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三中全会选拔人才:考核干部必须极其公正。
考核干部很难,但只要组织和个人能够客观、诚实、公正地进行考核,并非不可能。
2020-2025年任期党委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要着力培养德才兼备、有威望、有前途的新人。这是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阮富仲近日签发的中央政治局第35号指示提出的要求之一,该指示旨在指导各级党委做好迎接越共十三大召开的各级党代会的准备工作。
![]() |
考核干部很难,但只要组织和个人能够客观、诚实、公正地进行考核,并非不可能。 |
每次代表大会前,人事问题都是大家关心的,要求选拔人才,要全面,要德才兼备,甚至要以道德为先。
选择错误的员工将会损害整个系统。
评估干部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做到。因此,前党史研究院院长阮仲福先生指出,在干部选拔的整个过程中(考核、规划、培训、安置、轮换),考核阶段是关键和决定性的阶段。因为只有正确的考核才能选出优秀的干部。选错干部会导致人人有责、工作安排不当,从而对整个党组织和整个政治体系造成损害。
这位原党史研究院院长也强调,干部的选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因此干部考核阶段要求考核者,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常委干部,必须极其客观、公正、公正,不能有丝毫的偏见,不能“爱其好,恨其坏”。党委和领导干部的责任,就是要看清每个干部的优点和缺点,才能将其纳入规划。如果干部不勇于担当、不偏不倚,那些“打分”的人很容易受到个人目标、利益和群体利益的影响。
近三年前郑春青先生受到纪律处分的事件至今仍令人难忘。当时舆论认为,必须重新审视整个流程,以免选错人。但实际上,许多人认为流程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流程的投入,有时投入不够。
流程没有错误,但仍然选错了人
![]() |
黎如进先生——前国会文化、教育、青年、青少年和儿童委员会副主席。图片:平明 |
前国会文化、教育和青年、青少年和儿童委员会副主席黎如进在接受越南之声记者采访时,以火腿制作过程形象地阐述了官员选拔任用的过程。他表示,如果用变质的肉来做火腿,虽然也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绞肉、捣碎、烹制……但火腿的质量肯定不如新鲜肉做的火腿,而且很容易变质。
在干部选拔过程中,即使流程正确,如果不重视投入的质量,流程也无法决定产出的质量。一个素质和能力不兼备的人,经过流程筛选后,仍然是一个不合格、不称职的干部。田先生认为,我们不仅要看流程,更要重视选拔人才,培养和造就干部。
![]() |
前越共党史研究所所长阮仲福先生。图片来源:平明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所原所长也持同样观点,他认为,选举过程本身没有问题,但选错了官员,原因在于选举过程受到了派系和利益集团的影响。
因此,负责考核的机构和个人必须真正重视目标,确保政治任务和工作,不为个人利益所左右,不让对职位和权力的追求占据主导地位。干部被分配到合适的岗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力和优势,必须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估。不能为了人而“生”工作和组织。
避免在员工评估中投票
阮仲福先生指出,干部考核中需要特别强调的另一点是集体责任。考核干部,特别是将干部纳入领导岗位的考核,是党委和组织的集体责任,而非个人责任,尽管领导者的责任也很大。集体也必须极其客观、诚实、公正,避免考核中出现贿选现象。为了集体的利益,集体中的每个人都必须牢牢掌握干部考核的原则。只有这样,干部的考核才能真正正确,才能选出合适的干部。
这篇文章是35号指示发布后各级党委的指导方针,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阮富仲特别强调,干部人事工作必须循序渐进、逐项任务、坚定、细致、严格执行,遵循正确程序,确保民主、客观、公开、透明,但必须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事必躬亲。要加强对党委干部人事工作和干部培训工作的监督;严格禁止一切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抬高一个人、贬低另一个人、制造猜忌、造成内部分裂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