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发展要求提高大会文件质量
各级党委正在抓紧筹备2025-2030年任期各级党代会,其中重要举措之一是制定符合各级、各领域、各地方发展要求的高质量文件。

文件起草中的一些新点
历次党的代表大会,政治报告稿都是大会作出决议的核心,是党委和政治系统引领贯彻落实、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指南针”。
各省党委在起草本届代表大会文件时,普遍关注提高质量,确保文件贴近实际、简洁明了、易于执行。义安省党委于2025年1月15日颁布第59号关于2025-2030年任期县、乡两级经济社会、国防安全、党建和政治制度指标体系的规定。这是各省党委根据实际要求确定具体指标,确保总体一致性的重要依据,打破了以往各地方提出指标体系各自不同的局面。
.jpg)
具体来说,党委层面的目标共计36个,其中包括20个普遍适用于地方的“硬性”目标,以及16个由地方选择的具体目标,但不超过具体目标总数的50%;即区级目标总数最多为28个。
乡镇一级共设指标27个,其中,普遍适用于地方的“硬”指标14个,具体指标13个,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
提高文件起草质量
荣市是被选定为基层模范代表大会举办地的四个单位之一,因此,包括文件准备在内的大会各项筹备工作都已提前展开。市委常委会根据市党部第二十五次代表大会文件草案,指示各党组织认真参与讨论,并为市党部代表大会文件提出意见。

荣市市委常委、宣传民运部部长潘明俊同志表示,经过综合,许多意见体现出对文件结构和内容的关注、责任感、深刻贡献和智慧。文件制定有明确的观点、方向和发展目标,结合具体的目标、任务和突破,继承2020-2025年阶段的重点任务和突破,紧密结合越共中央政治局关于2030年建设和发展义安省、展望1945年的第39号决议、省委常务委员会关于2030年建设和发展荣市、展望2045年的第16号决议的精神。
意见对草案提出的六项重点任务和三项发展突破表示高度一致,包括:在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行政改革、电子政务、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取得突破,满足发展要求,建设一支与城市发展任务要求相适应的干部队伍、公务员队伍和公务员队伍;在基础设施同步现代化、加强区域互联互通、解决现有城区与新建城区之间的差距、满足建设文明现代化城区的要求等方面取得突破……

在杜良县,据杜良县委常委、宣传民运部部长阮明善同志介绍,该县紧紧围绕创新导向,制定总体和具体目标;同时,本着越共中央政治局第39号决议和乂安省委常务委员会2024年5月19日第15号决议的精神,紧紧围绕杜良县的发展方向,该决议是“到2030年建设和发展杜良县,展望2045年”。其中,关键目标是将杜良县发展成为全省七个充满活力的城区之一,位于7号国道经济走廊,确定重点发展产业。杜良县委常务委员会同时制定决议草案和行动计划,以落实决议,并提出具体计划、决议、项目和计划,提交大会表决。这样,大会开完之后,我们就可以立即开始贯彻落实决议。

太和市建设大会文件的“支柱”,除了中央政治局第39号决议和区域规划外,还有省委常务委员会2021年7月2日第2号决议《关于把太和市建设发展成为西北省级中心城市》,总体目标是把太和市建设成为西北省级中心城市,具体目标是到2030年成为省辖市。
太和市镇党委常务副书记、人民议会主席陈庆山同志说:太和市镇党委常务委员会指示有关部门、办公室、单位对2020-2025年任期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门的总结和评估,特别是找出存在的缺点、局限性和需要克服的未竟事业,结合太和市的发展方向,提出新任期目标、任务和措施体系。
另一方面,秉持文件是集体智力成果的观点,太和市委常委会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广泛听取来自政治体系内各组织、机关、单位以及各阶层人民、企业界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提出更好的建议和提案,凝聚更大的团结共识……

在基层,例如归合县周强乡,大会文件的制定工作在正确评估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对地方在2020-2025年任期落实大会决议五年后的“定位”进行明确,着眼于国家、全省和归合县在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制定目标和指标,以展现地方在经济社会、国防安全、党的建设和政治体系等各领域的“成长”。
周强乡党委书记刘文艳同志说:还将通过确定政治体系内每个组织、每个干部、党员和公民的工作内容和行动来具体化任务和解决方案。
目前,继续整顿机关组织的安排和方向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本着精简机关、不影响政治任务执行的精神,全省各级党委正集中精力制定提高质量、明确方向、明确实践基础、明确措施、便于执行的大会文件;展现在新时期实现更高发展的愿望和机遇,决心在各级、各部门、各地方采取行动,使义安在未来发展得更快、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