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文化界:陪伴党和民族光荣革命事业走过80年
在历史性的八月金秋,亿万越南人民正欢欣鼓舞地迎接八月革命胜利80周年(1945年8月19日-2025年8月19日)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庆节(1945年9月2日-2025年9月2日)——民族的盛大节日,全国各地文化、信息、体育、旅游工作者也更加高兴和自豪地迎接文化部门也庆祝革命胜利80周年(1945年8月28日-2025年8月28日)。

1945年8月28日,越南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在国家内阁会议上宣布成立宣传部。为了适应国家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宣传部经历了不同的组织模式和名称,例如:宣传部、文化部、文化-信息部……以及现在的文化体育旅游部(VHTTDL)。无论组织模式如何,无论名称如何,文化部门始终努力并坚定地履行其任务,保持其地位、作用和“文化照亮民族前进之路”的神圣使命。八十年过去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的指引下,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在国家强有力和有效的管理和领导下,越南文化部门已加入到胜利的长征中,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为党和民族的光辉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争取独立、自由和祖国统一的革命斗争进程中的文化
从革命初期,在国家尚未独立的时候,我党就认识到文化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把文化置于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斗争战略的关键位置。1943年越南文化概要由总书记张政起草的《越南文化纲要》确立了越南文化的意识形态、原则、方法论和战略方向。该纲要肯定了党在文化领域的领导作用:“只有领导文化运动,党才能影响舆论,党的宣传才能有效”(1);同时,它还肯定了:“越南文化革命必须依靠民族解放革命才能具备发展条件”(2),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我党确定的越南文化三大基本原则是: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这符合我国革命的实践规律,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凭借这三大原则,该纲要不仅为新文化——革命文化——铺平了道路,而且明确将文化定位为三大阵线之一,即:““我们必须完成文化革命,才能完成社会转型”(3)。这也是照亮一代又一代文化工作者不断追求具有民族特色的先进越南文化的理论火炬。

当版本越南文化概要诞生之日起,民族文化革命正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与民族解放、独立和自由事业紧密相连,并直接服务于民族解放、独立和自由事业。在党和胡志明主席的领导下,文化成为重要的思想武器,为号召和凝聚全民力量,使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一个开启民族新纪元的历史性事件——做出了贡献。那些年代的英雄气息至今仍在诸如《人民的名义》等歌曲中回荡。进行曲作者:Van Cao,摧毁法西斯主义阮廷诗,或8月19日春莺。独立后,宣传鼓动工作成为重建国家、扫除文盲、提高人民知识水平的动力。在抗法战争最艰难的时期,胡志明主席在1946年11月的全国文化会议上强调:“文化必须照亮民族前进的道路”。在“文化抗战,文化抗战”的口号下,新闻、信息和宣传工作蓬勃发展;革命歌曲、诗歌、戏剧等艺术形式蓬勃发展,点燃了爱国主义和战斗精神的火焰。1951年画展之际致艺术家的信他鼓励道:“文化艺术也是一条战线。你们就是这条战线上的战士。” 秉承胡伯伯的教诲,艺术家、文化工作者克服了无数艰辛,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为1954年震惊世界的奠边府大捷做出了贡献。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1954-1975),文学艺术蓬勃发展,反映了北方人民的战斗生活、劳动生产和南方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随着剧院、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等服务于人民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人做出贡献的机构的诞生,社会主义文化逐渐成型。即使在战争时期,人们仍然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特别是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精华,丰富了民族的精神生活。顺应革命洪流,许多艺术家、记者和士兵带着苏友诗句中的英雄气概,奔赴战场:“分裂长山,救国救民,怀揣对未来的希望”“炮弹之上歌唱”等运动、写成的纸页、诗歌和源于现实的歌曲激发了战斗精神,为民族取得1975年春天解放南方、统一国家的伟大胜利做出了贡献。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在抗法抗美的两次抗战中,文化和信息真正成为锐利的精神武器,激发爱国热情,培养坚强意志,增强对革命胜利的信念。革命艺术家和新闻工作者全身心投入战斗,“笔如剑”,将艺术转化为武器。他们是文化思想战线的“战士”,或直接参与战斗,或创作鼓舞抗战精神的文艺作品。诗歌、音乐、戏剧、绘画、电影、新闻……无不散发着战场的气息,体现着勇气、忠诚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甚至如诗人范进德所言,“拥有一个师的力量”。
这一时期文化事业的发展体现了其政治气概、适应能力以及在枪林弹雨中坚韧不拔的精神。文化如今不仅是宣传工具,更是激励我军和人民战胜一切侵略者、赢得独立、自由、实现国家统一的强大内在力量源泉。许多艺术家、记者、导演和摄影师在战场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留下了宝贵的作品、电影和文字。他们的鲜血与历史交融,使民族的光辉英雄传统和越南文化事业更加熠熠生辉。
