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利益垄断人事工作
郑春青先生的案例是利益集团垄断部分人事工作的典型例子。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潘春山教授向新闻界介绍了这一内容。
![]() |
潘春山教授、博士,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 |
员工是一切工作的根本
光伏:胡伯伯曾经说过:“干部是一切的根基。”为了建设一个富有创造力和活力的政府,应该在多大程度上重视干部工作?
潘春山教授:干部工作是最重要的工作,因为它是党的“根基工作”。如果“根基工作”做不好,“支部工作”和“顶层工作”也做不好,难以持续。我们党对干部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党领导国家,因此党必须培养一支在国家机关系统担任职务的干部队伍。
要打造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党必须把干部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抓好:发现、选拔、培养、使用、待遇。任何一个环节做不好,干部队伍就会软弱无力。干部软弱,党、国家和战线的工作就会软弱无力,人民群众就不会再信任干部、信任党、信任国家。一旦失去人民的信任,一切都会失去意义。
光伏:十一届四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相当一部分干部、党员,包括一些高级干部、领导和管理岗位上的干部,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作风等方面出现下滑。”您认为,造成干部工作中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潘春山教授十一届四中全会决议已经肯定和评估,相当一部分干部、党员在政治思想、作风上出现滑坡。党的十二大文件也明确指出,腐败风险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我们对干部工作的认识不足,干部工作各环节落实不同步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使用、轮换、考核等方面,较前几届都采取了许多具体的、新的举措。
但与革新事业和建国卫国事业的实际需要相比,可以肯定,干部工作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在知识、技能、道德品质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还未达到实际情况的要求。
有两个问题需要大力改革:一是按照能力、才干和贡献来评价干部;二是按照能力、才干和贡献来享受晋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干部工作中的负面效应,避免“跑”的问题,比如跑学位、跑职位、跑权力、跑罪……只有这样,才能选拔人才,而不是只看亲戚,才能确保干部工作的公平公正。
郑春青案中的利益集团迹象
光伏:做人事物在越南石油天然气建设股份公司亏损近3.3万亿越南盾的情况下,郑春青先生仍然被提拔调任工贸部要职,随后又担任后江省副主席。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潘春山教授郑春青先生的案件并非孤立现象,而是人事工作的典型现象。这与人事工作的诸多弊端息息相关。尤其,当今最大的弊端是利益集团对人事工作的操纵。
郑春青先生与某个利益集团有关系。这个集团势力强大,权倾朝野,财力雄厚,对人事流程了如指掌。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让一个政治思想、道德和生活作风薄弱、专业能力薄弱(造成3万多亿损失)的人,顺利通过人事流程的各个环节,并最终获得提拔。
可以说,目前不仅有Thanh先生,还有成百上千个这样的人物我们还没有发现,或者发现了却无法处理。
光伏:先生,为什么在“有问题的”任免调动案件中,人们仍然声称“按照正确的程序”进行任免调动?
潘春山教授:我们的流程非常严格,但任何流程都可能存在“漏洞”。问题在于,“利益集团”和利用漏洞的个人找到了绕过人力资源系统的方法,而人力资源系统仍然“遵循正确的流程”。换句话说,有些步骤和阶段可以“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但形式并非实质。例如,信任投票的流程。
我们知道,信任票数必须超过50%才能获得信任,但信任投票的过程无人能掌控。选民会受到利益、情感、亲属、同胞的影响……人们甚至可以花钱购买信任票。
虽然我们现在的官员任用已经比较严格,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限制,任人唯贤还是有余地,人才还是会被忽视。
光伏:打击利益集团不容易,但最近阮富仲总书记亲自“敲锣打鼓”打击利益集团和腐败,展现出没有禁区、不放过任何一个人的政治决心,先生您不这么认为吗?
潘春山教授: 反腐败、反浪费……我们党主张没有禁区。世界各国反腐败反消极的经验,就是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先抓重要领域,后抓不重要领域。
因此,要反对消极情绪和集团利益,首先要从高层开始,然后向下层级,从中央开始,一直到省、区、公社。
座右铭、策略和战略都是如此,但执行起来必须循序渐进,必须严格执行,以免犯错、做错事、失去内部团结。总书记多次公开表示,没有禁区,没有回避,而是要持续、坚持、坚决、谨慎地去做。
光伏:按照您的说法,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那些还没有坐上“暖”位,却为了升迁而从一个地方调到另一个地方的“子孙”的情况?
潘春山教授:人事工作需要定期考核,所有科目都要考核。当前,我们正在推进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十二大决议,坚决反对思想政治工作滑坡、道德作风腐化,坚决反对不良现象、集团利益、腐败、浪费……所以,人事工作考核需要更加频繁。尤其要关注群众、关注舆论反映的问题。群众最关心、最贴近干部,所以群众看到问题,会第一时间反映。
因此,在听取民意时,我们必须检讨其对错。“高官子女”提拔过快的案例,亟需检讨,并公开透明,让公众了解。
光伏:阮春福总理最近在新政府首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招考是为了选人才,而不是为了选亲戚”;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确保农民、工人和穷人的子女都有机会学习、发展,甚至将来成为国家的领导人。在人事工作争议的背景下,您对此有何评论?
潘春山教授:历史上,特别是盛世王朝,都高度重视人才,因为“人才,国之气也,气旺则国兴”。每当忘记这一点,国家必然衰亡。国家衰亡,民不聊生,内忧外患,统治者无力维护自身利益。因此,尊重人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我们民族的历史经验,就是尊重和选拔各个阶层、各个地区的人才。通过科举,任何家庭、任何阶层、任何阶级的子弟,只要通过考试,就能成为官员。科举是我国选拔人才的一个非常基本的传统方式。我们必须继承和尊重这一传统。
目前,我们对各民族、各地方干部培训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对贫困地区、山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子女实行优先政策,让每个人都能上学、能考试、能进步。
光伏:您认为怎样才能拥有一支懂得关心群众、真正为群众办事的干部队伍?
潘春山教授:为了打造一支懂得关心人民、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干部队伍,我们必须严格遵循前辈和胡志明主席的教诲,即视干部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干部工作是党的根本工作,必须把干部工作与人民群众结合起来。关心人民的干部必须由人民选举、由人民监督、由人民评价。必须创新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和待遇流程。
每个阶段都要有时代眼光,在人才工作上要看清社会的需求,从而招贤纳士、用才用能,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人才进行优待。还要防止“买官、买权、买职位、买学位”的不良现象……这样,人人都会有平等的机会。
如果我们认真落实这些步骤,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支适应形势要求、适应国家需要、适应人民期望的干部队伍。
光伏:谢谢您,先生。
据VOV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