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非洲猪瘟为何蔓延如此猛烈?
2025年伊始,非洲猪瘟在义安省再次大规模肆虐,给数千户畜牧户造成重大损失。令人担忧的是,疫情不仅在传统畜牧区肆虐,还蔓延至山区、边远偏远地区。
广泛暴发
多日来,泉城乡(原安城县)的广播系统持续向民众播报疫情信息,同时指导民众如何识别猪群的疾病症状、发现死猪的处理方法以及猪舍的消毒和灭菌措施。建议民众不要隐瞒疫情,不要买卖或运输病死猪。泉城乡还成立了非洲猪瘟防治指导委员会,由乡人民委员会主席担任组长。

令人震惊的数字是,从4月底到7月31日,全城乡共销毁了677头生猪,总重量超过52吨。29个村庄中的23个村庄,多达251户人家瞬间“空无一人”。
关城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邓氏勇女士表示:“目前,全乡仅存1120头猪,面临疫情威胁的风险较高。地方政府正在依法落实防疫措施,确保剩余猪只的安全。”
不仅在 Quan Thanh 乡,Nghe An 报纸、广播和电视台的记录显示,自今年年初以来,非洲猪瘟在邻近的乡镇再次强烈出现。

截至目前,安城旧区的9/9公社(包括安城、吉爱乐、全城、合明、文图、文杜、广东、平明、同清)已有疫情记录。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地区:Dai Dong、Bichhao、Kim Bang、Xuan Lam...(旧 Thanh Chuong 区); Thuan Trung、Do Luong、Bach Ngoc...(旧 Do Luong 区)、Quang Chau、Tan Chau、An Chau...(旧 Dien Chau 区); Anh Son、Anh Son Dong、Vinh Tuong...(老Anh Son区)...甚至山区如:Mon Son公社、Con Cuong公社、Chau Binh公社、Que Phong公社...也因为非洲猪瘟的广泛传播而感到担忧。

非洲猪瘟不仅影响畜牧业,还使数千户家庭陷入贫困。许多家庭倾尽所有资金养猪,准备在春节或年中出售,但现在却被迫在短短几天内销毁所有牲畜。
华关乡(原清章县)山水村的范文贤先生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家有280多头猪和15头母猪,仅在7月初,就不得不扑杀80头猪和7头母猪。猪舍里覆盖着白色的石灰粉——这是最近疫情留下的残留物。
“由于该乡疫情多发,而当地政府的疫情管控又不力,导致病毒广泛传播。”范文贤说。

在华关乡(原清章县),自5月初以来,地方当局一直在监督各村落销毁感染猪。截至7月31日,该地已销毁3570头猪,总重量超过202吨。
据农业与环境部统计,截至2025年7月底,全省共销毁生猪近1.3万头,约合生猪660吨。疫情自年初以来零星出现,但自7月初至今才真正强势爆发,给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威胁到该地区的粮食供应和疫病安全。
寻找疫情爆发的原因
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武巴先生表示,疫情再次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小规模畜牧养殖系统缺乏生物安全保障。
目前,该省生猪存栏量超过100万头,其中65%由小规模养殖户饲养。猪舍通常建在居民区内,设施简陋,排水不畅,缺乏有效的粪便处理或隔离系统。一旦出现病原体,病毒很容易通过空气、水、农具、昆虫甚至人为传播。

与此同时,该省猪只的疫苗接种率较低。农业和环境部的数据显示,从2025年初至今,全省仅接种了约3300剂疫苗——与超过100万头猪的总存栏量相比,这个数字非常低。
此外,基层兽医队伍薄弱,很多乡镇只有一名兽医,导致疫情监测、排查和发现工作滞后。
尤其是民众的防疫意识仍然薄弱。许多农户发现病猪不报告,而是将死猪宰杀、出售或倾倒在河道中,污染环境,传播病原体。许多社区都存在此类行为。一些农户甚至将病猪运往其他社区食用。
.jpg)
二是生猪扑杀支持政策迟缓,导致部分养殖户不愿申报,导致部分养殖户选择隐匿病害、抛售生猪,进一步加大了疫情蔓延的风险。
客观来说,今年头几个月的天气变化无常,雨水和阳光的交替时期,使畜舍潮湿,降低了牲畜的抵抗力,为病毒的滋生创造了理想的条件。
但据记者了解,目前很多地方的防疫工作仍不够扎实,很多地方没有按规定设立疫点,导致商贩在不受监管的情况下将生猪运进运出疫区。

华官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黎文娣表示:“主要原因是疫区与非疫区之间生猪的调运和交易难以管控。同时,反复无常的天气降低了牲畜的抵抗力,为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此外,一些小规模养殖户没有采取生物安全措施,在隔离期结束前继续补栏……”不过,黎文娣也承认,地方政府过去开展的疫情防控工作力度并不大。
非洲猪瘟是义安省畜牧业面临的重大威胁。如果没有政府、职能部门的强力干预和民众的共识,疫情长期化和反复爆发的风险是完全有可能的。每个畜牧户都需要成为抗击疫情的“堡垒”。如果管理不力、不负责任,疫情不仅会持续肆虐,还会夺走该省成千上万个农户的生计、资产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