2.文化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精神基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党关于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路线政策日益全面深刻,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得到培育和提升。
1975年4月30日统一后,越南进入恢复重建时期,面临诸多困难。在此背景下,文化继续确立其作为伟大精神资源的地位,为治愈战争创伤、巩固民族大团结、激发建设和平、繁荣、幸福国家的愿望作出贡献。各地区文化机构得到巩固,文化信息部门的组织得到加强。基层文化生活建设运动广泛渗透到每个工厂、企业、林场、机关、乡村等,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精神支柱和环境。
历史的转折点出现在1986年,党发起并领导了国家全面革新。随着国家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国际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文化管理也随之大力创新,以适应新的要求。文化发展政策体系应运而生,有助于解决文化活动面临的困难,调动众多社会资源,特别是在实施文物修复、文化体育工程建设等方面,为全国的文化、信息和体育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越共七大(1991年)通过的《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明确肯定:我国人民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具有先进文化、富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从这一角度看,中央委员会的多项决议继续对文化给予特别关注。特别是,八届五中全会(1998年)第五号决议——党关于文化的第一项决议——强调建设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先进越南文化的任务;将文化视为社会的精神基础,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动力。其次,越共第十届会议(2008年)第23-NQ/TW号决议为新时期文艺活动质量的革新和提高指明了方向,认为这是文化领域中特别先进的领域,对建设社会的精神基础和越南人民的全面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根据第 33-NQ/TW 号决议,第十一届会议(2014 年),“建设和发展越南文化和人民以满足越南人民全面发展,追求真、善、美,具有民族、人文、民主和科学价值观。文化被视为社会的坚实精神基础,是确保可持续发展、坚定捍卫祖国、实现民富、国强、民主、平等、文明目标的重要内在力量源泉。可以说,这些决议是战略方向,为新时期越南文化建设和发展进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特别是,为落实越共十三大决议,于2021年11月24日召开的全国文化大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是胡志明主席于1946年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文化大会75周年之际举行的首次全国文化大会。此次大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提高了整个政治体系和各阶层人民对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本着这一精神,我党继续坚持这一观点:在国家发展进程中,文化必须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并驾齐驱。

文化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文化部门在国家创新事业中的作用
经过近40年的革新,可以说,我国从未拥有过今天这样的基础、潜力、地位和国际威望。文化界为国家近40年革新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卓越发展做出了真正的积极贡献,深感自豪。
第一的在党的路线和政策指引下,4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国家依法治国,彻底改变了各级党委、机关、群众和企业界对文化在党和国家革命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行动。在中央、地方和国际关系的各重要论坛和会议上,文化始终被列为建国卫国战略的支柱之一。因此,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文化意识和实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真、善、美”为价值观的文化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日益普及。正确的认识引领着美好、具体、有力和富有创造性的行动。各级党代会文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关于文化、家庭、人民、信息、体育和旅游发展的指标从未像过去那样得到如此充分、全面和深入的阐述。其中,2020-2025年,一些地方文化投入达到2%以上,很多地方平均达到总预算支出的3-4%/年。
二是制度建设工作始终受到高度重视。全行业已从“搞文化”的思维模式,转变为“通过法律手段,国家管理文化”。文化体育旅游部积极研究、研究并向主管部门提出完善制度和政策的建议,解决诸多“瓶颈和法律空白”,推动文化体育旅游新闻出版领域朝着既满足国家管理要求又激发创造力的方向发展,释放所有发展资源。目前,文化体育旅游新闻出版法律体系共有425部法律文件,其中直接规范性文件有:15部法律、74部法令、决议、42部决定、总理指示、294部联合通报和文件。仅在越共十三大期间,文化体育旅游部就主持起草、公布、提请主管部门公布和完成124部法律文件。其中,法律5部、国会决议1项、政府令30项、总理决定1项、通函87项。尤为重要的一点是,第十五届国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决议,批准了2025-2035年国家文化发展目标计划的投资政策。同时,政府和总理还出台了多项面向10年和20年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和规划。这充分体现了战略眼光,有助于越南文化、信息、体育和旅游业融合特色,在“国家发展时代”加速发展,蓬勃发展。
