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采取多项措施确保春节期间食品安全
(Baonghean.vn)目前,该省各地正在加强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的工作,包括检查活动、处理违规行为;并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意识。
加强检查
1月29日上午,乂安省2024年农历新年和春节期间食品安全综合检查组对永和农产品加工村(安城县合城乡第9村)食品安全法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永和村拥有悠久的食品加工历史和传统,其“永和烤饼”品牌早已享誉省内外。该手工艺村是根据安城县人民委员会2005年7月29日第2522/QD-UBND号决定成立的。目前,手工艺村已规划完毕,县、乡有意同步建设电力、内部道路、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为生产经营服务。
永和手工艺村共有352户家庭,其中178户参与村内各项活动(158户直接从事手工艺,154户制作煎饼、煎饼和其他糕点,4户制作火腿和香肠)。其余家庭从事其他行业,包括销售和消费村里的产品。目前,制作煎饼的家庭中,有5家获得了安城县人民委员会颁发的食品安全证书。手工艺村共有100户家庭参加了由义安省农林水产品质量管理厅组织的食品安全培训课程。
在手工艺村,生产是手工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一些产品,例如糖糕、鸡糕、蛋糕、面饼、面条,都是手工制作的。面饼和面条以前是用蜂窝煤和木柴烧制的,但现在许多大型餐馆都用电炉来烹饪。面条和粉丝是工业化生产的。主要的机械设备包括米粉磨机、粉丝机、面条机以及用于制作豆腐的大豆研磨机。
永化村第九村前线委员会主任阮文严介绍:永化村农产品加工村全年无休,主要产品有粽子、年糕、糕饼、鸡糕、米纸、各种糕饼、豆腐、湿糕等多种农产品。粽子、年糕、糕饼的产量在农历十月至正月底达到顶峰。平日,每户包糕平均消耗30公斤原料(糯米)。农历十二月二十日至二十九日春节期间,每户包糕平均每天消耗1.5吨原料。

永和农产品加工村现已进入春节,各家各户都储备了大米、糯米、豆子和冬叶,准备包年糕。永和村杏静糕饼生产户潘氏静女士说:“平时我和丈夫每天还能包500个年糕,主要消费市场在荣市和河静省。今年,他们家共接到8000份年糕订单,其中很多订单来自胡志明市。为了包好年糕,做好年糕,满足订单需求,夫妻俩将雇佣更多季节工。” 近两年,他们家不再用炭炉煮年糕,而是用电锅煮,电锅的产能为每天2.5吨原料,相当于每天煮2600个年糕。
义安省2024年春节和农历新年食品安全综合督查组对永和农产品加工村各生产户进行检查时发现:各生产户食品安全卫生条件良好,生产原料产地来源明确,该村大多数食品生产者接受过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培训,部分生产户已取得食品安全合格企业证书,产品质量有保证。
据统计,自2024年1月5日至今,省综合督察组已对25家机构进行了检查,发现4家机构存在以下违规行为(货架、规章制度、卫生程序不完善;餐饮服务企业未持有食品安全合格证书)。督察组已提请主管部门对4家机构处以罚款,罚款金额达3700万越南盾。
继续提高认识
跨学科检查组提供的信息农历新年期间的食品安全武丁与2024年义安省春节:今年,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和个人对保障食品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认识和遵守情况得到提高和加强。违规单位数量较前期有所减少。

与此同时,该省各地方积极主动地落实乂安省人民委员会2024年1月2日颁布的第01/KH-UBND号计划。其中,该省各县、市、镇及时发布指导文件,组织开展确保食品安全的活动;有效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工作;与地方各部门、部门和公安机关配合,成立和部署跨部门检查组。
安城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文阳表示,为确保春节和节日期间的食品安全卫生,该县成立了检查组。截至目前,检查组已检查了5家机构,发现2家机构存在违规行为,并处以550万越南盾的行政罚款。春节前,该县的检查组将一直工作到春节30日。该县指示县和乡检查组对所有生产和经营春节食品的机构进行检查,确保食品来源明确、安全、质量良好。此外,该县还开展宣传工作,提高人民购买和使用安全食品的意识,积极配合并向有关部门举报不保证食品安全和卫生的机构。

通过检查并与地方食品安全指导委员会配合,乂安省2024年农历新年和春节期间食品安全综合检查组高度评价各县(市、镇)、乡(坊、镇)的积极参与。检查组还指出了地方在开展食品安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及时指出了其中的局限性。
乂安省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副部长、综合督查组组长陈春学表示:“在疫情高峰期,各地要重点加强督查工作,坚决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并在整个节日期间继续推进这项工作。在督查工作的同时,要定期组织宣传活动,向群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食品生产者要提高职业道德,按照正确流程生产,生产出优质产品,使群众成为精明的消费者,掌握知识和技能,选购产品。各地还要关注并采取措施,支持生产大户、合作社和手工艺村发展产品品牌,促进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