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种草模式,发展边境畜牧业

越南共产党 August 24, 2023 16:13

(Baonghean.vn)——这就是边境奇山县杜梅乡干部嘉松泰先生的故事。每天,他结束在总部的工作后,都会回到家乡,做一名农民,照料他的牲畜。嘉松泰先生还帮助许多农户发展生产和畜牧业。

努力发展商业化畜牧养殖

宋泰长老家和奇山乡多梅乡许多其他贫困的蒙族家庭一样,曾经贫困潦倒。结婚生子后,生活更加艰难。宋泰长老每天夜里辗转反侧,苦苦思索:“我该如何才能让家人吃饱饭,让孩子们上学读书?”

2002年,正值党和国家实行林地到户管护、发展畜牧业的政策。时任公社会计的嘉松泰一家与家人商量,申请管理位于会荣村会俄溪的8公顷林地。其中约2公顷为坡地,可以开垦为水稻和短季作物。其余地区以坡地为主,有溪流,他们家就划出一块地用于畜牧业,种植短季作物和牧草。嘉松泰一家克服了最初的困难和恶劣的气候条件,一边开垦稻田,一边饲养牲畜,改善了生活,发展了经济,逐渐为家庭创造了稳定的收入。

bna_1.jpg
宋泰老人(最左边)正在照料牲畜,并与当地一些农户分享他的经验。图片:Vu Y Ca

2017年,县人民委员会和奇山县农业局于2017年2月11日颁布了第747/QD-UBND号决定,批准了预算和本地牛养殖模式,为该家庭提供了1头小牛和11卷B40蚊帐。宋泰长老大胆地建立了以商品畜禽养殖为主的综合农场模式。宋泰长老研究、购买种子,种植了3公顷象草,以确保牲畜的食物,尤其是在干旱、寒冷和严寒季节。在夫妻俩的辛勤耕耘下,宋泰长老一家的生活日益改善。

目前,嘉松泰农场有44头水牛和奶牛,每年出售10至15头。此外,他还在3公顷的土地上饲养乌鸡、种植山胡椒以及生姜、粘玉米、黄瓜等短期作物。嘉松泰农场每年的平均收入约为1.6至1.8亿越南盾。现在,嘉松泰家盖了宽敞的房子,购买了齐全的设施,孩子们吃得饱、读得好。从嘉松泰家的成功经验来看,多梅公社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积极组织动员全村群众发展水牛和奶牛商业养殖,逐步帮助村民可持续地消除饥饿、减少贫困。

1 (2).jpg
Gia Song Thai的农场目前有44头水牛和奶牛,平均每年出售10到15头。图片:Vu Y Ca

传播消除饥饿、减少贫困的决心

在推行“精明群众运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多梅乡党委、政府、各级组织始终以宋泰长老为榜样,做到“告诉群众,让群众相信”。宋泰长老本人也积极走访有志发展养殖业的农户,传播经验,帮助许多农户掌握了技术,提高了养殖效益。“要真正成为一名模范干部,成为一个讲得上、让人听得上、让人信得过的、有威信的干部,除了履行好一个乡干部的职责和义务外,全家还要努力发展经济,努力走正规致富之路,树立榜样。”宋泰长老坦言。

位于越南杜梅乡会荣村的蔡嘉强先生家,得到了宋泰先生的资助,他无息“借”了一对种牛,并指导如何种植象草。如今,蔡先生家的牛群已增至6头,收入也因此提高。“如果不是宋泰先生指导我如何养好牛,我早就迷失在森林里了。现在,我掌握了养牛和种植牛的技术,水牛和牛都更健康了,蔬菜和草也长得更茂盛了,帮助我家摆脱了饥饿和贫困。”蔡嘉强先生高兴地分享道。

bna_3.jpg
嘉松泰同志(最右)与一些农户交流技术,发展生产和畜牧业。摄影:武益佳

作为公社干部,嘉松泰同志始终努力出色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2008年之前,嘉松泰同志在多梅公社担任会计。2008年,嘉松泰同志当选为公社党委副书记。2010年至今,他当选为公社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嘉松泰同志肩负重任,深入农村,带动群众发展生产、发展畜牧业,为帮助许多贫困户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作为一名干部,我必须始终努力履行职责,为群众做好表率,带动群众发展畜牧业,让群众的生活更加富裕。”嘉松泰同志说道。

公社党委书记魏文坤同志在评价宋泰长老的榜样时说:“宋泰长老是当地非常有威望的公社干部,深受群众爱戴。他总是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他总是及时掌握各级经济发展政策,并向村社群众宣传、指导、分享经验。宋泰长老家庭经济模式的成功,成为公社经济领域众多“精干群众”模式的带动力量。目前,公社群众正在积极调整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创新生产方式,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bna_2.jpg
嘉松泰同志和多梅乡干部指导各村村民增产增收,改善生活。摄影:武益佳

“近年来,奇山乡多梅乡贫困户数量平均每年减少5%。但截至目前,全乡贫困户数量仍然居高不下,占64.3%。这是我本人以及乡党委、政府和各级组织十分关心的问题。我相信,多梅乡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摆脱贫困,走上正规致富之路。”——嘉松泰同志分享道。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推广种草模式,发展边境畜牧业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