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实施森林生态系统多用途价值开发计划
该计划旨在明确到2030年开发乂安省森林生态系统多用途价值的目标、任务和解决方案,展望到2050年。
根据政府总理2024年2月29日第208/QD-TTg号决定,批准“到2030年,展望2050年森林生态系统多用途价值开发项目”(以下简称“项目”),2024年6月13日,省人民委员会颁发第439/KH-UBND号计划,在义安省实施该项目。
该计划旨在根据全省林业发展方向明确项目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加强各级部门、机构、组织和机关的领导和指导,调动全民的积极性参与;提高对发展、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价值的认识;宣传并鼓励全民和地方经济成分参与项目实施。

项目旨在通过集约化耕作、扩大大面积用材林面积,开发可持续木材供应来源,积极为木材加工行业提供原材料,为提高人工林的生产效率、价值和木材加工行业的附加值做出贡献。
力争到2030年全省已开采原木产量至少满足木材加工行业85%的原料需求,到2050年达到100%;90%的木材及木制品使用合法原料,满足出口市场和国内消费的需求。
提高非木材林产品价值,发展林下药用植物种植模式,重点发展本省大型用材林集中种植区。在充分发挥各地区潜力和优势的基础上,发展高效、可持续的农林渔业生产组织形式,有效推广本土知识,提高森林附加值,创造多样化产品和服务。
在明确和扩大森林环境服务类型的基础上发展森林环境服务;同时有效管理和利用森林环境服务资源,确保符合法律规定。

有效利用森林碳吸收和储存服务;通过限制毁林和森林退化、可持续森林管理和绿色增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发展社区旅游、生态旅游、度假和可持续娱乐活动。发挥潜力和优势,挖掘自然资源、文化传统和本土知识的价值;拓展旅游类型,注重发展与当地社区文化旅游产品、历史和本土知识相关的社区旅游和乡村旅游。
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性。吸引居住在森林附近的少数民族劳动力到林业部门工作,到2030年,接受培训、辅导和技术指导的林业工人比例达到40%以上,到2050年达到70%。
力争到2030年,少数民族从事林业生产活动的劳动者平均收入比现在增长1.5倍。
省人民委员会还要求各部门、行业、地方将该计划与国家目标计划、其他计划和项目结合起来有效实施,结合社会化资源,满足开发森林多种利用价值的任务。推动从树种选育、种源质量控制等环节的科技应用和生产;实施集约化技术措施,提高林业品种的产量和质量;将原料区与一些强势产品的集中商品加工相结合;打造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创造竞争优势,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加强宣传、动员和引导林主继续参与大人工林建设,将小人工林改造为与可持续森林管理认证相结合的大人工林;同时,组织培训,普及森林可持续管理、大人工林建设和可持续森林管理认证的相关法规。
2024—2030年,按价值链建设与加工工业和林产品贸易相配套的大型用材林区;发展精深加工技术,提高木制品附加值;利用木材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和副产品,生产供消费和出口的产品;逐步减少木片等粗加工产品出口的比重。
提高对接市场能力,打通人工林木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把林主和企业联系起来,为林主对接生产、进入稳定市场、提高人工林木产品附加值创造有利条件。

省人民委员会要求各厅局长、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县、市、镇人民委员会主席按照各自职责任务,认真、有效地组织实施。
各区、镇、市人民委员会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住在当地的组织和个人对可持续发展和森林生态系统价值管理作用的认识;宣传和鼓励人民和地方经济成分参与森林管理、保护和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项目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