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的许多学校没有报告债务骚扰
(Baonghean.vn)——尽管教育培训部已向地方教育培训部门和学校发出文件,要求详细报告教师和学校被恐吓讨债的情况,但许多单位仍在隐瞒。
借款4000万越南盾,一年后增至2.2亿越南盾
6月中旬,尽管距离教育培训厅要求的期限已过去半个月,但该省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仍未报告遭到信贷机构恐吓催债的情况。此前,在《义安报》发表一系列报道后,教育培训厅发布文件,要求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20日期间,教职工遭受恐吓、催债或诈骗的单位,在2022年5月28日前汇总名单,通过政思部提交教育培训厅,以便汇总后上报有关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
截至目前,教育培训部根据各单位举报,统计到遭受债务恐吓的人数仅有95人。其中,25人确认曾向信贷机构借款。其余70人并未借款,但仍遭受债务恐吓。在举报的各地区中,荣市的干部和教师遭受债务恐吓的人数最多,共有32人。
教育培训部政治思想处处长阮仲贝先生表示,与实际情况相比,这个数字仍然很小,因为许多学校隐瞒不报。“很多学校的债务催收机构明明威胁要追债,一直到部门,但当我们要求报告时,他们却视而不见。我们打电话过去询问,他们却说这是老师的权利,他们不想报告。”贝先生说。
在隐瞒真相的学校中,玉山小学(Thanh Chuong)是一个典型例子。该县教育培训局曾向该部门报告,称全县没有发生恐怖主义事件,并要求追债。然而,实际上,玉山小学至少有一名教师借钱,追债人员曾向该部门发送电子邮件,施压催收。教育培训局在审查报告后联系了学校,最终学校承认了此事。
事实上,据记者调查,仅在荣市一所高中,就有100多名教职员工遭到讨债人的骚扰。校长也向《义安报》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然而,在教育培训部统计的名单中,这所学校只有2人。
在25名确认向信贷机构借钱的教师中,有一位女教师表示,从2021年4月到5月左右,她总共从信贷机构借了4000万越南盾。此后,她总共需要偿还1.2亿越南盾。但直到现在,她仍然被这些信贷机构骚扰,催债。他们告知她,她还欠了1亿越南盾……
冒充地区门户
安山县祖国阵线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吴氏玄女士向《乂安报》透露,过去几天,她不断受到债务催收员的短信、威胁和诽谤,尽管她和她的亲属没有向任何人借钱。
胡女士说,一位来自Cam Son乡的居民向这家信贷机构借钱。但此人目前居住在南部。由于联系不到催收机构,这家信贷机构立即向住在Cam Son乡老家的债务人母亲发起了攻击。随后,他们又攻击了乡领导,然后是县领导。
![]() |
讨债人利用安山县电子信息门户网站上的虚假图片,诽谤玄女士和甘山公社的领导。图片来源:TH |
“他们知道我是县委常委,负责监督甘山公社,所以就打电话恐吓我。威胁我之后,他们还诽谤我、抹黑我,”玄女士说。他们还伪造照片,冒充安山县电子信息门户网站发布信息,诬蔑玄女士包庇甘山公社两名干部借钱、挪用公款。但实际上,这两名干部从未向任何人借钱。
不仅如此,他们还拿到了Huyen女士的手机通讯录,然后给大约70人发短信,诬告Huyen女士收受贿赂,并挪用了Cam Son居民的钱财。此外,Cam Son公社的官员也遭到了类似的恐吓,被诬告挪用了民众的慈善捐款。“我不明白他们是怎么拿到我的手机通讯录的,”Huyen女士质问道,同时她也表示希望当局能够严肃调查处理此事。
![]() |
他们还获取了Huyen女士的手机通讯录,并向她大约70个朋友发送了信息。图片来源:Th |
义安省警方发出警告
与此相关的是,6月11日,义安省警方也首次就此情况发出警告。义安警方表示,借贷和追债活动总是存在国内外主体的勾结和指挥,给侦查、调查和处理带来诸多困难。
骗子在吸引并诱惑借款人后,会主动通过Zalo、Telegram、Messenger等平台联系借款人,声称自己是客服,指导借款人办理贷款手续。为了博取信任,骗子还会提供个人照片、身份证、工作地址、联系电话等,但实际上这些照片和信息都是冒充他人或经过剪切编辑伪造的。在取得借款人信任后,骗子会提供手机贷款申请的下载链接。这些应用程序通常在CH Play应用程序(安卓系统)和App Store应用程序(苹果系统)上无法下载。安装应用程序后,骗子会指导用户填写个人信息、银行账户信息,应用程序还会请求访问手机通讯录的权限,收集相关信息用于骗子催收债务。
![]() |
演州警方对“黑贷”放贷者进行录口供。图片:义安警方 |
办理完毕后,借款人将获得所需金额的贷款,年利率为10-15%(相当于或略高于银行利率)。但借款人若逾期还款,将被处以贷款金额3-8%的违约金,逾期一天将加收贷款金额2-5%的违约金。因此,在短时间内(几个月),借款人需要偿还的金额可能达到原贷款金额的5倍甚至10倍。
当债务到期,借款人未还或未足额还款时,对象会采取多种恐吓和精神恐怖手段来催收债务。具体而言,对象使用垃圾SIM卡打电话、发短信进行辱骂威胁;联系亲属(经常联系或通讯录中的电话号码)进行催收;使用个人照片、剪贴照片在社交网络上传播、发送电子邮件、致电领导、管理人员进行诽谤、声讨、催收债务……影响了众多组织和个人的荣誉和声誉。对象上述行为有违法犯罪的迹象,对当地安全秩序造成负面影响。
针对上述情况,义安省公安局要求21个县、市、镇公安机关通知各坊、乡、镇公安机关,向民众宣传上述高利贷诈骗手段,防范于未然。同时,一旦发现相关信息,应立即向就近的当地公安机关报告,以便指导处理,并做好打击和处置相关人员的工作。尤其要提醒民众,应到信誉良好的银行贷款,并遵守国家银行规定的利率,避免陷入“黑贷”活动,以免“亏本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