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教育教学灵活,突破“教无言,学无言”的困境
(Baonghean.vn)- 地方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热爱、自豪并有意识地欣赏、保护和弘扬自己祖国的文化、历史、经济、社会价值……的重要教育内容。
这也是2018年普通教育计划中的必修课程,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义安省的学校仍在灵活实施。
实践课程
课本地教育本次活动以“义安省的信仰与宗教”为主题,面向八年级学生。蓝山中学(义丹)文学教师陈德芳老师的课堂组织方式灵活,形式多样。课程伊始,屏幕上播放着许多生动形象的画面,向学生们介绍了义安省宗教的起源、特点以及一些著名的宗教信仰典籍。

在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基本内容后,剩余时间将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1、2、3组将介绍信仰和宗教的起源,4、5、6组将阐述课程的概念。在讨论过程中,老师鼓励学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上课前,老师会要求学生对所居住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根据这些预先准备好的资料,在上课时老师会重新整理内容,以便学生能够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
目前,八年级地方教育科教材的编写工作尚未完成,虽然课程主题已经有了指导,但对于教师的实施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谈及此事,陈德芳老师说道:“本地教育项目总时长只有35节课,并融入了许多不同的科目。我看到学生们对这门课程非常感兴趣,因为它与他们日常学习、生活和接触的现实息息相关。在八年级项目中,我被分配教授宗教信仰和义安民歌两门课程,并研究了大量资料来设计电子课件。然而,目前的困难在于没有教材可以指导,所以师生必须探索、研究,并专注于让学生展现自己的能力……
在位于库阿罗镇的宜和小学,当地教育课程通常与历史遗迹和手工艺村的实践体验相结合。最近,在一堂关于水产和海鲜的地理课上,陈氏琼英老师带学生们参观了用木桶制作鱼露的模型,以便他们更好地了解渔民著名的海鲜加工职业。
小学阶段的本地教育项目融入到许多学科中,教师可以将许多实践知识运用到教学中。通过这节课,学生们可以了解鱼露的制作流程,了解该行业在海洋经济中的优势,并看到人们在工作中的艰辛和不易,从而更加体会到劳动的价值。
编写文件时要小心
至今,在中学和高中阶段实施本土教育项目三年来,本土教育项目被认为是一门颇具趣味的学科,因为通过课程,它让学生掌握了丰富多彩的当地历史、文化和社会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意识和学以致用的精神。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虽然我们已经进入组织教学的第三年,但编写教材在课程的编辑、评审和审批过程中仍然困难重重。
上一学年,由于没有教科书,2018年普通教育计划下的十年级学生不得不落后一个学期。今年,八年级、十一年级甚至十年级的学生也不得不停课学习,这些课程尚未实施,或者学校不得不使用诸如使用PDF文档之类的临时解决方案,教师们不得不自行准备教案。此外,学校的教学组织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一门学科,但许多教师参与(取决于学科、主题)……

“这是一个新学科,所以我们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进行了充分的考量和评估。从实际实施情况来看,学校认真落实,很多老师尽心尽力,灵活组织课程,大多数老师也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对课程进行了有效的补充。”
近日,教育培训厅在荣市、英山区、演州区等地多所学校开展八年级、十年级新教材实验教学,每所学校各实施50%的内容。
安山一中邓氏琼华老师在历史课试讲中表示:“我尝试在11年级的课程中教授文物与景观课程,并介绍了两个文物:古洞和蒲草森林。通过实践教学,我发现教材已经涵盖了核心知识,但关于经济价值、旅游价值、历史价值和图像等方面的内容缺失或比较简略。而课程要求学生突出这些价值。”

琼花老师还补充说,这是一个有趣但又很难的学科。因此,如果教材编写不完善,会给老师和学生带来困难。就像她参与教授的十年级课程中关于抗战和义安教育的两个主题一样,教材中的材料不足以进行讲授,老师们不得不经常到外面查阅资料。
秉承学习与建设的精神,通过参加实验讲座,教育培训厅中等教育处副处长阮氏清水女士补充道:“我们在代表三个地区的三个地方组织了50%的实验讲座,目的是听取直接授课教师的意见,发现不合适的地方并进行调整。在行业和相关单位方面,我们将努力编写一套高质量的地方教材,涵盖乂安省历史、传统文化、地理、经济、就业方向以及政治、社会等三个知识领域。由此,我们努力将乂安省的典型和优秀特色传递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我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为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精神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