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乡村文化
(Baonghean)——榕树、渡口、乡间院落的形象早已深入每一位义安人的心灵。每当我离开家乡,童年的记忆里依然残留着在村口榕树下等待母亲归来的时光,那些在清凉的月光和微风中偷偷跟随姐姐来到院子里聆听民歌的夜晚,以及在午后钟声的静谧中回到圣地的那些伤感时光……
(Baonghean)——榕树、渡口、乡间院落的形象早已深入每一位义安人的心灵。每当我离开家乡,童年的记忆里依然残留着在村口榕树下等待母亲归来的时光,那些在清凉的月光和微风中偷偷跟随姐姐来到院子里聆听民歌的夜晚,以及在午后钟声的静谧中回到圣地的那些伤感时光……
任何有机会到过北山-万田-南丹的人都会看到乂安省并非所有村庄都有的古老风貌:这里有山楂树、菠萝蜜树、芒果树和稻米树的绿荫掩映下,缓缓弯曲的道路;在半径一公里多的范围内,村庄的池塘多达八处,尤其是北山至今还保留着集体房屋、寺庙、佛塔和佛塔井等遗迹。
北山文化村,Van Dien 公社 - 南丹。
据德翁庙守护者裴巴道先生(今年80岁)介绍,村里目前有五处文物:德南公社、德山寺、德翁庙、清茅庙和塔井。每处文物都有各自的建筑风格:例如,南山庙,又称德翁庙,是祭祀梅淑岱将军南山将军的地方。该庙由两座建筑组成:祭祀大厅和圣殿,呈“丁”字形,采用“锣鼓”和“前柱”的造型。
后宫是祭祀南山将军的地方,庙宇是祭祀民众和士兵的地方,也是举行仪式的地方。奥德山寺,又名德山图,俗称南寺,建于陈朝,是义安省最古老的佛塔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德山寺至今仍保留着黎朝风格的钟,一组独特的佛像,是越南佛塔造像的典型代表,一组由三尊大小相同、风格相似、高1.2米的三世佛像组成的坐像,坐在菠萝蜜木莲花座上,造型十分精致。
此外,这里还保存着210块佛经木刻本,用于印刷佛经书籍,弘扬佛法。木刻本上刻有佛像、菩萨像和汉字经文。据研究人员鉴定,这些木刻本可追溯至阮朝嗣德年间……目前,这些文物均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每处文物都设有专门的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祭祀和组织文物庆典。
北山村村民梁春山先生激动地说道:“秉承着村民的愿望,在村民的捐赠和支持下,我们村的遗址正在不断修缮和更新,变得越来越美丽。令人欣慰的是,去年在旧址上修复了佛塔井。我们仍然担心,因为祭祀村里守护神的德南公祠正在逐渐衰败,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我们必须动员全村的力量。因为古老公祠的神圣之美将是我们村庄、国家和越南人民永恒的美丽,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保护它。”
在德山寺下午的钟声中告别北山,我们前往义禄县最早的文化村之一——庆忠村(Nghi Khanh),这里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古老的村落。
村里的莫芳井究竟是何时建造的,无人知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口古井是当时整个Ngam村(包括庆东村、庆盛村、庆忠村和庆田村4个村)的供水源。庆忠村村民武孟魁(70岁)回忆道:当时村里的那口井也是年轻人聚会、约会的地方,也是孩子们玩耍的地方,因为井边有一棵古老的榕树。
Phuong Well - 庆中文化村,宜庆公社(宜禄)。
13岁那年,奎叔每天凌晨两三点就起床帮父母挑水,因为那时人少,如果去晚了,就得排队等到中午才能轮到他。井水清澈凉爽,泡出来的绿茶比用雨水泡的还要好喝。村里的井深2.5米多,井面直径2.5至3米,井身全部由鹅卵石均匀地铺在井壁上,厚度30至50厘米,尤其是井底铺着厚厚的木板,至今仍保留着。
1962年以前,村里的一口井供应着几百户人家的用水。1962年以后,只有几十户人家来打水。到了1971年,就没有人来打水了,因为每家都挖了自己的井。
日积月累,井壁龟裂,井底侵蚀,树木疯长。庆忠村村民来来往往,心中担忧……在多次村委会会议上,时任村支部书记的魁叔都表示,需要修复这口井,保存村里的古迹,让子孙后代了解庆忠村昔日的面貌和如今的发展历程。出乎意料的是,他的意见得到了村民的强烈支持。
2007年,高先生动员起来:贫困户捐款5万越南盾,富裕户捐款50万越南盾,富裕户捐款100万越南盾,共计1800万越南盾。2007年中,整个庆忠村热闹非凡,如同过节一般:年轻人、孩子、老人都齐心协力,共同修复村里的水井。仅仅一周时间,村里的水井就恢复了原貌:周围筑起了坚固的堤坝,井底铺上了红砖……值得一提的是,在水井旁还立起了一块大石碑,上面写着:莫方井遗迹。
通过乡文化干部丁先生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庆忠村是宜禄县首批获批“文化村”的村子之一。在县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庆忠村始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2012年,全村文化家庭比例达到94%。该村弘扬了勤奋好学的传统,每年平均有3-4名学生考上大学。除了庆忠村,目前宜庆乡的庆新村和龙洞村也拥有两口水井,村民们也出资、出力修复,重现了古老村落文化的美丽。
除了整修村庄,近年来,为了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宜庆县修复了门庙遗址群和宁尉将军墓。门庙建于陈朝,供奉欧姑母、高山、高阁、三圣茅,以及国家和地方著名人物,如:陈光启昭明王、宁尉将军、阮景桂公爵、儒生冯泰察。门庙有三座建筑:河殿、中殿和上殿,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东南方向,呈凤凰形状。周围是村庄和人口稠密的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门庙日渐衰败,2003年,利用地方预算和人民的捐款,门庙得到了整修和重建。自2010年起,恢复举办庙会,每年农历三月二至四日举行,吸引了大批县内外民众和游客前来参加。
宜庆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阮廷素先生激动地表示:“建设新农村的政策是正确的,符合人民的愿望,也符合人民希望农业和农村生活能够赶上城市生活的愿望。然而,农村人的生活与城市人的生活不同。说到农村,肯定有佛塔、寺庙、竹林、池塘、村井……因此,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公社主张研究每个地区、每个区域的不同特点,既要保留农村面貌,又要满足县、省其他地方的发展需求。”
苏先生的担忧也是该省许多地方正在努力追求的目标。“因为无论说什么,无论做什么,无论有多少创新,那块土地,那个村庄,都必须属于农民,归农民所有。”——这是南丹县万田乡北山文化村村长兼书记王长恕先生的心声。
对于像Thu叔、Suu先生、Khoi叔这样的农民来说,每一棵榕树、每一个集体院子……都承载着村庄许多历史的起伏,以至于远方的人,每当想起这个村庄,心里就感到痛,而留下的人,则更要担负起保护和弘扬这个村庄的责任。
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