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奉献一生

贤映 February 1, 2023 07:44

(Baonghean.vn)——今年最后一个下午,我们去他家拜访。这栋简朴的房子位于荣市雄东乡安平村中心。他是一位教师,也是义和教区老干部班的老党员。他叫吴春兰,今年98岁,入党78年。

儿子说:你们等一下,他开完支部会议就要回来了……不一会儿,就见他从巷子里慢慢骑着自行车走了过来。我惊讶地发现,一位98岁高龄、入党78年的老人,依然眼神明亮、听力敏锐、头脑清晰,还按时参加支部活动,一次都没缺席。我担心地对老师说:“老师,我都快百岁了,可以退出党的活动了。”老师高兴地说:“今年我只申请退出村委会,但支部会议,我还要去接见同志们。入党到现在(快78年了),只退出过3次,其中两次是在越秀医院住院期间,至今没有退出过任何活动。”

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

忠诚模范的老党员吴春兰。图片:Hien Anh

吴春兰先生(1927年生)出身于勤奋好学的农民家庭。他在长好杰学校师从爱国教师陈玉润和陈披学习汉语和越南语,很早就对革命有了认识。1945年中期,越盟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他的亲戚吴春涵刚从班美蜀监狱返回安舍村,便联系上他,委托他为安城越盟组织抄写传单,在安城县南部各乡宣传越盟十大政策,并参与家乡的夺权起义。

八月革命后,他积极参加青年救国工作,负责宣传工作,在关山党支部(包括永盛、隆盛、仙盛3个乡的村)受到同情党员的培养,并于1946年12月初与陈典先生、陈伦先生一起入党,被任命为该村第一任党支部负责人。

1947年中,安城郡黎多安雅私立中学开学。吴春兰先生报名入学,并被任命为学校青年团团长,协助学校领导学校青年运动。自1948年起,吴春兰青年团团长潘玉先生与校长潘罗一起领导学生的爱国运动,将黎多安雅学校打造成培养知识型人才、为抗法战争提供后备力量的学校。

1950年,抗法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50多名高年级学生和潘玉老师自愿奔赴前线。吴春兰老师申请参军,但因腿残,被派往乂安省学习抗战教育学。学业结束后,他被分配到黎团牙学校担任教师。1953-1954学年,黎团牙学校与潘周桢学校从荣市合并至安城,吴春兰老师任校长。1954年后,该校更名为安城县中学,吴春兰老师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战后,他与学校董事会一道,组织教师队伍,克服重重困难,组织教学,在学校掀起全面的教育运动。

1961年,安城县成立了县里第一所高中,吴春兰先生被任命为党支部书记,他是学校“四人组”领导中的四位教师之一。建校初期,学校面临着诸多困难。吴春兰先生积极勤勉地协调县委、县委、公社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最终找到了一块地,用茅草搭建了九个班的教室。尤其是在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他培养并吸纳了众多年轻教师入党,功不可没。比如,年轻教师张公英,他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也是一位非常活跃的学校青年团书记,但当他填写个人资料申请入党时,当地党委却以他母亲在梁市场(Do Luong)卖杂货为由拒绝了他的入党申请。吴春兰先生直接去见了公社党委,见了支部书记,向当地群众解释情况,并说服他们直接确认档案中的申请,让他带回家。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家庭入社较晚或其他原因,公社没有让他们上大学……他们来请蓝先生帮忙带动当地,许多得到他帮助的学生都成为了优秀的干部。

1963-1964学年,安城县将第一高中拆分为两所高中:安城一中和安城二中。吴春兰先生应县委书记兼县长之邀,到新学校开会,负责各项工作,并直接担任党支部书记。安城县领导对他给予了鼓励:他为县第一高中做出了贡献,学校有了一定的规模,教学也开始有序进行。如今,新学校已经建成,新的教师队伍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设施却不够用……县里很难再信任他,很难再派他去担任“政委”和团结中心的角色。

