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为乂安省的苗族人民打开了教育的“大门”
(Baonghean.vn)——对桂风县Tri Le乡的许多苗族人来说,辛老师和他的家人是这片土地上教育的“引路人”。他总是希望家乡的苗族孩子们能够走得比他走得更远,学得比他学的更多。
![]() |
让孩子上学的“理”与“情”
过去几年,艰苦的生活导致Tri Le乡(Que Phong)的教育发展滞后,尤其是在拥有近4000名居民、分布在高山10个村庄(其中8个靠近边境)的蒙族社区。Tri Le乡蒙族人民的教育水平在过去20年里才真正有所提高。据人们所说,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Tho Ba Sinh老师的努力”。
来自 Tri Le 乡 Muong Long 村的 Xong Ba Thai 先生说:“年复一年,Sinh 先生走遍了 Pha Ca Tun 山脉,走进每个村庄、每户人家,劝说各家各户送孩子上学。”
蒙族人艰苦的田间生活,让年仅6、7岁的孩子成了家中顶梁柱,而他们只能待在家里。8、10岁的孩子更是主要的劳动力,每天跟随父母下地劳作。要说服家庭“放弃”主要劳动力,送孩子上学并非易事。要让他们理解,不仅需要“理智”,更需要“情怀”。
我用自己的生命来说明我的“道理”,来令人信服。
![]() |
Que Phong 区 Tri Le 公社 Huoi Moi 1 村 |
用一句话概括Tho Ba Sinh老师的一生:“不断努力,成为更好的人”。这位48岁的苗族老师出生并成长于Tri Le乡Huoi Moi 1村。和许多苗族人一样,他的家庭生活与农耕和艰苦息息相关。村里很多孩子还没长大就跟随父母进山谋生;还没成年,就结婚生子了。Tho Ba Sinh老师比较幸运,能够上学,但他10岁时才进入Huoi Moi学校读一年级。
小学四年毕业后,Tho Ba Sinh面临两个选择:一是辍学,回家务农,然后结婚生子。二是继续前往桂风县金山镇读中学。选择很容易。他自己也不想在山里过着贫困的生活,而是想学习更多,去各地游历,学习知识,立足于社会,成就一番事业。Tho Ba Sinh决心前往县城,在县劳动中学读两年中学。
![]() |
16岁时,Tho Ba Sinh是Tri Le村第一个完成中学学业的苗族人。他下山的旅程因决定返回村庄而中断。由于无人指导,他的学业暂时中断。回到山里后,他所学、所闻、所见的知识帮助Tho Ba Sinh运用并发展了家庭经济。回到Huoi Moi 1村后,Tho Ba Sinh开办了一个奶牛养殖场。在鼎盛时期,他的养殖场拥有30多头奶牛。
Tri Le 是 Que Phong 县的一个西南边境公社,距县中心 30 多公里,边境长 17.5 公里,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华潘省 Muong Quan 县接壤,有 8 个地标。
Tri Le 乡居住着 4 个民族:泰族、京族、蒙族和 Kho Mu 族,共有 10,233 人,2,038 户家庭,分布在 33 个村庄,其中人口最多的村庄有 123 户家庭,人口最少的村庄有 24 户家庭。该地区山地崎岖,海拔较高,河流、溪流和小溪纵横交错,人们的生活以农业为主,生活极其艰辛……
1990年,国家出台了一项政策,鼓励少数民族完成中学教育后成为教师,Tho Ba Sinh 得到了一个机会。Tho Ba Sinh 很快来到县里学习教学方法,然后回到南托学校、辉苗学校和智乐四小学担任教师。
辛老师渴望学习,渴望在教学工作中精益求精,因此获得了各级各部门的进修机会。从1995年至今,辛老师完成了高中教育,并顺利大学毕业。2002年,辛老师被任命为三乐四小学的副校长。
![]() |
Tri Le 4 小学副校长 Tho Ba Sinh 老师始终鼓励学生自学。 |
通过Tho Ba Sinh老师的人生,Tri Le的苗族人民认识到:他是苗族人民敢于克服一切障碍,追求教育、过上更富足生活的最鲜活、最真实的见证。Tri Le的苗族人民以Sinh老师为榜样,学习、改变。
希望蒙族儿童走得更远
托巴辛老师说,1990年至2002年间,不仅是他,还有许多其他的苗族老师,在三乐县动员苗族儿童上学。每位老师都是学习的活生生的证明,所以那段时间,人们都下定决心要送孩子们下山上学……
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近年来仍有一些孩子因为家庭原因辍学。每当这时,学校里的年轻老师们就会每晚爬山去动员。
![]() |
在三乐四小学的年轻教师中,有一位名叫Tho Ba Cho的老师。他是Tho Ba Sinh老师的次子。Tho Ba Cho老师讲述了他动员孩子们上学的故事,说道:“现在和过去一样。要动员孩子们上学,老师必须真正奉献。而每位老师本身就是活生生的见证,供蒙族家长和学生观看和学习。”
据悉,Tho Ba Sinh 老师育有五个孩子(四男一女)。在悉心照料和教育下,五个孩子都已完成高中学业。长子 Tho Ba Chu 目前是桂丰县的一名警察。次子 Tho Ba Cho 目前是父亲在 Tri Le 4 小学的“同事”。三子 Tho Ba Chia 刚从荣市大学法学系毕业,目前在家务农。四女儿现已结婚,居住在奠边省。小儿子 Tho Tong Gio 刚高中毕业……
辛老师一家的教育故事再次改变了蒙族村落人们的观念:读书能让你走得更远。好好学习能让你当干部。就算当不了官,也能让你学到很多知识,比如养牲畜、种树、造林,以及让买卖变得更容易。如今,三乐村的蒙族人认为,孩子们下山读中学和高中是为了立足,获得发展生活和建设村庄的知识。
![]() |
在治黎县许多苗族人民眼中,Tho Ba Sinh 老师是努力学习、自学成才的典型。年近五十的Sinh老师仍在钻研书籍和报纸。这位苗族老师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并教导子孙后代:“活着不难,致富也不难,难的是找到正确的方向。这里的方向是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政策法律,是道德,是人与人之间的爱。”
作为小学的副校长,辛先生一直是苗族儿童入学运动的“先锋”。老人和孩子们都熟悉那幅画面:在雨天,那瘦骨嶙峋的老师推着自行车,在湿滑的山坡上穿行,厚厚的灰云和白色的雾气笼罩着山丘和村庄。
“如果你没有条件,或者没有办法一下子考上大学,你可以循序渐进地学习。学习重要的是获得知识,而不是仅仅获得学位。只有学习,才能走得更远、更高。”Tho Ba Sinh 老师感叹道,他一直梦想着帮助家乡的苗族孩子们走得比他走的更远,学到比他更多的知识。
![]() |
近两三年来,三乐县教育社会化、学习促进工作受到更多重视,考入大学、学院的学生人数、省、区优秀生人数连年增加,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设施基本满足要求……
共同的成功离不开辛先生和赵先生的贡献。“辛先生和赵先生的故事就像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传奇’,在桂峰县这个山区起到了激励和鼓舞学习的作用。”桂峰县教育培训厅厅长卢青河先生说道。
边防部队中校、三乐乡党委常务副书记谭天上肯定道:“Tho Ba Sinh老师是一位模范党员,也是当地苗族人民享有盛誉的‘村长’。在他的带动下,当地的学习运动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