义安省委常务副书记黄义孝出席会议并总结渔业协会党支部两年来的试点工作,高度评价该模式的有效性,认为该模式有助于积极发挥党组织在领导指导远洋渔业开采、渔业生产活动、维护祖国海洋岛屿神圣主权方面的核心作用。在此基础上,他要求省委组织委员会对上述模式进行评估,并建议省委常务委员会研究推广类似的党支部模式。
黄梅镇琼立乡渔业协会党支部模式的形成和有效运行,党支部书记潘文海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党员要模范带头,人民才会信任党”,这是越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潘文海始终坚持的思想,他不仅在言语上,而且在行动上率先把这一决议落实到位。

由18名党员组成的支部船队在北部湾海域航行;率先占领黄沙渔场,捕捞和开发海产品,宣示捍卫祖国海洋和岛屿神圣主权的决心;宣传动员渔民遵守国家政策和法律,特别是不参与非法捕捞(IUU)。得益于此,琼立乡的海产品开发业日益壮大,可持续发展;仅在2023年,全乡总产值超过1.2万亿越南盾,其中渔业协会的贡献就高达70%。

离开黄梅沿海地区,回到一清章大地,提起清莲公社党委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潘伯玉,大家都对这位模范领导、干部、党员印象深刻,他带领清莲公社从一个“靠土地”的贫困公社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新农村公社,并有望在2024年底达到模范新农村的目标。
此前,清莲公社有几十公顷的荒地,人们厌烦了田地,四处奔波谋生。潘伯玉同志当时不是领导,但作为一名党员、公社干部,他挺身而出,承包了2公顷的果树和南瓜。工作之余,他撸起袖子,埋头苦干,最终土地不负众望,每年靠种地收入达数亿越盾。潘伯玉同志的经济模式取得成功后,公社党委常委的同志们也纷纷学习、效仿。

“公社领导一致认为,作为干部,我们必须懂得告诉群众如何种水稻、如何种果树、如何养猪、如何防病;如果我们想学会,就必须脚踏实地地去做。因此,我们在领导岗位上分配任务,每人“扛”一个矛头,一个种庄稼,一个养牲畜,一个提供服务……,目的是把公社党委的任何政策向领导汇报或传达,必须非常深入、非常贴近群众。政策必须正确,干部能够做到,说得正确,群众才会听、才会信、才会追。”潘伯玉同志分享道。

看到干部能做到,群众就信任、效仿,于是清莲公社从一个没有农场、牧场的公社发展到现在拥有50多个大型农场、牧场,其中10个农场的年收入超过3亿越南盾,并开始形成以田柚为主的大型专业果树种植区,面积达30多公顷,是该县最大的果树种植区。
少量生产比较好卖,但如果全社大批量生产,又不保证产量,就会陷入“丰收价低,价好价差”的局面,于是潘伯玉同志亲自雇车把长豆角、青南瓜……运到荣市,一路运到海阳去卖,再串联起来,为人民寻找稳定产出的农产品。
在潘伯玉同志的领导下,青莲乡已成为青章县最突出亮点的地方,使这里成为宜居的农村,2023年人均收入达5400万越南盾。

清莲公社党委已连续10年出色地完成任务,其中9年出色地完成任务。吴玉同志连续12年被评为优秀党员;2022年,他荣获政府总理颁发的奖状。
清莲乡莲长村村民黎文姜说:“潘伯玉书记的言行确实具有凝聚全党的力量,激发了干部、党员和群众的信任和共识,为建设好乡作出了贡献。”
胡志明主席曾说过:“一个活生生的榜样,胜过一百次宣传演讲”。然而,乂安省委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任期2020-2025年)决议指出了一个令人痛心的现实:“一些地方学习贯彻落实关于树立榜样的规定不够有力”,这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但最重要的是“一些干部、公务员在履行职责时缺乏责任感、积极性、活力、创造力和专业素养”。
因此,大会高度同意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之一,即“继续有效落实第05-CT/TW号指示、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四号决议,同时严格执行中央和全省树立榜样的规定……宣传干部和党员的榜样作用,首先是各级主要领导干部,既要为群众树立榜样,又要让群众监督干部和党员树立榜样”。

落实省委常务委员会2019年7月19日第2993-QD/TU号关于干部党员模范责任的规定,首先,省委常务委员会成员、省委执行委员会成员、义安省各级主要领导,在全省涌现出许多新的典型、好的做法,取得了切实的成效,广为流传,特别是以下典型:演州县“树立在人民群众中有威信的干部党员形象”;义丹县“三不、三对、三要、三反对”;桂风县“树立工作作风模范支部书记形象”;省公安局“倾听民声、告诉人们理解、让人们相信”;省级机关党委“推动基层党组织、专门机关和社会政治组织领导干部的模范责任”、“我们身边的光辉榜样”……


