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决议精神 提高掌握民情工作质量和实效
(Baonghean.vn)越共十三大强调:“要大力转变各级党委和政治系统对群众动员工作的认识和行动,建立机制,发挥人民群众在新形势下建设廉洁坚强的党和政治系统的作用”。
党的力量在于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
马克思列宁主义历来强调群众的作用,认为群众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领导革命必须密切联系人民。列宁肯定,党的力量主要源泉在于密切联系人民。他还指出:“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和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切断同群众的联系。”(1)胡志明主席在领导革命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党与人民的关系。在1953年撰写的《共同政治知识》一书中,胡伯伯明确分析了党与人民的关系:“党员必须依靠人民来建设党。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相信人民的力量,向人民学习,紧密联系人民,一刻也不离开人民,与人民团结一致,形成一个整体。”(2)他说:“国家以人民为根本”,“我们的国家是民主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因为人民当家作主”(3)。
![]() |
胡伯伯看望永福省平川县新风乡人民(1956年2月12日)。 图片库 |
弘扬祖先几千年建国卫国的传统,吸收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胡志明思想我们党提出了非常正确的观点:革命是人民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这个观点肯定了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越共十三大从革新事业实践,特别是落实党的十二大决议五年来,总结出五条宝贵经验,其中包括:“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必须始终深刻领会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观点;真正信任、尊重和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坚持贯彻‘民知、民议、民做、民检、民监督、民受益’方针。人民是革新事业、建设和卫国事业的中心和主体”……由于深刻领会上述观点和经验,我党领导人民战胜侵略者,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事业中取得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成就。
取得如此巨大成就,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党领导全党在革命时期积极掌握民情、动员和凝聚民心,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一些地区、一些部门对民情的预测和掌握不够到位,特别是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利益诉求和合理建议的了解不够到位。会见群众、与群众对话的工作没有按照中央和政府的规定规范有序开展;对及时化解基层矛盾和矛盾的领导和指导不够到位;一些地方处理“热点”问题的方法和形式缺乏灵活性、创造性,效率低下。党和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如2010年2月25日中央政治局关于颁布《政治系统群众动员工作条例》的第290-QD/TW号决定;国会《全民公投法》和《民法典》(2015年)、政府关于在基层落实民主的第04/2015/ND-CP号法令……但对涉及民生问题的把握和解决力度不够,政治体系内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协调不够紧密。在35年革新实践中,存在一些值得我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复杂问题,在主动了解民情、处理民怨方面值得借鉴。
![]() |
越南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全景。摄影:Thanh Duy |
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大决议精神提高抓民情工作质量和实效的若干措施
一是不断提高全系统政治体制和每一位党员干部、公务员、公职人员对新时期推进人民当家作主、抓好民情工作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增加了“民知、民议、民做、民视、民监督、民受益”的方针。更加明确地确立了“党的领导、国家管理、祖国阵线和政治社会组织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核心”的作用。肯定了“人民在国家发展战略、建国卫国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核心地位”。(4)并明确提出要求:“各级党委、党组织、各政治系统机关、党员、干部、公务员和公职人员要模范践行民主、遵守法律、弘扬社会公德”,“以维护人民群众和企业正当合法权益为重点,推动创新,确保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发展”。(5)特别是党的十三大强调:“要切实转变各级党委和政治系统群众动员工作的认识和行动,建立健全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政治系统建设作用的机制”(6)。预测和把握民意,引导舆论导向,是意识形态工作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各级党委要围绕上述新要求和新重点,引导、组织学习,深入到政治系统各机关、每一位党员干部、公务员和公职人员。
只有把握和正确预测民情,才能准确引导和及时处理意识形态问题,凝聚社会共识,为稳定社会政治局势作出贡献。只有民心凝聚、社会政治局势稳定,经济社会才能发展。在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市场经济和融入国际社会的条件下,把握民情工作意义重大、意义深远。