在安城二中,党支部书记吴春兰先生与校长潘当耀和团委书记张公英一起操心并监督各项工作,克服了许多困难。在安城二中任职期间,吴春兰先生曾倡议向党支部和安城县委提议,培养和吸收优秀十年级学生入党。吴春兰先生的倡议得到了学校领导的支持,并掀起了团委运动,在学习和建设学校的工作中开展了许多积极的活动。有几年,安城二中党支部培养和吸收了28名十年级学生入党。其中许多人成为各行各业的知识分子干部。当天接受党员录取的一些党员包括:外交部副部长阮三战;航空学院院长陈光珠博士;系主任陈玉凯上校博士;康道博士副教授;阮黎上校;道光孝博士;安城县委书记范春海...

在安城二中读了几年后,吴春兰先生被派往河内阮爱国学校学习。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被分配到乂安省委宣传部,分管新闻宣传部。在抗美救国战争最激烈的时期,美帝国主义对乂安省大片地区进行轰炸,吴春兰先生辞别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孩子,背上行囊来到省委办公室。吴春兰先生带着在高级党校学到的新知识,凭借着好学好学、求学求学的热情和老教师的口才,深入根据地、课堂、战场,报道时事,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以身作则,宣传抗美救国战争中的典型、事件和英雄人物。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走到哪里,吴春兰先生都给党员干部带来了积极的启迪,为提高认识、增强信心做出了贡献。吴春兰先生谦逊朴实、博学幽默的讲课方式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为提高党建宣传工作水平做出了贡献。虽然有些话题和主题显得枯燥刻板,但吴春兰先生通过精心总结、精心准备和艺术性讲解,展现了一位敬业负责的宣传干部的才华和勇气,给党员干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模范廉洁老干部

荣市市委常务副书记阮文禄同志向老党员吴春兰授予75周年党章。图片:Hien Anh

1975年至1976年,吴春兰先生被派往阮爱国高级党校学习哲学。两年后,他成为乂静省陈富党校哲学系主任。在任十年期间,他为将陈富党校建设成为地方党校培养高素质干部的中心作出了贡献。在此期间,他还参与撰写党建文章,与乂安报、共产党杂志、党建杂志等报刊合作,参与撰写总结乂安省50项宣传活动的书籍。从1999年退休直到90岁高龄,他定期参加党的活动,在地方党支部中很活跃。他之所以活跃,是因为他接受担任公社党委记者的职务,很少缺席省委宣传部每月的例会。七年来,儿孙们都劝他休息,但他依然看报、听广播、翻工具书、做笔记。偶尔党委、党支部需要,他还会去报道时事。

退休后,他病重,不得不在越秀医院接受治疗。当他躺在手术台上,站在外院时,旁边是他的儿孙,还有十几个他的学生,有高中生,有党校学生,还有高级干部。他的家在村子深处,但他的老同学们每次回荣市或过年时,都会来看望他。

吴春兰老师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党的建设,被评为参加抗战前期活动的干部,两年前荣获建党75周年纪念章和诸多奖章。他作为模范廉洁老干部代表,受乂安省委邀请出席2020-2025年乂安省党代会开幕会。

在他荣幸地获得75周年党徽那天,他的子孙们提议组织一次温馨的聚餐,但他告诉他们,不要公开。聚餐结束时,他把党徽赠送的钱分给了所有正在读高中和大学的孙辈们,并提醒他们要以胡伯伯为榜样,终身学习。他本人就是一位勤奋好学、克服困难学习的人;一生致力于培养道德品质,为人处世勤俭节约、廉洁奉公的典范。我去看望他时,他刚开完党支部会议回来,我开玩笑地说:“争取到我们80岁的时候,庆祝我们党的80周年党徽吧。” 他说:“我也希望如此,但只要我还能走路,我就会尽量参加党支部会议,这也是像吃饭喝水一样的生活必需品。”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老党员奉献一生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