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的“蜜月期”结束,德国将战略转向印度-太平洋地区

侨英 September 10, 2020 19:03

德国结束与中国的“蜜月期”,转变印太战略,推行基于国际规则而非“强者法则”的秩序。

多年来,德国一直围绕中国制定亚洲政策,如今却出人意料地转向与日本和韩国等地区国家合作,推动国际规则和法规的实施。

Chủ tịch Trung Quốc Tập Cận Bình và Thủ tướng Đức Angela Merkel. Ảnh: Reuters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德国总理默克尔。 图片:路透社

这一转变体现了欧洲对其经济依赖日益增长的警惕。中国以及北京采取更加强硬的行动。

德国外交部长海科·马斯9月2日表示:“我们希望为塑造一个基于规则和国际合作、而非强者法则的未来全球秩序做出贡献。”

德国在其印太政策中迈出了新的步伐,强调法治的重要性,并推动该地区的市场开放。据称,德国的这一战略与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和东盟成员国的战略类似。

德中“蜜月期”已成为过去吗?

中国一直是德国亚洲外交战略的重点,德国总理默克尔几乎每年都会访问中国。中国也占德国在亚太地区贸易总额的约50%。

然而,经济增长并没有与中国市场的开放同步,因为美德该国在当地运营的企业被迫向中国政府转让技术。欧盟与中国就解决该问题的投资协议谈判陷入僵局,引发了人们对该国经济日益依赖北京的担忧。

中国在香港和新疆问题的举动也让德国对默克尔总理的亲华政策产生了怀疑。

印度战略 -太平洋柏林对北京采取了更强硬的态度,包括批评参与北京“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倡议的国家承担的巨额债务。

德国企业也对在中国开展业务和保护其知识产权表示担忧,尤其是在中国美的集团于 2016 年底收购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之后。

尽管如此,企业仍不愿谈论放弃中国这样的巨大市场。

仅去年一年,德国就向中国出口了价值近1000亿欧元的商品,占欧盟对华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德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也超过了柏林对中国的出口,北京已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尽管美国总体上仍是德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但对华出口也在增长。即使在疫情期间,中国仍然是德国重要的支柱,德国对华出口已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而对美出口则有所下降。

此外,去年大众汽车约有40%的销量以及戴姆勒和宝马近30%的产品出口到中国。

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称中国是该公司“最重要的市场”。今年5月,大众还同意收购中国国有企业江淮汽车50%的股份。在美国爆出排放丑闻以及与印度塔塔汽车公司关系受挫后,大众加强了与中国的关系。

戴姆勒和宝马也将中国视为“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在欧洲市场仍然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的情况下。

德国领先的化学品制造商巴斯夫正在中国建设其第二个合成化学品项目。该公司位于广东省的第二家化工厂预计将于2030年竣工,总投资高达100亿美元。

9月9日,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在中欧高层会谈前讨论了欧中关系。预计这位德国领导人将于9月14日通过视频连线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德国目前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欧盟与中国的关系是德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核心。

德国副外长尼尔斯·安南在联邦议院表示:“在当前的全球政治环境下,欧盟可能面临考验。因此,中国在我们的外交政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德国将战略转向印度-太平洋地区

然而,欧洲整体仍在重新评估与中国的关系。2019年,欧盟称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并强调其与中国在技术和贸易方面的竞争。

德国全球与地区研究所分析师帕特里克·科尔纳表示,这一转变表明布鲁塞尔对北京采取了更为冷静的战略。

德国计划与法国合作制定欧盟范围的印太战略。柏林希望通过联盟范围内的支持来增强其在该问题上的影响力。

英国和法国也开始“冻结”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参与其5G网络建设。外交部长王毅近期访问欧洲,此举旨在推行“魅力攻势”,但此行却加深了双方的裂痕。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亚洲项目主任扬卡·厄特尔向 Politico 表示,新冠疫情和中国日益强硬的行动使欧盟对北京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

“我们看到欧盟和中国之间的信任程度发生了变化,以前信任程度很高,但现在却很低”。

据vov.vn报道
复制链接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与中国的“蜜月期”结束,德国将战略转向印度-太平洋地区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