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水的一天
(Baonghean)——吹灭蜡烛,迎接20岁生日,我准备踏上人生的第一次长途旅行,暂时离开河内——这个我20年来一直眷恋的地方——去更接近我的热情所在。一位朋友给了我一个地址,她说:“这里很适合你体验一番。既能让你不用太辛苦,又能让你更热爱生活。” 她给我的地址是她母亲的家乡。那个渔村位于义安省门罗镇义水坊。
“试试用谷歌搜索一下,大概了解一下你要去的地方。”朋友建议道,我们坐下来观看了一段五月初拍摄的关于义水渔港的视频。闲话少叙,我们出发吧……我一直渴望在自己的国家探索那些对我来说仍然陌生又新鲜的土地……
![]() |
凌晨 5 点的 Nghi Thuy 渔码头市场。照片:何芳 |
迎接我的是一片绵延平坦的沙滩,一排排木麻黄树在风中沙沙作响,海浪日夜拍打着海岸;而迎接我的则是宜水渔村,那里渔民们真诚的笑容迎接着我。下午6点,结束了300公里的旅程,抵达宜水渔村,我的第一次旅行堪称圆满。更棒的是,抵达后,我朋友的亲戚,住在宜水坊7号楼的裴氏美女士一家热情地接待了我,并承诺让我与沿海地区的人们共度一天。
劳累了一天,我正沉浸在梦乡,一阵物体碰撞的声音,接着是公鸡啼鸣,将我惊醒。睡眼惺忪的我透过窗外望去,天色依然漆黑。我打开灯,对我说:“醒醒,我们渔民的一天,这么早就开始了。”我看了看钟,才凌晨四点。“姐姐,一直都这样吗?每天都是这个时候起床?”我笑着说:“除了生病的时候。我习惯早起。姐姐,白天好像很长。”我伸了个懒腰。轻柔的风,海的味道,包裹着整个渔村,家家户户的灯火渐渐亮起,感觉格外宁静。
麦小姐递给我一件褪色的外套:“穿上这件,现在我们去渔港批发鱼去卖,在那儿挤来挤去容易弄脏。”我戴着锥形帽,穿着工作服,骑着一辆摇摇晃晃的自行车,自行车上绑着装鱼的篮子,一副货真价实的海员模样。我骑着自行车跟在麦小姐身后,天还没亮,就看到她慢悠悠地走着:“是不是怕你不习惯,所以我走得慢?”她回答:“我走慢点,是为了走到村口,碰个头,一起去玩玩,到时候天就亮了,我们走得快点。”
清晨,天气温和,骑车穿梭在小巷里,咔哒咔哒的自行车声如同交响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虾米香味,还有烤炉里飘出的青花鱼的香味。远处,渔港渐渐清晰,船只停泊,熙熙攘攘。渔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五彩缤纷。母亲和姐妹们坐在码头,等待着渔船归来,购买第一批新鲜的海鲜。
![]() |
Nghi Thuy 渔民(Cua Lo 镇)将鱼移上岸。照片:何芳 |
沉浸在市场里迎接归船的气氛中,麦小姐摇了摇我的肩膀:“快点,另一艘船就要靠岸了,你去那边等鱼,快点!”我仿佛明白她的急切,抱着两个竹篮,追着她朝靠岸的船跑去。船一靠岸,我就能清楚地看到船员们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兴奋,以及在海上度过了一个成功的夜晚后的疲惫。船满载而归,很快,一队码头工人就等在岸边,他们用手快速地把一筐筐虾蟹鱼蟹递到岸边。所有的海鲜都还很新鲜,鱼和鱿鱼的眼睛都闪闪发光。麦小姐赶紧抓起那筐鲭鱼,亲自放在秤上,像往常一样付钱给船主。鱼市景象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买卖双方熙熙攘攘,偶尔还有三五成群的游客前来参观,互相吆喝,互相交流,忙着讨价还价……
义水村和其他许多沿海渔村一样,这里的居民大多以捕鱼和渔业物流为生。因此,在通往村庄的路上,不难看到人们用炭炉烤鱼。
据麦女士介绍,烤鱼师傅的工作是从船队收购鱼,然后捕捞回来,切块、清洗干净、沥干水分,最后用炭火烤制。这样加工的海鱼保留了原有的鲜味,易于保存和运输,因此越来越受欢迎。因此,义水的烤鱼业也得到了发展。全区有100多户烤鱼家庭,每户每月收入在700万至1500万越南盾之间。烤鱼量少的家庭会把烤鱼拿到周边的集市上销售,量大的则供应全省山区,并卖给来自各个省市的游客。从此,义水的烤海鱼制品就被人们所熟知。这也是该区旅游发展规划中鼓励发展的行业之一。
初夏,也是宜水村烤鱼业的旺季。晾鱼架遍布院子,甚至占据了村道两旁。母亲和姐妹们挥舞着斗笠,洗鱼、晾鱼、烤鱼的身影,伴随着欢声笑语,整个村子里洋溢着热闹的景象。
中午离开鱼市,我和麦姐提着鱼回家,开始每天的烤鱼工作。麦姐说夏天是烤鱼的最佳时节,鱼在太阳下晒干后更加美味,但也正因如此,烤鱼也更加辛苦。外面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她依然坐在炭炉旁,烤着成吨的鱼。更别提每天在烟雾和煤尘中煎熬,晚上还咳嗽噎着。但这份工作,做久了,也让人觉得很执着。烤鱼的,除了麦姐,还有她年迈的母亲,她的丈夫是渔村人,出海半个月就回来。家里只有一个小孩,母亲和奶奶忙着烤鱼的时候,孩子就到处乱跑。
![]() |
市场里的烤鱼(Cua Lo镇)。图片:Phan Nguyen |
看着炭炉上一片片金黄色的鲭鱼,我仿佛看到了烤鱼师傅的精湛技艺。烤鱼要烤得恰到好处,火候要适中,鱼肉才能熟透,这需要师傅的经验,翻动得越均匀,鱼肉就越美味。即使学得快,也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适应这份工作。烤鱼的香味和炭火的烟味交织在一起,似乎是宜水烤鱼村的一大特色。麦师傅教我如何在炭炉上翻动每一条鱼。但我还是一头雾水。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我却费了好大劲才做到。她说,她明天或后天会把这些“成品”从荣市运过来。如果鱼多的话,她会“调运”到山里的市场。 “但是就这样了,我很弱,只能赚一点点,我只能在荣市和 Cua Lo 附近卖”,My 女士说。
我们围坐在烧红的炭炉旁,一下午,我的手都累了。晚餐全是海鲜,鲜美无比。和美家吃完晚饭,我便告别了义水,永远地怀念着她。怀念着朝阳初升的壮丽美景。怀念着从大海归来的船只熙熙攘攘的景象。怀念着沿海人民辛勤忙碌却又充满喜悦的神情。怀念着那烧红的炭炉,飘荡着烤鱼的香气……
你的色调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