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中故居的“睡眠探访”

April 25, 2016 20:10

(Baonghean.vn)——听说公寓大楼即将拆除,我们这些河内“光中公寓”的孩子们约好坐下来重温往事。“过夜”是最常被谈论的话题,几乎每个男孩都经历过。

1976年4月,光中公寓楼的首批住户陆续搬进了新家。我们花了两三年时间才互相熟悉,但我们这些光中家的孩子渐渐成了朋友。在学校里,人们通常叫我们“公寓楼”,这让我们感到自豪。

当时,光忠被认为是模范城区,因为在“光忠街道”(当时的名称)里,有公园、幼儿园、食品店……后来甚至还有小学和中学。当时,荣市全市只有一座位于滨水桥附近的燃煤发电厂。有煤的时候,城里有电;没煤的时候,全城就点着油灯。夏天,老挝的风把沙子吹得满街都是,人们的脸因为晒和饥饿而干燥憔悴。七八十年代,为了防止火灾,全市禁止午餐做饭。

Một góc khu nhà tầng Quang Trung. Ảnh: Hồng Nguyễn.
光中公寓楼一角。摄影:洪阮。

光忠公寓楼一直到楼梯脚下都被黄沙包围。阳光整天照在墙上,整栋楼看起来像个碉堡。如果幸运地通电,家家户户都会拿出一台迪恩公司的小风扇,或者更好的是,一把前苏联的象耳扇来抵御酷暑。通常一周只有两三个晚上有电,有时甚至要到半夜,所以棕榈叶扇是妈妈和奶奶们必不可少的物品。家家户户经常在走廊里铺上席子,整夜比赛扇风。爸爸妈妈扇得胳膊累得不行,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我们长大一点,大概十岁左右,为了让妈妈不那么累,就互相邀请去“过夜”……

通常,广播里“深夜故事朗读”节目结束后,屋顶上弥漫的热气渐渐消散,我们才慢慢地爬上屋顶。女孩们似乎习惯待在一个单独的区域,通常与世隔绝。月夜里,我们坐在屋顶上,望着城市,想着,什么时候我们才能长大成人?

Vẻ đẹp giản dị của giàn hoa giấy nhà B6. Ảnh: Trương Mạnh Hà.
B6号房屋内九重葛架的朴素之美。摄影:Truong Manh Ha。

我们在露台上互相讲着各种各样的故事,等到第一阵海风吹来,便各自沉沉地睡去。有些日子,我的朋友Son和Nghia兴奋得整晚唱歌,而女孩们则围坐在一起,张着嘴,仿佛要把每个字都咽下去似的。跟我走,然后回家/稻米,芦苇,嘟啦,嘟啦,山啦/互相跟随,然后回家/稻米,芦苇,嘟啦,嘟啦,山啦/重游有堤坝的乡村……

长大一点后,我们有时会计划“跨洲”宿宿,与其他学院的同龄人交往。通常,拥有最漂亮女孩的学院会有更多的“客人”。我还记得B4学院有Hang“Ca”,B3学院有Lam“Mua”……她们曾经是光忠学院的花朵。邻院的男孩们经常去那里向美女们炫耀自己的才华。

我们这些当年的“光中儿女”,如今都四十多岁了。每次过年回城里,我们都会围坐在一起,热情地谈论着当年住在排屋里的女孩们,回忆着在记忆中的排屋里度过的美好童年时光……

潘豪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光中故居的“睡眠探访”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