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端午节的由来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越南人民都会庆祝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许多人仍然认为它起源于中国。然而,根据多项文化研究项目,如今越南人民的端午节有着完全不同的起源……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吗?
根据学者初旭在《风土记》一书中的解释,端午节也被称为端阳节。端午意为正午的开始(Doan:开始,Ngo:中午)。端阳是太阳,是阳气;端阳意为阳气最盛的开始。
如今,越南民间普遍认为端午节的起源来自中国,这与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屈原有关。
屈原,名平,号灵君(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楚国政治家、著名爱国诗人,曾任楚怀王左侍郎。他最初深受楚怀王的喜爱,但后来一些大臣嫉妒他的才华,试图陷害他。楚怀王听闻他的谗言,对他怀恨在心。他悲痛万分,写下了《离骚》一诗,表达了被楚怀王抛弃的悲痛心情。
晚年被楚怀王贬至江南,心灰意冷,自以为乱世清人,终日狂歌,写下《怀萨》一诗,抱石投米拉江自尽。
根据这个传说,为了纪念他和他的悲惨死亡,每年的五月五日,中国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的人们都会庆祝端午节。
事实上,自东汉末年起,人们就发现了关于端午节的文献记载。当时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一节日的起源与纪念楚国著名诗人屈原“有关”。然而,当时的中国史学家并没有提供具体的文献资料来证明这种“关系”。
即使是司马迁的《史记》(公元前145-86年),这部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历史(从黄帝到汉武帝两千年)最早、最完整的记载,也完全无法确定屈原自杀的具体日期和月份。司马迁在《屈原传》(公元前145-86年)中的记载,仅仅是从民间收集的材料而已!
那么,至今仍有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其依据何在呢!?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
在越南,端午节还有一个更通俗的名字:除虫节。这是一个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不仅在越南和中国,在韩国也有端午节。由此可见,端午节其实是一个东亚节日习俗,与一年四季气候循环的概念息息相关。
越南民歌中也有这样一句谚语:“四月量豆煮糖水,过端午五月归”。
然而,这里的问题是:越南端午节是否如人们长期以来所认为的那样,与中国的端午节、屈原传说有关?
越南人也把端午节称为“半年节”(有些地方也叫“年中节”)。这被认为是越南独有的名称,不要与其他国家的名称混淆。那么,为什么它被称为“半年节”呢?按照现在的农历,“半年”应该是在农历六月。
关于“半岁节”的名称,作家阮玉寿在《再论半岁节的由来》一书中解释道:“越南古代使用建瓮历,所以正月是农历十一月。按照这个推算,五月初五是一年的一半,所以越南人民很喜欢‘半岁节’这个名称。”
对于端午节的起源,文化研究者陈玉森肯定:越南端午节与中国南方(长江下游一带及以下)和印度支那北部的白越地区有着相同的起源。
作者解读:自古以来,这里就是百越人开辟的肥沃水稻种植区。由于地处北回归线两侧,夏季炎热难耐,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幸运的是,种植水稻的农民总是要观察天气,尽量避免其有害影响,并有效地利用大自然带来的优势,因此形成了端午节习俗,标志着天气周期的重要里程碑(寻找越南文化的身份,胡志明市出版社,2004 年)。
在W. Eberhard所著的《中国节日》(Chinese Festivals,NY 1952)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重阳节是一个南方的节日、吉祥的节日或生者的节日。”
中国民族学会作家乂农水也承认:“端午节是百越民族对中华文化的一大贡献”(中国民族学会,2011)。
由此可见,古代端午节是劳动人民共同创造、共享成果的节日,并没有特定的创始者,而是百越部落南方农耕传统智慧的结晶。
后来,随着汉朝对江南地区的入侵和扩张,端午节也被汉族接受和庆祝。然而,在各地,端午节却与许多不同的传说有关,例如伍子胥、越王九天、屈原、高娥、陈林等。因此,越南端午节起源于中国的说法,至今仍被一些人误认为是错误的。
端午节祭拜
与其他节日一样,人们以祭品来庆祝端午节。
在乡村,人们在公社和寺庙举行仪式;在小村庄,人们在神社举行仪式。在家庭中,人们会举行祭祀祖先和土地神的仪式。祭品是米酒和水果。仪式结束后,人们会吃掉这些食物;人们不会像中国那样把食物扔进河里。尤其是医生家庭,还会额外举行祭祀圣师的仪式。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过后,还有杀虫、染手指甲和脚趾甲、用香菜叶沐浴、检查树上的果实、中午采摘草药、悬挂艾草驱邪等习俗……
上述习俗如今大多已废除,只保留了杀虫、芫荽叶浴、采摘药叶等习俗。
杀死虫子
根据古老的信仰,人体内总有害虫需要被消灭。这些害虫一年四季都隐藏在人体内,只有在五月五日这天才会出现,而此时必须将它们杀死。
人们用糯米酒和水果来杀虫。五月五日清晨,人们起床漱口后,至少要吃一碗糯米酒,然后吃一碗凉粉,再吃一些水果,比如李子、勺子、杏鲍菇、桃子、罗勒……古人认为,吃糯米酒能把虫子灌醉,再吃水果就能杀死虫子。
对于儿童,人们会在双鬓和腹部涂抹少许朱砂或朱砂,或者将其与水混合让儿童饮用,因为人们相信当昆虫被水果杀死时,它们会产生反应并导致儿童焦虑,所以使用朱砂或朱砂来使他们平静下来。
米酒
糯米酒是用糯米酿制的。将酵母与糯米混合,发酵约3至5天。
装着发酵好的糯米的篮子放在盆上,用来接流下来的酒。发酵好的酒会变成象牙色。食用时,将糯米和发酵过程中收集到的酒拌匀即可。
糯米酒味道甜美,辛辣。
用香菜叶沐浴
芫荽是一种小叶植物,气味芬芳。端午节时,人们会用芫荽煮水沐浴,以驱毒。五月五日用芫荽水沐浴,有助于驱风、驱寒,保持健康。
在许多沿江沿岸的地方,人们并不用香菜叶的水沐浴,而是在正午时分互相邀请到河里或海里沐浴,这被称为“五月初五沐浴”。
采摘草药
越南人和中国人都相信,5 月 5 日中午采摘和挖出的树根、树枝和叶子都是良药,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人们经常采摘的叶子有艾蒿、人参、香菜等,将这些叶子晒干后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五月五日采药叶的习俗源自阮朝流传下来的牛神传说,有诗意地说,在端阳节的中午,神仙给叶子施了魔法。
在一些地方,五月五日,人们仍保留着庆祝教师节和巫医节的传统,以报答教师的教诲和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