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上山采茶芽……
(Baonghean.vn)——在奇山县,一些村庄在古老的山雪茶山中生活了数百年。如今,茶树正逐渐成为给千家万户带来繁荣的作物。春天,人们爬上山去采摘大地和天空的绿叶……
大森林里的珍贵树木
何东楼老人的家离帕邦村文化馆不远。何东楼老人是村长,土生土长在会都村。如今,何东楼老人已年过半百。他说,自己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家附近就已经种满了高大的山雪茶树。
“现在那些茶树都成了古树,树干上长满了青苔,带着岁月的痕迹。茶树的树干比人的树干粗壮,树龄也比人的年龄还要久远。”唐老爷子说。

帕邦村有60多户人家,约300人,居住在会乐村附近的半山腰。村里特别之处在于,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着几棵树龄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古茶树。会乐村的土地夏季凉爽,冬季寒冷,细雨蒙蒙,雾气弥漫,非常适合品尝山雪茶。
帕邦村村民的日常生活与古茶树息息相关。从那时起,每顿饭里,每一份寒冬里围坐在温暖的炉火旁,都会有一碗用山雪茶叶泡制的绿茶。
“山雪古叶泡出来的茶,味道很特别,甜中带涩,还带着一丝苦味。这种茶的味道,我们这些老人家特别喜欢,但现在的年轻一代不一样了,很少有人再煮山雪古叶了。”刘何东先生透露道。

也正因如此,帕邦村的古茶树数量逐年减少。因为老人们舍不得,而年轻人却想毁掉它们,去种植其他能带来经济价值、能“赚钱”的树,比如柚子树、柿子树,或者菩提树、姜树……
在Huoi Tu高地,除了Pha Bun村外,还有许多其他村庄仍然保留着古老的山雪茶树,例如Na Ni村,Huoi Le村,Pha Xac村......
“以前都是茶林,现在只剩下茶山和茶园了。以前胳膊粗的茶树,现在被大量砍伐,屈指可数。”帕色村的李依色女士说。

除了古老的山雪茶,奇山县西山乡也生长着珍贵的野生茶树。“这是一片罕见的红茶区,面积只有七八公顷,树高大,幼叶鲜红,老叶则呈深红色、紫红色。这片茶林位于防护林区,树龄数十年,树高大。采摘红茶叶需要用梯子。”西山乡党委书记武拉定说。
那是位于西山乡最远的两个村子——东镇村和东多依村的红茶区。上坡路是单行道,有些路段还没有铺好混凝土,雨季路面湿滑,根本无法通行,通往红茶林的道路也因此受到限制。即使是当地人,要去茶林,也得选个晴天。

提升山雪茶的价值
除茶叶的营养价值外,奇山县古茶区的古茶树和红茶树还具有重要的生态旅游价值和珍贵药用植物的保护价值。因此,发展茶树经济是一条有效的方向,能为千家万户带来富裕。
会图乡娜妮村村民武巴里也表示,包括娜妮家乡在内的会图县很多村子,都曾生长着不少古老的山雪茶树,有的树龄已有数百年,至今仍绿树成荫,但如今这种珍贵的茶树数量明显减少,令人惋惜。
武巴里先生本人也在会图乡人民委员会工作多年,与各级领导一起试图从山雪古茶树中寻找一条发展经济的“道路”,但至今没有真正起到效果。
“最具可持续性和前景的方向仍然是发展生态旅游,参观百年茶园。但目前,人们基本上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发展生态旅游。”武巴利先生说道。

目前,该省许多地方的茶树经济发展正在为民众带来丰厚的收入。会都乡人民委员会领导表示,在会都乡,种植山雪茶也是一个有效的“渠道”。会都乡人民种植的山雪茶树也是古老山雪茶的“传人”,山雪茶产品已达到该省三星级茶树种植标准。
在启山县,会都乡是全县山雪茶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面积超过280公顷。近年来,会都乡人民委员会不断鼓励群众积极呵护和采摘茶叶,恢复废弃茶区,种植新茶树,打造清洁优质的原料区,打造“会都山雪茶”品牌。产品由会都有机茶生产合作社生产。

对于山雪古茶树,许多建议都旨在保护和提升珍贵树种的价值,以促进生态旅游;或者研究深加工方向,例如用茶叶酿造康普茶,既能提高经济价值,又能创造有益健康的产品。只有这样,百年古茶区才能得到保护,才能永存,成为独特的特色,为启山这片土地贡献越来越大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