二是提高选民联系活动质量和各级接待选民专门工作人员的素质。
国会和人民议会代表必须依法开展活动。选民联系在代表参选地的会议前后,国会代表团和人民议会与选民见面。近年来,选民联系活动有了不少创新,选民普遍认为取得了比以往更好的效果。然而,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一些地方受政绩观的影响,选择在居民投诉和检举较少或没有投诉和检举的居民区或乡、坊、镇等地举行国会代表团或人民议会与选民见面会。一些地方,地方领导只邀请选民代表参加,未能如实反映大多数选民的想法和合理诉求。
一些地方在选民联系活动中,意见建议收集不够全面,国家主管部门处理和解决选民问题的监督和督促不够严格及时。为了提高选民联系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建议国会和人民议会代表团提前公布联系时间和地点,只邀请需要前来表达想法、诉求或建议提案的选民参加。如果组织得当,可以采取逐一联系的方式,这样会更加有效(借鉴新加坡的经验)。这方面的创新,不仅能为选民节省时间,也有助于选民完善自身参与建设廉洁强健政治体系的权利和责任。
![]() |
第十四届国会第八次会议结束后,国会代表在杜良县中山乡与选民见面。图片来源:My Nga |
工作公共接待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这项政策的领导和引导,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许多地方群众来访举报数量大幅减少。许多省、区两级书记、区长按规定定期直接接待群众。但由于财政困难,一些地区未能及时投入资金建设群众接待室。一些协助党委、政府做好群众接待工作的专职干部法律知识和群众接待技能不扎实,群众接待工作成效不显著。
特别是在主席会议结束后对公民合法请愿、建议的处理和解决结果的监督和更新不够严格和及时,因此仍然存在请愿越级的情况……培训和指导以提高协助乡镇、区、省、中央政府和政府领导的专业干部队伍的知识和素质非常重要。如果协助中央公民接待委员会、各省、市、区、县……的专业干部队伍具备法律知识、了解社会经济和接待公民的技能,具有对人民的观念和责任感,这将有助于各级党委和政府提高公民接待工作的有效性。
三是不断创新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更加切实有效地掌握民情。
党的十三大文件继续肯定:“党通过纲领、战略、大政方针,通过组织工作、干部工作,通过检查监督,领导国家;领导把党的观点、路线和主张制度化为政策和法律;领导建设一支素质、能力、威信足以胜任任务的组织机构、干部队伍和公务员队伍;领导组织有效地贯彻执行政策、路线、宪法和法律……”。(7)掌握各个地区、各个单位……各个时期的民情,对于党委和政府加强或调整方针政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掌握民情的内容十分丰富,越来越要求对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的民情进行客观、准确、及时的掌握,例如:掌握和预测思想状况、生活状况、就业状况、健康状况、教育状况、技术水平、宗教状况、民族状况、环境状况、安全状况、秩序状况、工人阶级、农民状况、知识分子状况、商界人士状况、海外侨胞状况……
党的十三大强调:“把工作成效、满意度、群众信任度作为检验组织机构质量和干部党员素质的重要标准”。(8)现实情况是,目前我国上述指标掌握在多部门、多单位、多层级手中,分散、交叉、重复,方法、调查、预测创新较慢,缺乏准确性和时效性。
掌握民情是许多国家十分关注的重大复杂问题,尤其是在科技和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时期,需要制定政策和战略……建议中央政府牵头,尽快将掌握民情的工作具体化为法律文件,统一有效实施。“民知、民议、民做、民查、民督、民利”的方针也必须有机制和法律文件,才能在实践中有效落实。
![]() |
义勇乡警察(Tan Ky)开展群众动员工作。摄影:Tien Hung |
四是加强政治系统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准确及时地汇总分析民情。
党的十三大文件确定:“不断创新领导方式,保证各级党委和组织的领导和指挥始终一致、及时正确……”(9)。
事实上,目前我国有许多机关承担着掌握民情的职能和任务,如:检查机关、公民接待委员会、国会请愿委员会、宣传委员会、各级群众动员委员会、专门机关,如总统计局(计划投资部)、劳动荣军社会部、政府宗教事务委员会、民族委员会、国家侨务委员会、越南祖国阵线、各社会政治组织等。根据职能、任务和分工,每个机关和单位以不同方式掌握与民情有关的数据和文件。综合和分析整个政治系统的信息渠道,包括来自媒体机构,特别是电子报纸的信息渠道……是指导各级党委和当局更有效地领导和指挥的基础。
近年来,掌握民情工作特别是信访举报情况取得了一定进展,热点问题、疑难杂症、信访举报数量明显减少。但掌握民情工作仍然比较分散,职能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紧密,综合性不够强,为党委和机关领导和指导提供的分析、预测和建议质量仍然有限。
特别是,一些地方和地区对非国有企业工人、知识分子、宗教界人士的思想状况、土地领域信访投诉情况的掌握工作做得不够好。一些此前发生的“热点”事件,如中国非法安置HD-981钻井平台事件引发的平阳、同奈骚乱、兴安省文江市、海防市前朗市强行开垦土地事件、奠边省芒艺案、河内市同心案……由于预测、情况掌握、协调建议、协调指导工作不够统一、不够及时,导致解决处理时间延长,效率低下……
为了在掌握民情工作中建立各部门、各部门、各地方之间的密切配合,建议政治局在总结十年执行情况时尽早研究出台新的规定或增加更具体的规定。政治局于2010年2月25日颁布了第十届政治局第290-QD/TW号决定。
牢牢、正确、客观地掌握民情,及时向党委反映和提出建议,指导群众动员工作,是组织落实越共十三大决议的重要贡献。
---------------------------
1.《列宁全集》,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06年,第44卷,第426页。
2、3. 胡志明全集,河内国家政治真理出版社,2011年,第8卷,第281页;第7卷,第434页。
4、5、6、7、8、9。越共十三大文件,河内真理国家政治出版社,2021年,第1卷,第173、175、191、196-197、192、1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