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 Ky 面临失去传统养蚕业的风险

广安省 May 12, 2024 15:16

(Baonghean.vn)义同乡是新岐县唯一一个以种桑养蚕为生的乡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依然坚持这一传统职业的家庭已经不多,而且这一职业也面临着消失的风险。

关于义同乡、义同县陈祺五月的村道上,再也看不到往日绿意盎然、连绵起伏的桑田,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正值生长季的甘蔗和玉米。

bna-5.jpg
义同乡的桑树面积减少了50%以上。图片来源:广安省

第3村的陶春南先生家是从事该行业多年的家庭之一。种桑养蚕在当地,养蚕业是当地特色。不过,南先生已经退休两年多了。家里的养蚕盘已经不用了,暂时摆在院子的一个角落里。

南先生分享道:我们从事这份工作近20年,这一直是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然而,近年来,种桑养蚕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尤其是产品的价格和产量大不如前。此外,夫妇俩的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无法早睡早起,无法按时照料蚕儿,孩子们也都在外地工作,没有从事这份工作,所以一家人被迫放弃了这份工作,尽管这很令人遗憾。

bna-2.jpg
南先生的桑园已完全被玉米和甘蔗取代。图片来源:广安省

说到这里,南先生指着自家门前的玉米地分享道:“以前家里种着6棵桑树,现在已经完全换成了玉米和木薯。收入虽然没有以前好,但打理起来轻松多了,健康也有了保障。”

南先生家是义同乡数十户近年来放弃养蚕的农户之一。主要原因是产量不稳定和价格下跌。此前,蚕茧价格一度在每公斤13万至15万越南盾之间波动,但新冠疫情期间,蚕茧价格暴跌至每公斤7万至8万越南盾。许多农户因养蚕成本高昂而无法继续经营,被迫辞去工作。疫情过后,大多数人转而种植新树或专注于饲养牲畜。

bna_3.jpg
种桑养蚕的工具如今已被收进角落,不再使用。图片:广安

梅氏丽(Mai Thi Ly)家是义同乡少数仍在从事这项职业的家庭之一。丽女士说,她从小就从事这项传统工作,所以她不希望祖传的职业消失,所以她仍然努力保住这份工作。目前,她仍然保留着5棵桑树来养蚕。

李女士表示,除了价格、产量等原因外,当地养蚕不利的另一个原因是桑叶质量得不到保证。

bna-3.jpg
蚕唯一的食物是桑叶,而且必须保持干净。图片:广安

具体来说,据李女士介绍,自从农户放弃工作后,桑园就被其他作物取代,比如甘蔗、玉米、木薯等。近年来,这些替代作物区出现了病害,人们被迫使用农药喷洒。这导致农药随风飘散到桑园,导致蚕在采摘桑叶后大量死亡。

“桑叶是蚕唯一的食物,没有其他补充食物来源。桑叶对蚕来说营养丰富,叶片深绿,汁液丰富,采摘时要选择合适的年龄,并且要绝对干净。2023年,桑叶被农药污染,家人不知情,仍然采摘来喂蚕,结果没过几天,蚕就被感染,很多死了,结不出茧,整个桑叶都损失殆尽了……”李女士分享道。

李女士以及仍然坚持这一职业的剩余家庭的愿望是,当地能够规划一个单独的桑树种植区,选择合适的沙质土壤,与其他作物保持一定距离,这样人们就可以放心种植桑树,从而延续这一传统职业。

bna-4.jpg
目前,只有中年人从事养蚕业,而年轻一代对养蚕事业缺乏热情,难以维持。图片来源:广安省

讨论中,义同乡领导表示:“义同乡作为全县唯一以种桑养蚕为特色的乡镇,感到非常自豪。义同乡的丝绸品质多年来一直受到市场的肯定。”

然而,时至今日,这项传统职业正在逐渐消亡。2020年之前,全社大约有100户从事这项职业,而根据2024年的最新统计,只剩下19户,桑树种植面积也从20多公顷锐减了50%以上。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价格波动、工人收入下​​降,加上当地大多数年轻人都出国打工,工作地点很远,维持这项职业面临着诸多困难。

关于人们关心的桑树分片种植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和农药的影响。地方政府将在未来研究制定合适的方案,确保这项传统产业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Tan Ky 面临失去传统养蚕业的风险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