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祺山学校的少数民族文化
在奇山高原学校成立民族艺术俱乐部是一个创造性的方向,有助于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价值观,激发每个学生对祖国和国家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启山缅甸是一个文化传统丰富的国家,泰族、科穆族、蒙族等众多少数民族在此共存。在缅甸丰富多彩的文化图景中,每个民族都独具特色。保护和弘扬这种民族认同感是教育年轻一代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启山少数民族寄宿中学率先成立了民族艺术俱乐部,旨在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化的热爱。

启山少数民族寄宿中学有来自 5 个不同少数民族的 420 名学生。
该校副校长勒娜女士表示:“学校一直关注如何将民间文化融入教育计划。这促使我们成立了一个具有强烈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艺术俱乐部。”

经过多方努力和社会资源调动,启山民族寄宿中学配备了琵琶、笛子等多种民族乐器。
目前,启山少数民族寄宿中学民族艺术社87名才华横溢的学生仍然保持着每周定期的艺术活动。

在音乐小组里,学生们不仅学习熟悉的本民族民间旋律,还能体验到蒙族优美的舞蹈、泰国舞蹈的魅力,或是科穆族民歌独特的旋律。学校还特别邀请民间艺人授课,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每首旋律的起源和灵魂。

在艺术小组中,学生们有机会重现高原诗意壮丽的景色。春日天空中盛开的芒隆桃花、熙熙攘攘的南坎边境市场,或是坐落在山脚下、学生们挚爱的学校……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将对大自然的热爱传递给社区。
尽管奇山少数民族中学的民族艺术俱乐部在维护和弘扬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方面卓有成效,但奇山县教育局副局长黄文山先生表示,要将这一模式复制到该地区的其他学校仍面临诸多挑战。“最大的困难是设施有限。找到精通民族文化的工匠来授课并不容易。此外,拥有艺术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仍然规模较小,不足以定期组织高质量的活动。另一个挑战是如何保持吸引力,避免学生陷入枯燥乏味的泥潭。”黄文山先生思考道。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启山郡教育局仍然坚信可以复制这一模式。未来,教育局将继续寻求支持,升级设施,同时鼓励其他学校建立自己的艺术俱乐部。此外,还将组织学校间的文化交流项目,拓展创意空间,帮助学生有机会相互学习,并接触更多传统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