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盲人的“光源”
(Baonghean.vn) - 尽管双眼失明且没有左手,阮文海先生仍然可以做正常人的工作,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以及经常生病的妻子的依靠。
战胜黑暗
我们来到位于荣市雄勇坊春仙街的阮文海先生(1958年出生)家,走到屋后,看到主人正忙着干活。他先是生火,用电锯切菜,然后切小鱼喂鸡。虽然看不见,但他还是走进仓库,拿来一捆柴火,关掉断路器,把一把把菠菜放进切菜机里。

听到脚步声和陌生的声音,海先生知道有客人来访,便停下来闲聊:“我在黑暗中生活了五十多年,五十多年里,一只手被砍断,却没有办法,只能站起来。没有什么比失去眼睛更悲伤的了。生命仿佛结束了,但我依然找到了快乐。”
海先生说,1972年,美军轰炸雄勇乡春仙村时,14岁的阮文海被弹片击中,左手被截肢。家人虽然尽力给他用药治疗,但还是没能挽救他的眼睛,他的视力逐渐衰退,最终陷入黑暗。
生活似乎走进了死胡同,因为几乎没有通往未来的路,但是对生活的渴望促使他站起来,去适应没有眼睛、没有手的新生活。

起初,我学着走路,笨手笨脚,难免会摔倒,疼痛难忍。我得使出浑身力气才能站起来。接下来,我习惯了每天的琐事,比如做饭、摘菜、给父母洗碗。一开始并不容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习惯了。
海先生终年生活在黑暗中,无法分辨白天和黑夜,但他的其他感官似乎弥补了这一点。因为,在路上摸索时,他能探测到前方70米外的人或障碍物。他自己也无法解释这一点,因为在黑暗中,即使是视力良好的人,也很难探测到这么远的障碍物。
不仅如此,海先生还给雄勇乡春田村(现雄勇坊)的村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当初那个盲人残疾人,如今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农”,劳动能力丝毫不逊于村里的农民,这怎能不让人惊讶呢?

播种季节开始时,海先生忙着为几英亩稻田筑堤蓄水。稻子插好扎根后,他便下田除草。草虽然干净,但稻穗依然整齐,排列整齐。收获季节到来时,他又下田为家人捆扎稻谷,以便他们背回家。他的左手没了,所以他用右手和牙齿把稻穗捆得紧紧的。
大约五年前,收割过后,春田村的村民经常看到海先生牵着四五头水牛出去吃草。水牛群在寻找食物时会散开,但只要主人一呼唤,它们就能迅速回到牛群。
有时,他会看到主人赶着近千只鸭子到田野里游来游去,捡拾散落的稻谷。它们正忙着觅食,听到主人的鼓掌声,鸭子们便立刻回笼。
“盲老农”阮文海从不休息,闲暇时便扛着渔网到田里捕鱼,为家人改善伙食,喂养鸡鸭。有时,他也会去捉螃蟹,设陷阱捉鳗鱼。不知何故,无论螃蟹和鳗鱼在洞里,还是在泥泞深处,总能落入他手中,或是爬进阮文海设下的陷阱。
平凡的幸福
1994年,春仙村村民有机会为阮文海先生和范氏春女士(1954年生)的婚礼做准备。当天,几乎全村人都出席了婚礼,祝贺这位36岁的残疾盲人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此前,通过媒人介绍,海先生和Xoan女士有机会见面。起初,海先生只以为见面只是玩玩,没有哪个女孩敢接受嫁给一个盲人。没想到,海先生的坦诚、诚实、勤奋和努力,却在女孩心中种下了爱情的种子。
爱情一天天升温,女孩终于答应嫁给这个残疾人,海先生高兴极了,像3岁的孩子看到妈妈从集市回来一样高兴地大叫。
婚后两年,家里迎来了新成员,一个健康的男孩出生了,简朴的家充满了幸福。Xoan太太体弱多病,无法干重农活,所以Hai先生几乎只能孤身一人,努力维持生计,养活妻儿。

66岁的海先生体力已日渐衰弱,但他依然勤劳地劳作,维持生计。他家依然耕种着几块地,种着蔬菜,养着猪和鸡,赚取生活费。每天,这位盲人残疾人依然挖地种菜浇菜,准备猪和鸡的饲料……
对于普通人来说,种地已经很辛苦了,更何况我这个双目失明、失去一只手的人。但为了家庭,我总是要努力工作,让妻儿不挨饿。我只希望自己永远健康,能工作、能养家糊口,儿子早日结婚,儿孙满堂,对我来说,这就是快乐的源泉,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人生的光明。
_________
阮文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