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用新冠肺炎疫情在东海加剧“前所未有”的不法行为
中国正利用新冠肺炎疫情在东海加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错误行为。
这是马来西亚马六甲海峡海洋研究中心主任苏玛蒂·珀玛尔女士在5月15日举行的“穿越争议海域”东海问题线上研讨会上发表的观点。
马来西亚马六甲海峡海事研究中心主任苏玛蒂·珀玛尔女士在研讨会上发言。 |
危险的攻击性行为
马来西亚专家指出,自2020年初以来,东海已成为中国对地区国家采取挑衅和侵略行动的“热点”。中国派遣大批舰艇进入各国专属经济区(EEZ),并采取危险的挑衅和骚扰行动。
苏马蒂·珀马尔女士还表示,中国还利用地区国家新冠疫情复杂发展,不断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尤其是4月2日中国海警船击沉载有8名渔民的越南渔船QNg 90617 TS号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中国首次做出如此危险且应受谴责的行为。近一年前,即2019年6月,一艘注册号为F/B GIMVER1的菲律宾渔船连同船上22名渔民,也在东海礼乐滩附近被一艘中国船只击沉。
中国不断派遣舰船在东海进行危险的挑衅行为。图片来源:美联社 |
苏马蒂·珀马尔强调,“上述侵略行径以及中国多年来在东海岛礁非法填海造地、建设非法设施,以及在越南主权海域悍然宣布设立所谓‘南沙区’和‘西沙区’,都是中国为通过‘蓝海2020’战略实现独霸东海野心而精心策划的举措”。
这位女专家指出,中国近10年来频繁使用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派遣渔船、海警船和海监船混合编队到地区国家海域,对他国船只进行非法开发、骚扰,甚至挑衅和攻击。
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的这种行为不仅持续多年,而且频率、级别和参与舰艇数量都有所增加,在2020年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方面拥有更多“自由”,这种行为将急剧增加。
中国不仅在越南主权海域悍然宣布设立所谓的“南沙区”和“西沙区”,还公布了东海80个新实体的所谓“标准名称”。图片:法新社 |
保持法律和外交措施
鉴于近期东海局势复杂难测,苏马蒂·珀马尔表示,当前最重要的是本地区国家,包括受中国不法行为影响最严重的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需要继续采取更强硬的法律和外交手段来应对中国。
具体而言,本地区各国已就保护东海资源和矿产的法律框架达成一致,旨在防止中国非法开采,防止中国继续干扰和阻碍本地区各国及其他合作伙伴的合法开采、捕捞和油气勘探活动。此外,一些地区国家,尽管未直接卷入东海争端,例如印尼,也参与提出旨在化解东海紧张局势的解决方案以及法律和外交框架。
目前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法律和外交机制和框架,涉及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争议国家以及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东海非争议国家,以解决当前的紧张局势。
然而,苏玛蒂·珀马尔女士认为,上述法律和外交框架虽然相当完善且同步,但仍不足以迫使中国放弃其错误的野心。事实上,尽管中国多次宣称尊重合作与对话协议,并避免采取加剧东海紧张局势的行动,但其挑衅行为却不断引起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极大担忧,导致地区局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张。
这表明,这些法律和外交框架仍缺乏足够的法律约束力,不足以迫使中国停止其错误行为。同样,《东海各方行为宣言》(DOC)虽然由中国和东盟于2012年签署,并被视为维护东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文件,但由于其本身不具约束力,也未能充分发挥其效力。
与此同时,通过具有高度法律约束力的《东海各方行为准则》(COC)加速谈判进程,有望避免东海争议地区的紧张局势,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谈判面临巨大障碍,导致《东海行为准则》谈判无法按照各方商定的路线图直接进行。
苏马蒂·佩尔马尔女士表示:“我仍然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新冠疫情结束后——编者注)继续推进《南海行为准则》谈判进程至关重要。然而,如果我们考虑到目前的情况,以确保《南海行为准则》的成功通过值得参与谈判的国家付出努力和政治决心,谈判结果可能会与以往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