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义安——苏联仍然是义安”这句话
(Baonghean.vn)- 每次我去另一个省,听到口音,问人们来自哪里,说“我来自义安省”,我总是得到这样的回答:“啊,胡伯伯的家乡”,或者“啊,义安省 - 苏联”。
因此,胡伯伯和苏联人在“身份证”上都有独特的特征,在“身份证”上可以识别义安(虽然义静苏联在义安和河静都有,当然,胡伯伯也是民族的代表,是越南人民美好的象征形象)。
此外,如果比较熟悉的话,还可以“赠送”一句:“乂安——苏联还是乂安”。这句话出自音乐家陈玄在1964年越南音乐家协会组织他到乂安考察后创作的歌曲《乂安的岁月》中的歌词。这首歌曲家气十足,堪称“省歌”,这首歌的背景音乐也曾作为省台的主题曲。当然,这首歌也被中央台收录在《岁月歌声》节目中。
![]() |
拉姆河流经南丹县南上乡卡拉姆村。图片由南丹县供图 |
对于乂安人来说,那首歌确实走过了岁月,但《乂安——苏联还是乂安》这首歌却仿佛脱离了生活,“走出去了”,作为成语、谚语,独立存在,有着许多含义、内涵,坦白说,有褒有贬。
我大胆解读一下,这里的赞美,是赞美义安人民,无论风风雨雨,沧桑巨变,无论人生历史如何变迁,依然保持着忠诚、率直的性格,以及勇于牺牲、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即使从战时到和平,从津贴时代到市场经济,人们逐利、逐利、贪图享受,义安人民依然重情重义,尊重正义,尊重责任,始终忠诚不渝……
至于批评,或者讽刺,也许是指保守、迟钝、适应能力差!大概意思就是这样,但在具体运用的时候,可能还有很多更深层的含义。
有一次,我在河内拜访一位我认识的熟人时,遇到了音乐家阮太忠。我听过他创作的《Xa Khoi》、《Mo Que》、《Tieng hat giua reng Pac Bo》等著名歌曲,如今又能与他见面,我既钦佩又自豪,因为我的母亲和这位音乐家Thanh Van(Thanh Chuong)来自同一个家乡,我惊讶于像他这样一位著名的音乐家竟然如此朴实无华。他说,他走遍了各个地方,住在河内,但一切都一样,“义安苏维埃还是义安”,亲爱的!
还有一次,我“听”到了义安老乡的部门领导讲话。一个领导问:“下个任期工作会有什么变化吗?”(大概是想问会不会升职或者发展)。另一个回答说:“还是一样,我的实力就到此为止了,而且义安——苏维埃还是义安,长官。”说完,两人都笑了,似乎也认同刚才的回答。
所以,“义安——苏联还是义安”这句话的妙处就在于,虽然是批判的意思,但不仅外省外地的人“批判”义安人,就连义安人远走高飞,离开后回来,谈起义安人,甚至谈起自己,偶尔也会说一句“义安——苏联还是义安”!这可谓是难得的自嘲。
拥有这样的自嘲,必须具备一定的勇气、智慧、洞察力和自我意识。自嘲的人可以理解为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认识到了自己的极限,尤其是在自己没有或无法实现某些目标的时候。
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远离经济政治中心、远离增长极的省份和地方,总是面临着压力,需要找出局限性才能改变,需要指出缺点、弱点和消极方面,以便扭转局面并加以克服。其中,最难改变的往往是源于地方典型特征的消极方面。在这种趋势下,义安省当然也不例外。
因此,当外省人对义安人说“义安——苏维埃还是义安”时,或者义安人之间互相说“义安——苏维埃还是义安”时,可以理解为这句话是出于好意,是为了建设。我们必须坦诚地承认自身的局限性,才能克服和改变,还要“与时俱进”,必须知己知彼,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不能固守旧派,不能随波逐流,随心所欲地思考和行动,而要“居葫芦则圆,居筒则长”。
在融合时代,保持身份认同固然必要,但必须始终满足融合发展的要求。在“平坦的世界”中,必须公平公正。我们不能自认为是优先群体,获得优先分数,也不能让像那位报考学生那样的低级错误得到“不及格的分数”,甚至“饭不及格,爆米花不及格”。
我听一些有影响力的人士说过,过去有些人“患”了“英雄主义”的毛病,总以为义安是个大省,出过伟人,名人众多,其他省份自然要关注,甚至中央各部委也“要关注”。这是错误认知引发的抵制表现之一。
幸好,这只是老人家讲的“往事”,说来好玩,也算是一种深刻的提醒。近年来,义安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形象也明显改善,这是全党全民努力的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省领导班子在转变思想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时间已日益赋予义静苏维埃事件——1930-1931年革命运动的顶峰——以伟大的历史地位。义静苏维埃的光芒照耀着义安省乃至越南革命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其中,谈论义静苏维埃就是谈论起义精神,谈论在正确的领导路线和恰当的领导方法下,人民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这也是始终热门的话题。谁不希望义安人民在劳动、学习、生产、经商中发扬奋起直追、百折不挠的精神,建设一个真正富饶美丽的祖国,让“苏维埃义安还是义安”仅仅成为一种褒义的口号呢?
吴建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