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科学家发明将海水变成雪的装置
系统启动两分钟后,注入的海水将凝结成液态冰。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冰的密度。
越南科学技术院高科技发展中心的科学家宣布,雪花制冰系统已得到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渔业局的认可,被视为水产养殖领域农业领域的一项技术进步。
该系统经过科学家18个月的研究设计最终成功实现,可以直接利用海水制冰,用于保存近海捕捞的海鲜。
有了这项新技术,船主不再需要从大陆购买淡水冰,然后将其磨碎或整块存放在船上的冷藏室中,而是只需要在船上安装该系统,将海水泵入冷却装置,即可得到雪冰产品。
制冰机在白龙尾渔港安装测试。图片:页。 |
研究团队成员黎文仑(Le Van Luan)表示,与传统的淡水制冰相比,海水制冰系统的优势在于,该技术能够创造出类似雪的冰产品。液态冰的形态是小冰晶和水的混合物,温度保持在-6摄氏度至-2摄氏度之间。这是液相和固相之间的过渡状态,因此可以从液态冰室泵送到船上的储水箱或鱼类储存舱。
液态冰的产出时间也非常短。海水通过循环水箱直接泵入系统,进入冷却室,产出的就是冰块。也就是说,系统启动后只需几秒钟,产出的就是雪花冰。
虽然冷却速度很快,但液态冰的融化速度比淡水冰要慢得多。液态冰的密度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调节。
由于冰块是通过机器泵送到储藏室的,船主无须花费额外的人力去破冰、铺冰,既降低了成本,又不会在储藏过程中因冰块锋利的边缘刮伤而影响鱼的品质。
安装在甲板上的雪花冰机模型。 |
为了节省安装空间,研究团队将产品设计成分离模块的形式,制冰部分置于甲板上,压缩机及制冷部分置于机舱内,控制部分置于船舱内。
自动控制软件集成了针对不同鱼舱温度的调节功能,用户只需在控制面板上调节温度即可。机器还配备了一个系统,当屏幕上出现错误时会自动发出警告,以便渔民知道哪些部件需要维修。
研究团队还设置了软件来计算该系统生产了多少吨冰、消耗了多少石油和电力,以便用户实现平衡。
该项目的雪冰机产品目前产能为1250公斤/24小时,但渔船每次出海的实际需求量高达50-60吨的冰块需要保存,因此需要更大产能的机器,相当于约5000公斤/24小时。
为满足实际需要,高技术发展中心科研人员正在承担国家级科研任务,研制生产产能达10吨/24小时的雪花冰机。
栾教授表示,该产品的质量与进口产品相当,但价格只有进口产品的一半。由于该装置安装在海上航行的船舶上,科学家们还对防腐材料进行了计算和选择,以确保产品的耐用性。
该图显示了利用海水制作雪冰的系统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