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音乐家杨红图:保存民间文化就像保存祖国和民族的血肉、记忆和身份。

明权 July 6, 2025 13:37

值此2020-2025年义安省爱国竞赛大会召开之际,音乐家兼研究员杨红图被选为代表代表之一,并被评为代表代表中的典型。值此之际,义安报社、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了他,了解他的工作历程以及他对保护祖国珍贵文化遗产的关切。

dsc00245-copy.jpg

光伏:尊敬的音乐家杨红图,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乡西部的乡村奔走,收集、保存和传播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价值。对您来说,笛声、锣声、歌声和舞蹈声,不仅是欢快的声音,更是一段记忆,一个社群的灵魂。 您能否分享一些您的生活以及您收集和研究西义安民间音乐的机会?

音乐家兼研究员 Duong Hong Tu:我于1941年出生在昔日多良县多山乡(现顺忠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我的童年与跟随母亲耕作、收割稻米、吃拌木薯的米饭、聆听傍晚的水牛铃声和母亲简单的摇篮曲息息相关。正是在这些摇篮曲中,我对音乐的热爱逐渐滋生。

我十岁那年,全家搬到了新岐新经济区,后来又搬到了义丹。在富贵县阳光明媚、微风习习的红色玄武岩土地上,我第一次听到了摇篮曲、淳朴的民歌,以及新稻节庆的锣鼓声。这些声音在我心中滋生出一种热爱,让我聆听并记住山林间的每一首旋律、每一声鼓点,尽管当时我并不知道,自己会与民间音乐结下终生的情缘。

Nhạc sĩ, nhà nghiên cứu Dương Hồng Từ cùng các tác phẩm chuyên khảo. Ảnh: Minh Quân
音乐家兼研究员 Duong Hong Tu 和他的专著。摄影:Minh Quan

1960年,我年满18岁,自愿参军,被分配到乂安武装警察部队(现为边防部队),驻扎在西部边境的泰族、蒙族和高木族聚居的乡镇。在那片边境地区,我与当地居民生活在一起,听到蒙族笛声在清晨的薄雾中回荡,听到泰族笛声在田野间回荡,听到锣声、锣声和雕刻声响彻高原。每一个声音都像源泉般涌入我的内心,激发了我学习、收藏和保存这些音乐珍品的渴望,让它们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

在我服役的13年里,上级发现我有音乐天赋,于是派我去学习作曲,并教我演奏乐器,以服务于宣传工作。我成为了义安省武警文艺宣传队的骨干成员,为西方民众、偏远教区以及在老挝执行国际任务的志愿者们表演,甚至还在南北纬17度线交汇处的贤良桥头堡演出过。

1973年,我退伍后被分配到义安省文化厅艺术处工作。1975年,我考入河内音乐学院,主修作曲。1980年毕业后,我回到义安,负责音乐磁带和唱片的制作,这份工作与荣市息息相关。然而,在我心中,排箫、笛子、锣、泰式排箫舞、蒙式排箫舞的声音依然萦绕心头,让我想起了边境偏远的村落。

因此,我总是主动要求参加山区商务旅行,拜访手工艺人,学习吹笛子、敲锣,记录和录制民间歌舞。我逐渐意识到,这不再只是个人的爱好,更是一份责任,要守护和传承那些濒临失传的民间文化价值。

Những vũ điệu của dân tộc Thổ bên tiếng cồng chiêng, tiếng trống (2)
锣鼓齐鸣,佤族舞蹈翩翩起舞。图片:Minh Quan

自2002年退休以来,我感觉自己“解开了枷锁”,背上背包,带着录音机、笔记本,走遍了义安西部的村落。每一次旅行,每一首歌,每一声笛声,都成为我珍藏的砖石,构建起一座宝贵的文献档案,为民俗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服务。

光伏:那段旅程中,是什么让您更加关心和坚定地致力于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工作?

音乐家兼研究员 Duong Hong Tu:我一直觉得自己对西义安省的人民“心存感激”。在边境地区劳作的日子里,人们照顾我,在艰难的日子里,他们把每一把米、每一口水、每一块野味都分享给我。他们敞开心扉,教我吹排箫,教我古老的歌舞。我总是担心,如果我不及时保存这些,等到工匠们老了,它们就会失传,那对我的祖国来说将是巨大的损失。

曾经有几天,我徒步数十公里,穿过森林,跨过冰冷的溪流,睡在阴暗潮湿的棚屋里,只为聆听一首古老的笛声,或是录下一首世代相传的摇篮曲。这些记忆成为我继续前行的动力,即使我已年迈,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

ong-duong-hong-tu.jpg
音乐家杨红图荣获2022年国家文学艺术奖。图片来源:NVCC

光伏:那么在收集过程中,您遇到过什么困难吗?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音乐家兼研究员 Duong Hong Tu:一路上困难重重。通往村庄的道路险峻险峻,泥石流频发。雨季路面湿滑,旱季尘土飞扬。有时,我得整天行走,穿过溪流,蹚过森林,吃着饭团,喝着溪水,晚上还要和村民们一起睡在棚屋里。为了赢得他们的信任,我不得不和他们一起生活,分担日常劳作,参加他们的节日和婚礼……渐渐地,他们敞开心扉,为我唱歌,教我排箫的每个音符,教我如何颤动嘴唇,教我如何吹奏,教我如何保持排箫的节奏。

