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逐渐将太平洋“丢”到中国手中
(Baonghean.vn)——中国和美国是亚洲外交政策中的重要“客人”。近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第50届东盟外长会议(AMM50)上,中美两国展开了一场暗中较量。令人惊讶的是,优势似乎正在向中国倾斜。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逐渐失去其在该地区的地位?
![]() |
第50届东盟外长会议。图片来源:路透社 |
众所周知,东盟外长会议50是东盟成员国外长讨论地区相关问题的会议场所。之后,我们开始与其他地区的主要伙伴(例如俄罗斯、中国、美国等)组织单独或集体对话。
这表明东盟希望明确表明会议的主题是成员国的利益,并在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与国防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AMM50的亮点在于其在东海问题上强硬且明确的立场,强调在采取可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的行动时“非军事化和克制”的重要性。
抓住了“关键”,在马尼拉,中国外交官与东盟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提出了在争议海域建立行为准则的建议,该准则建立在各方行为的基础之上——不发出声音,继续相互合作。
至于美国,则一如既往地没有向东盟国家提出任何建议,也没有明确表达其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观点,只是“泛泛而谈”地表示将支持那些最有可能爆发冲突的国家。
![]() |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东盟国家代表举行工作会议。图:俄新社 |
除东海问题外,东盟国家还对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加剧、恐怖主义和极端暴力问题表示担忧。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率领美国代表团出席第50届东盟外长会议。会上,蒂勒森国务卿多次努力动员东盟国家参与反对朝鲜核计划的行动,并呼吁制定孤立朝鲜的政策。然而,美国的这些努力遭到与会各国的“礼貌拒绝”。
与此同时,最受关注的人物是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王毅一方面谴责朝鲜,并重申中国支持联合国对朝鲜的制裁。
另一方面,外长介绍了北京和莫斯科达成的一项总体协议,即如果朝鲜发射导弹或进行核试验,以及美韩同时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北京将启动“双冻结”措施。
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反复要求北京向平壤施压时,北京的这一举动向华盛顿表明了它的立场。然而,美国立即表示不同意“双冻结”战略,称其“不可接受”,因为它将朝鲜和美国“置于同一水平”。与此同时,美国早已对经典的“一国必然被孤立”应对策略习以为常。
![]() |
美国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在马尼拉发表讲话。图片来源:路透社 |
显然,相比美国,中国更懂得与东盟国家“共患难”。这与中国亚太梦的核心理念——打造一个“亚洲人民的亚洲”——并不冲突,它呼吁亚洲国家和人民自己解决自身问题,而不是受外部势力的干涉。
事实上,中国是东盟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许多国家理直气壮地宣称希望“与发展强劲的中国同舟共济”。这再次让美国“望尘莫及”、感到“不安”。
因此,美国有理由担心其在太平洋地区的地位,因为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强的领导作用将削弱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
对美国来说,将领导地位拱手让给中国“几乎不可能”。但或许,要改变这种局面,美国需要彻底改变其在该地区的整体思维和行动方式。
美国俄罗斯
(据俄新社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