在精简政治体系组织机构、落实地方两级政府模式的背景下,文化部门已出台多项重要文件,涉及文化、信息、体育、旅游等领域的简政放权、授权授能等。由此,继续推动全部门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的强有力转变,使文化之流深入渗透到每个生活领域,将各个社群、地区、乡村、乡镇等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全民大团结格局,激发勇气,激发发展愿望,建设强大的越南。
三是文化环境建设工作日益深入扎实。“全民团结创建文化生活”运动与“全民团结创建新农村文明城区”活动相衔接,在居民区、机关单位、企业等地蓬勃发展,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文化活动以群众为主体,既是文化的受益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通过村约、村规民约,在自愿、自主管理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催生了一批文化村、文化小区、文化典型家庭;许多传统节日得到恢复和传承;文化馆、图书馆等基层机构发挥功能作用,为传承传统文化特色、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培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是越南文化遗产体系从未像今天这样被世界广泛知晓。目前,全国已登记的文物超过4万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7万件,其中36项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除了严格履行法律规定和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承诺外,我们注重对文物的投资和修复,有效开发文物,并将其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从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五是,文化产业秉持“创造力——特色——独特性——专业性——竞争力”的发展理念,在发展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和深度融入国际社会的背景下,成为正确方向。许多国内外文化艺术活动艺术水平高,服务于政治任务,同时也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艺术享受需求。越南媒体机构和企业举办的音乐和电影活动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知名艺术家,吸引了数百万观众,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2015年至2025年期间,文化产业对国家GDP的贡献率为4%至4.5%。在国家仍然面临资源和新冠疫情冲击等诸多困难的情况下,这些成果令人鼓舞。
六是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工作已得到有效落实,通过多项保护政策缩小了地区间文化享受差距,树立了文化典范。文化体育旅游部配合地方定期在各地区以及在越南民族文化旅游村举办少数民族文化、体育和旅游节,为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价值、提高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作出贡献。

七是对外文化合作由“相聚交流”向“真诚合作”有力转变,签署了多层次的文化、信息、体育、旅游等领域国际合作协议。
越南文化艺术在双边和多边论坛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越南首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六个关键管理机制中占据一席之地。数百场文化周/文化日、文化节和越南出国旅游活动已成功举办,为打造越南文化品牌、发展地方经济社会、提升国家地位以及提升越南在国际舞台上的软实力指数做出了贡献。
八是近年来,越南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群众体育运动广泛开展,吸引了大批民众参与,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高水平体育运动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取得了许多成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有力地鼓舞了全社会。越南首次连续两届东南亚运动会取得领先,特别是首次在邻国举行的代表大会上夺得总冠军。越南足球和其他重要赛事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例如:越南女足队赢得了2023年女足世界杯的参赛权;国家男子U23足球队和女子足球队分别获得东南亚运动会金牌;U23队在2018年U23亚洲杯上获得亚军……以及许多其他著名的地区、洲际和国际冠军。
九是新冠肺炎疫情过后,旅游业已成为越南经济版图的一大亮点。近年来,越南连续被评为亚洲乃至世界领先的旅游目的地。如今,旅游业不仅是向世界展示越南特色的桥梁,更是汲取人类精髓的旅程,使越南文化在全球文化潮流中汇聚并闪耀光芒。
十是近年来,新闻出版业充分发挥党、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喉舌作用,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国家政策。新闻出版业积极抵制消极、腐败和浪费现象,驳斥虚假和敌对言论,同时向世界宣传越南形象,为提升国家地位和威望做出贡献。出版单位积极推动传统经营模式向科技应用转型,拓展产品多元化,同时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渠道,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
80年来,文化部门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荣获党和国家颁发的许多崇高奖项:金星勋章、胡志明勋章......