此外,录音、做笔记、分析和整理文件也需要耐心和细致。我必须学习如何录制复杂的旋律,将歌词从泰语和蒙语翻译成越南语,然后进行比较和对比,以发现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差异。这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但我从未感到疲倦,因为我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必要的。

光伏:据了解,您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了不少有价值的民间音乐研究著作,能否具体分享一下?

音乐家兼研究员 Duong Hong Tu:迄今为止,本人已出版专著5部,包括:《乂安省泰族民间音乐》、《乂安省苗族民间音乐》、《乂安省苗族民间文化》、《乂安省土族传统文化》和《乂安省土族民间音乐》。这些著作不仅收集了数百首民歌,还对乐器体系、民谣、民间音乐进行了分析,并描述了与音乐相关的风俗习惯、仪式和节日。

Một số cuốn sách chuyên khảo của nhạc sĩ Dương Hồng Từ. Ảnh: Minh Quân
音乐家 Duong Hong Tu 的一些专著。摄影:Minh Quan

除了编书,我还参与了许多其他文化保护项目。例如,2020年初,我和合著者重新出版了《乂安省少数民族乐器》一书,旨在更广泛地介绍乂安省西部人民的传统乐器。此外,我还在收集资料,准备出版乂族史诗《花阙阙》。

此外,我还与义安省音乐家协会等多家机构合作,组织了许多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向社区介绍民间乐器和民歌。我把这些活动视为对祖国和西方人民的感恩之礼。

光伏:您获得过许多重要奖项,包括国家文学艺术奖。能分享一下您获得这一崇高奖项的感受吗?

音乐家兼研究员 Duong Hong Tu:我的贡献得到了党、国家和同事们的认可,我感到非常感动和自豪。2022年国家文学艺术奖将授予我一系列关于泰国和蒙族民间音乐的研究成果,这对我是一个莫大的鼓励,让我更有动力继续收集和研究,即使我已年事已高。

Nhạc sĩ, nhà nghiên cứu Dương Hồng Từ cùng Giải thưởng Nhà nước về Văn học Nghệ thuật năm 2022. Ảnh: Minh Quân
音乐家兼研究员杨红图荣获2022年国家文学艺术奖。摄影:Minh Quan

我也很荣幸,我的作品曾多次获得越南音乐家协会和乂安省何春香奖的奖项。这些奖项不仅是对个人的褒奖,也是对乂安省西部人民文化价值的认可。

光伏:不久的将来,您将作为先进典型出席乂安省2020-2025年爱国竞赛大会。您能分享一下参加此次大会的感受吗?

音乐家兼研究员 Duong Hong Tu:我很高兴被选为典型先进面孔之一参加。乂安省2020-2025年爱国竞赛大会这是对我坚持不懈努力的认可,也是对保护和弘扬民间文化在全省整体发展中的价值的肯定。

希望通过大会,传播保护文化遗产的故事和具体行动,激励更多人关注和参与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价值。

光伏:T您认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传承民俗文化的意义是什么?您想向年轻一代传递什么信息?

音乐家兼研究员 Duong Hong Tu:在融合的时代,现代生活带来诸多新的价值观,民间文化面临被遗忘或扭曲的风险。保护民间文化就是保护民族的灵魂。每首民歌、每一支舞蹈、每一支笛子、每一支锣鼓,都蕴含着整个族群的历史、生活、思想、情感和人生哲学。如果我们不去保护它,终有一天,子孙后代将不再知道他们的祖先曾拥有如此美好的精神价值。

因此,我希望年轻人能够珍视民族文化,并引以为豪。让我们在今天的生活中学习、研究、欣赏,并为传承和弘扬这些价值观做出贡献。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学唱一首民歌,学演奏一件传统乐器,学习一个美丽的家乡风俗,参加学校和社区的民歌舞社团。因为每个人都保留了一小部分,汇聚在一起,就能汇聚成伟大的文化宝藏,让下一代依然能够聆听笛声、锣声、清脆的摇篮曲和优美的索埃舞……

dsc03431.jpg

对我来说,民间文化是血肉之躯,是祖国和民族的记忆和认同。

音乐家兼研究员 Duong Hong Tu

对我来说,民间文化是血肉,是记忆,是故土和民族的认同。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热情的火焰,加以传承和弘扬,无论在哪个时代,这些文化价值都将永存,并不断发展其价值。

功率、电压:感谢您的交谈!

明泉(表演)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音乐家杨红图:保存民间文化就像保存祖国和民族的血肉、记忆和身份。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