2023年中期,将对连接7B至48E国道、途经北城、春城、唐城(安城县)3个乡的路线进行投资,总长度近4公里,路宽增至12.5米,其中近1公里途经唐城乡,需清理土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2住宅用地45户,本项目无补偿、无拆迁费用,全部为住宅用地,市场地价在1000万/平方米左右。2。
尽管知道这对个人不利,但为了社区的共同利益,Tang Thanh 公社 3 号村的 Truong Dang Long 先生和他的两个孩子毫不犹豫地自愿交出了 100 万美元2价值约10亿越南盾,无偿。
“干部们深入群众,讲得一清二楚,认真听取、吸收、解决群众的意见,做到了全面、到位、合理。路修好了,我家、村子都宽敞漂亮了,我觉得我的牺牲很值得,很开心,很满足。”他激动地说。

不仅在落实上述路线方面,唐城公社在落实“民知、民议、民查、民监督、民受益”方针方面,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确实是亮点。
唐城公社党委副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陶文凯表示,在研究制定标准的基础上,党委、公社政府已明确政策、任务,对计划、标准、技术等提出要求,传达给群众,由群众自己讨论实施方案。
例如,在村级文化馆、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方面,公社对校园、礼堂及配套设施的面积制定标准,并设立10亿越南盾的扶持机制。在此基础上,村级群众开会讨论实施方案,成立建设委员会、动员委员会、社区投资监督委员会等组织实施。
由此,唐城公社已完成新农村建设和先进新农村建设,筹集资金2080多亿越南盾,其中人民捐款1200多亿越南盾,用于建设模范新农村。

仅在 2023 年,整个义安省人民就捐款近 5,370 亿越南盾;捐献 97,132 吨2土地;贡献了450,939个工作日,自愿拆除了许多建筑物、树木、庄稼……以建设新农村、先进新农村和模范新农村。由于人民的共识和团结,到目前为止,义安省达到新农村标准的乡的比例相当高,占77.85%,相当于320/411个乡;其中101个乡达到先进新农村标准,达到31.56%和16个乡达到模范新农村标准,占新农村乡的5%;9个县级单位已完成任务/达到新农村标准,1个单位正在向中央政府提交评估和表彰。
为提高各级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本届任期内,宜安省还提出了加强与人民群众联系对话的方针,认为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在落实新政策、新战略,或在实践中解决障碍、困难和紧迫问题之前。因为这是“党了解人民,人民了解党”的最快捷途径,只有人民了解政策路线,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行其所以为、察其所以为、督其所以为、受益于。

在义丹县,从2020-2025年任期开始至今,县委、政府领导已组织5次座谈会,包括与12个已达到新农村终点的公社座谈,统一意见和政策,继续建设先进的新农村;与10个尚未达到新农村终点的公社座谈,确定在任期内达到新农村终点;与2023-2025年期间实施公社合并的单位座谈;与全县街、村党支部书记座谈,讨论发展党员工作;与少数民族地区6个公社街、村党支部书记、村长座谈。
通过对话,许多政策方针得以充分透彻地传达到基层干部群众,区里也及时、贴近基层实践,了解群众的想法和愿望,形成共识,共同行动。
义丹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张明怀举例说,在2020年尚未达到新农村建设终点线的10个公社中,除了自身困难外,一些地方干部群众还抱有“不想到达终点线”的心态,因为他们担心失去国家的支持。但通过与县领导的对话,公社干部群众“豁出去了”,因为新农村建设成果首先是属于本地区每个家庭和社区的,而不是中央、省或县级官员的,所以“坐以待毙”的心态逐渐消除。截至目前,仅用了4年时间,排名垫底的10个公社就全部到达了终点线。

乂安省委常委、民运会主席金南同志肯定:“民知、民议、民做、民检、民监督、民受益”方针已得到全省各级党委和政治系统的认真贯彻落实,并在诸多领域得到具体化,为发扬代议制民主创造条件,同时扩大直接民主,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防安全、在全省建设廉洁强大的党和政府作出贡献。最显著的体现是落实国家新农村建设目标计划,有效贯彻落实“人民既是主体又是直接受益者”方针所取得的成果。

针对2020-2025年阶段,乂安省委常委会于2021年11月24日颁布了关于“创新和提高2021-2025年阶段各级党委、机关领导与全省人民接触对话工作成效及落实结论”的07号项目。由此,自2020年至今,全省各级党委、机关领导与人民的接触对话已达715次。省委常委会于2021年11月19日颁布了关于创新和提高2021-2025年阶段祖国阵线和社会政治组织活动质量和有效性的第04-NQ/TU号决议,其中特别重视发挥祖国阵线和社会政治组织作为代表人民的组织的关键作用,为党委和政府献计献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