上述成就的取得,得益于越共中央委员会的全面深入关注,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总书记的直接指导和定期监督;得益于国会对工作内容和方式的关注、配合和创新;得益于政府党委、政府和总理的果断、明智和灵活领导;得益于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各部门和各行业的密切配合;得益于各阶层人民的共识和支持。此外,得益于一代又一代文化干部的共同努力、团结一致、为崇高事业奋斗;得益于党中央、党委和文化体育旅游部领导的敏锐、创造性和决心,他们积极主动地向党和国家提出建议,颁布了许多关于文化的重要政策、决议和法律;得益于国际友人的合作与支持,为新时期越南文化建设和发展事业注入了巨大的力量、团结和共识,以满足国家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坦然看到,文化领域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些地区、地方、机关、单位对文化在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充分、全面;党的路线、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法律、具体可操作的政策在一些方面还不够制度化;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之间文化享受水平还存在差距;全社会对文化、体育、旅游、新闻出版等投入逐年增加,但与实际需要相比仍然偏低;职业体育和高水平运动发展不可持续;旅游业还缺乏高水平、有特色、能够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旅游产品;新闻业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和维护主流信息流的压力;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与要求和任务相比还存在差距。
三、国家成长时代的文化发展取向
国家正进入新时代,面临许多新要求,其中党的“四项”决议(2024年12月22日政治局关于科技发展创新和国家数字化转型突破的第57-NQ/TW号决议、2025年1月24日政治局关于新形势下融入国际社会的第59-NQ/TW号决议、关于创新立法和执法工作以满足新时代国家发展要求的第66-NQ/TW号决议、2025年5月4日政治局关于发展私营经济的第68-NQ/TW号决议)是国家腾飞的重要支柱。
苏林秘书长肯定:“展望未来,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越南若想快速可持续发展,就不能重蹈覆辙。我们必须敢于大胆设想,敢于行动,以最高的政治决心和最持久的努力,推进重大改革。政治局近期发布的四项重要决议将成为国家在新时代前进的根本性制度支柱,为实现2045年建成发达高收入越南的愿景注入强劲动力。(4)

为了使文化真正强劲发展,无愧于国家在国家发展时代的地位和地位,我们必须下定决心同步实施以下解决方案:
第一,整个文化领域认真、坚决地落实越共中央、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国家发展在国家崛起时期的指导意见和四项重点突破决议。建议中央政治局颁布关于新时期振兴和发展越南文化的决议,确定国家繁荣、文明、富强和崛起时期文化发展的方向、长远愿景和战略。着力完善体制机制,解决困难和不足,消除“瓶颈”和瓶颈,释放一切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体育、旅游等事业。
周一,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文化观。尤其要继续深刻认识:文化建设和发展是党领导、国家管理的全民事业,人民是创造主体,知识分子和艺术家队伍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文化是一项长期的革命事业,需要革命意志和毅力。在组织实施工作中,要坚决转变工作思路,从搞文化向创造服务文化发展转变;充分认识文化体育旅游部领导的指导思想:“文化是基础,信息是渠道,体育是力量,旅游是桥梁”;“部引领,司伴,共同完成使命”。继续精简机构,提高能力、效率和效力。按照“地方决定、地方办、地方负责”的方向推进简政放权。按照总理范明政指示的“六个明确”方向部署任务:明确人、明确事、明确时、明确责、明确产、明确权。
周二建设务实有效的文化环境,摒弃浮夸、形式主义,使文化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重点关注居民区、机关、企业、街道、乡村等。继续在文化家庭和文化小区建设中贯彻落实“新时期国家价值体系、文化价值体系、家庭价值体系和越南人标准”。加大对基层文化机构的投资力度,使其符合各地区、城市、农村、山区、岛屿等文化特点,提高效率和功能。同时,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应用的背景下,注重建设数字文化环境。推动学习和践行胡志明思想、道德和作风,反对思想道德和作风的腐化;及时复制好榜样、好人、好事、先进典型。
周三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优先投资影视、表演艺术、文化旅游、娱乐业等领域,提请主管部门出台税收、土地、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调动社会资源进行投资;加强数字化转型,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提请政府出台面向2035年和2045年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周四推动体育事业朝着职业化、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做好群众体育工作,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体能素质,为职业化、高水平体育创造资源,培育新的发展要素。完善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制度和政策;集中资源和现代技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参赛,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使他们有能力在地区、洲际和国际赛事中夺得奖牌。
星期五,将旅游业打造成为具有专业化、高质量、高效益竞争力的地区领先经济部门。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有效开发夜间旅游,优先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和岛屿度假旅游产品以及海上运动娱乐旅游。继续创新多元化推广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有效利用海外影视文化节等形式进行推广。此外,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周六加强新闻出版管理,使之朝着“人性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发展。营造良好的新闻出版环境,以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向人民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国家法律。同时,新闻出版工作有效促进维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特色,向世界推介越南国家和人民的形象。推动新闻出版机构和新闻出版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制定政策和机制,确保新闻出版机构高效运作,适应现代新闻出版发展趋势。继续举办质量高、信誉好的“越南文化发展事业国家新闻奖”,进一步向公众传播文化价值。
我们为文化领域80年的辉煌传统感到自豪,对伟大的胡志明主席——现代越南文化的奠基人深表敬意;坚信党的领导、国家的管理和行政、各界人民的支持与帮助以及历代文化领域干部的功绩和贡献。全领域将秉承“果断行动,奉献精神”的座右铭和“文化是基础——信息是渠道——体育是力量——旅游是桥梁”的行动宣言,决心圆满完成党、国家和人民赋予的任务,将文化发展事业带入国家发展的新纪元,取得新成就,创造新佳绩,为建设更加庄严美丽的国家做出贡献,正如敬爱的胡伯伯所期盼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