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渔民冒着风浪坚持留在渔场
(Baonghean)——在渔村里,捕鱼的职业往往是父子相传的。他们坚定地依附在大海上,因为大海不仅是他们的家园,他们的生计,更是他们的故土,他们的国家。拥有了大船、大发动机和丰富的捕鱼经验,渔民们便能乘风破浪,坚守渔场,致富致富。
![]() |
八月中旬的一天,琼芳县(黄梅市)琼立渔港,渔船陆续抵达。鱼和鱿鱼运到港口后,人们忙着冷冻、蒸制、出售等工作。
尽管生活艰辛,但这些沿海人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喜悦。航海这个职业虽然面临很多困难和磨难,但却给许多渔民带来了更加充实、富裕的生活。
![]() |
大型捕鱼船队纷纷出海,紧贴着大海。 |
我们见到的是琼立乡(黄梅镇)鸿泰村的老渔民黄文仑。他是琼立水产协会非常器重的渔民之一,在海产品开发方面经验丰富。
阮先生拥有20多年的航海经验,每次出海都能捕到很多海鲜,深受当地渔民的敬重。凭借着坚韧的航海精神和高超的捕鱼技术,老渔民黄文仑如今已成为一位稳健的船长,也是渔村的富翁。
栾先生回忆道:以前,和沿海地区的许多其他家庭一样,生活非常艰苦。全家住在狭小的房子里,唯一的捕鱼工具是一艘小船,只能把网拉到岸边,捕到的海鲜只能卖掉换取大米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16岁那年,我成了当地一艘大型渔船的船员,协助打渔。几年后,我成了主力,牢牢地接手了远洋捕捞的生意。
![]() |
这艘渔民黄文仑的船,牌照号为NA 96326 TS,长25米,宽近7米,载重量829吨,是当地“巨型”船舶之一。船上配备了相当先进的勘探设备:现代化的水平鱼探仪、垂直鱼探仪……以及短程和长程通讯设备。
“多亏了现代化的设备系统,我的船现在运行效率很高。从那以后,出海收入增加了,船员们也有了工作,收入也稳定了。”栾先生肯定地说。
![]() |
琼立乡鸿泰村船主黄文仑正在修理渔船,准备出海。 |
黄梅县琼芳坊琼仙村渔民阮福山也是海鲜捕捞行业的典型代表之一。此前,他驾驶着一艘载重量只有90吨的小木船,因此在渔场的开拓能力有限。
自2016年起,他与多名船员共同出资,建造了一艘230航程的船,船员们从此对出海充满热情和信心,平均每次航行有12名水手,在北部湾海上停留11天/次。
渔民Son分享道:经验表明,从1月到8月捕捞鲢鱼,每趟平均能捕捞5吨,1型价格为10万越南盾/公斤,3型价格为4万越南盾/公斤,每趟收入2.5亿至3亿越南盾,扣除所有费用后,船员每趟收入800万越南盾。从8月到年底,转捕带鱼和鱿鱼,收入不低于捕捞鲢鱼。“无论捕捞哪种鱼,船长基本都要有经验,要选择渔场,判断潮汐、鱼流……”,Nguyen Phuc Son先生透露。
![]() |
海面平静,但有时会出现狂风巨浪,因此需要渔民们团结一致,共同捕捞大量海鲜。琼龙乡(Quynh Luu)是推动海上“团结小组”的地区之一。
琼龙乡渔业协会主席武玉札先生自豪地说:“这里的渔业传承了好几代。得益于渔场积累的资金和捕鱼经验,当地人民大胆地建造了自己的渔船,开始创业。一部分储蓄,一部分贷款,一部分67/CP号法令规定的造船政策的优惠……他们升级了大型渔船队。这体现了渔民们征服远洋渔场、靠海洋致富的渴望。”
![]() |
每次出海捕到满满一钓的鱼后,渔民们都感到很高兴。 |
![]() |
渔民的捕鱼技能也比以前提高了。现在,他们知道如何观察鱼群游动、观察天空、观察海面来预测风向、降雨……得益于此,捕鱼效率不断提高,海上风险率降至最低。琼龙乡渔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前7个月,当地各类海产品捕捞产量达1.72万吨。
2019年,琼龙县的计划产量为2.7万吨,因此从现在到年底,琼龙县渔民必须达到1万吨的产量。每年最后几个月,由于风暴,海面常常波涛汹涌。但凭借团结互助的精神,琼龙县渔民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实现计划。
![]() |
繁华的拉赫康渔港。 |
对乂安省沿岸世世代代的渔民来说,北部湾是他们亲密无间的朋友。祖国的大海已融入他们的血液、呼吸和思想,代代相传。因此,尽管面临风浪,渔民们依然坚定地坚守在海上。渔民们的团结力量与各种功能力量共同造就了祖国海洋和岛屿的长久生命力。
义安省目前拥有超过3521艘渔船,其中1450艘载重量超过90吨。义安省渔民主要通过钩捕、拖网、围网和拖拉等方式捕捞海鲜。主要渔场集中在北部湾。2019年前7个月,渔获量超过8.7万吨(计划产量14.2万吨),预计产值超过1.852万亿越南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