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中可能含有毒素,但不应食用
虾头和虾壳、蜗牛肠、蟹鳃、蛤蜊周围的膜……含有许多毒素,食用后感染风险很高。
营养学家建议多吃海鲜,少吃肉类。海鲜营养丰富,尤其富含ω-3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然而,并非所有海鲜部位都可以食用,每种海鲜都有不宜食用的部位。
以下是对健康不利的海鲜部分:
虾的部分不宜食用
虾头:虾的肠道、食物、鳃和呼吸器官等内脏器官都存放在这里,因此存在许多潜在的病原体和寄生虫。这也是虾死后最先腐烂的部分。因此,如果虾头未经烹煮,极易受到细菌和毒素污染,因此不宜食用。
虾头和虾壳是两个不宜食用的部分。 |
虾壳:原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研究所工作人员、副教授阮维盛博士表示,虾富含营养物质和钙,但虾壳不含钙。虾的钙主要来源于虾肉、虾腿和虾钳,而虾壳中只有构成甲壳类动物外壳的几丁质(一种聚合物)。这种物质难以消化,因此应限制食用。
螃蟹的某些部位不宜食用
螃蟹:这部分位于螃蟹壳下方,形状类似梳齿,质地柔软。螃蟹浮出水面时,鳃中会储存一定量的水分,帮助其持续呼吸,维持较长时间的生命。因此,水中的污垢和细菌会粘附在螃蟹的鳃上,食用后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蟹肠:蟹肠里含有废物和毒素,所以最好不要吃这个部分。
蟹胃:这部分是位于螃蟹体内的黄色三角形小骨袋。食用时,请轻轻地将此部分取出,以免弄破,因为螃蟹的胃里有很多沙子和污垢。
不吃鱼内脏、胆汁。
国家营养研究所副教授阮春宁博士表示,鱼肠是最脏的部分,因为生活在水中的鱼很容易受到水中毒素和微生物的侵害。尤其是鱼是杂食性的。这些食物通过口腔进入鱼肠,并滞留在鱼肠中。此外,鱼肠还容易受到寄生虫、绦虫卵、蠕虫卵和蛔虫的侵害。
内脏是鱼身上最脏的部分。 |
鱼胆是酶的来源,也含有多种毒素。食用鱼胆会导致中毒、感染性休克、急性出血,甚至死亡。
蜗牛的部分不能食用
蜗牛肠:此部分位于螺丝尾部,旋转最小处,含有大量污物,不宜食用。
蜗牛脑:蜗牛头部含有有毒物质,大量食用容易引起头晕和食物中毒。烹饪前,需要将蜗牛用清水浸泡多次清洗干净。避免食用其他种类的蜗牛,以免中毒。
扇贝的哪些部位不宜食用
食用时,需要去掉扇贝肉外面的薄膜,因为这是扇贝身上含泥土和沙子最多的部分。另外,还要去掉黑色的胃,也就是扇贝的内脏。
营养学家还建议谨慎食用不常见的海鲜,避免食用可能含有毒素的海鲜,例如蓝环章鱼、海马蟹、海星等。给孩子喂食海鲜时也要小心。不要食用放置时间过长的海鲜,并限制食用未彻底煮熟的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