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义静的土地:“痛苦而英雄的岁月”
(Baonghean.vn) - 诗人陈金映始终对祖国义安怀有特殊的感情,对抗美救国战争时期义静土地的记忆挥之不去。
诗人陈金英来自河静省,现居河内。战争期间,她在荣市生活多年。她曾担任教师,但后来满怀热情地投身文学事业,并荣获多项奖项……我们与她聊起了她对家乡的回忆。
-尊敬的诗人陈金映,您是德寿(河静省)人,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下长大。众所周知,在那些炮火连天的岁月里,您在荣市留下了许多回忆,这些回忆是您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也是您创作的素材来源。您能回忆一下那些岁月吗?
1964年8月5日,父亲第一次带我去荣市。那一年,荣市正处于战火纷飞、满目疮痍的时期。我亲眼目睹了满目疮痍、一片荒凉和死亡。那真是太可怕了。父亲办公室里的所有人都被命令撤离,因为那天下午,美国飞机轰炸了滨水(Ben Thuy)油库。整个油库熊熊燃烧,场面骇人听闻。许多人被烧死,他们都是油库的工人。目睹这一幕,我非常害怕。小时候,我非常恐慌,因为到处都是一片荒凉,人们四处奔跑,四处逃散,寻找安全的避难所。孩子和老人很少待在这么危险的地方。我从父亲办公室听说,人们正在撤离到邻近的地区。直到一周后,我才回到河静。我跟随父亲往返于荣市和德寿之间,必须经过滨水渡口,这也是美军经常轰炸的据点,轰炸得非常猛烈。
说到滨水渡口,这里也是美帝国主义为切断林江两岸交通要道而进行猛烈轰炸的地方。尽管遭到了惨烈的炮火轰炸和枪林弹雨,滨水渡口仍然不辞辛劳,不畏炮火,夜以继日地运送旅客和货物。滨水渡口始终保持畅通,官兵、交通员、民兵……他们昼夜值守,在危险重重中执行着极其重要的任务。这些都是我亲眼目睹的。至今,每当我回想起,我都对他们充满感激。那些将士,那些工人们,他们不惜牺牲生命,冒着炮火和枪林弹雨守护渡口,日夜不停地将一船船货物和武器运往南方,为抗美救国作出了贡献。
-那么,在那些日子里,除了对毁灭和死亡的恐惧,小女孩金映对战争还有什么看法?她参与或目睹的战争记忆中,有哪些后来在她的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我记得第一次跟随青年志愿者去同禄丁字路口的时候,我上七年级。我也想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但我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父母是政府官员,所以我没能去。我跟着女孩们去了那个火区,想看看她们每天的工作。那里真的很危险,非常艰苦。她们都是十七八岁的农村女孩,没有完成学业,我不明白为什么她们如此勇敢,不知道什么是恐惧。清理炸弹、填补弹坑、平整道路、在黑暗中为车辆通行做活标……这些都是她们的日常工作。我和大约七八个同龄的女孩在一个队里,她们大约十七八岁。她们非常开朗,整天唱歌,努力工作,从不抱怨。同禄丁字路口是一条极其艰苦的路线,无数的士兵、司机和青年志愿者为此献出了生命。我还亲眼目睹了车队驶过的场景,来自北方的士兵们,非常年轻,与青年志愿者们挥手、欢笑,但车辆才行驶不到一公里就被炸弹击中,他们还未到达战场就牺牲了。
我很多朋友都申请参军,我们班和其他班的男生都怀着极大的决心和热情主动报名上战场。朋友们说,战场召唤,他们没法在家学习。他们必须为了国家事业而去,如果活下来了,以后还会回来学习。那时候的年轻人都乐于志愿,慷慨大方,爱国热情高涨。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我的朋友潘廷灵在上战场前说:“一是青草,二是红胸膛。我要去打仗,然后回来继续学习。你们在家好好学习,做我们坚实的后方。我们一定会回来的。” 可是,他参战两年后,我们收到了他牺牲在东南战场的消息。我的同学们牺牲了太多,真是令人心碎!他们二十多岁就离开了,还没有恋爱,还没有完成学业……一切都在等待着他们。然而,在战争年代,很少有人能毫发无损地回来。我那一代朋友中的许多人仍然留在战场上。
- 您是如何将那些岁月、那些情感融入史诗《与边境一起歌唱》的呢?
-“战争/战争在北方和西方持续了数代/我们的祖先手持武器却从未给国家带来和平/战争何时开始?我的时代啊!/战争将滨海河一分为二/战争蔓延全国,滨水河让越南中部的天空疼痛/天空弥漫着悲伤的硝烟/可怜那些工厂、道路、学校,都变成了可怜的弹坑/孩子俯身在母亲的尸体上/孩子化为灰烬,染红了学生的笔记本。”这些诗句,是我在极度痛苦中写下的,当时我想起我的亲人、我的父亲、我丈夫的兄弟……他们都在战场上牺牲了。所有这些,都汇聚成这首数千行诗的感人长诗,我一字不漏地记得,没有遗漏任何一个细节。我想重现那段充满艰辛、失去、牺牲,却又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岁月。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全体同胞,尤其是义安省和河静省的同胞,遭受了如此巨大的破坏,但他们依然英勇顽强,从未向敌人投降。我想用我的作品表达我的感激之情,缅怀林江两岸同胞在伟大的民族救亡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说实话,我被这样写士兵的诗句深深触动:“必须走,战场带他上战场,他成为一名守护天空的炮兵/守护着三索河岸,同禄十字路口/夜晚的林河,他的战友们奔赴战场,二十岁/守护着裸泳的姑娘们,移动炮兵一天后,午后的森林芬芳弥漫/她们是天鹅,在他心中无休止地扇动着翅膀,无言……”我想知道诗人写这些诗句时的感受?
除了描写人民、同胞,前线的战士也是我敬重和感激的人。我的亲人中也有在前线的战士,我的父亲、我的丈夫的兄弟、我的同学……他们为了祖国的独立而战,英勇牺牲。因此,当我写下这首长诗时,我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个问题:我的一生是否配得上我的亲人的牺牲?说实话,每年的4月30日,我都十分感动,我会为逝去的亲人买供品、烧香,缅怀他们的贡献,并承诺自己也要活出配得上他们牺牲的人生。在《与边疆一起歌唱》这首长诗中,我浓缩了这种精神,我想,我写这首诗是为了让子孙后代阅读,让他们想象我祖国义静那段艰苦却又忠诚的岁月。写下我所牵挂的,是幸福。对我来说,那是痛苦却又英勇的日子,永远不会忘记……
- 真心感谢诗人 Tran Kim Anh 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