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兴新-兴原村曾是全省最早在村里建立社区图书馆的地区之一,即松树学习促进图书馆。运营近15年后,松树学习促进图书馆不再固定于一处,而是搬迁到村里的每个文化馆。每天,学生和村民只需步行很短的距离即可到达阅读点。图片:MH |
 |
这些书籍曾是这位退休老兵的心头好,如今被当地人珍藏。图片:MH |
 |
这些都是无价之宝。每本书都保留着收藏家和保管者的笔迹。图片:MH |
 |
自从图书馆搬迁至忠上村文化馆后,它就成了村民们的聚会场所。图书馆藏书丰富,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图片:MH |
 |
通过多种有效的宣传形式和恰当的宣传方法,忠上村以及兴新-兴原乡其他多个村庄的书柜已成为吸引民众的文化活动场所。除了从松树学习推广图书馆调来的书籍外,近年来,村民们还通过多种方式捐赠书籍,丰富了村庄的书柜。图片:MH |
 |
对于南丹县的居民来说,森村图书馆多年来一直是爱书人的公共图书馆。图片:MH |
 |
目前,该图书馆拥有超过3000名持有借书证的读者。所有读者均可免费使用。图片:MH |
 |
乂安省南坛县金莲乡郎森图书馆由阮生家族于2007年建造。早期,图书馆内的书籍、桌椅和读书用的扇子均由阮生家族后裔购置。后来,许多企业、国家机关和游客纷纷向图书馆捐赠书籍,图书馆藏书数量也随之增加。图片:MH |
 |
莲兴村的阮氏碧女士说,她和村里的人们真的很幸运,因为虽然远离市中心,但森村图书馆是村里规模最大、投入最系统的图书馆之一。因此,除了忙碌的家庭事务之外,像她这样的人也有一个地方可以放松身心,有机会阅读许多实用的好书。图片:MH |
 |
目前,图书馆的运营模式相当专业。图书馆藏书超过1万种,藏书超过3万册,涵盖地理、文化、社会、科普、文学、儿童等多个领域。此外,还有许多关于胡伯伯生平的书籍。图片:MH |
 |
此外,图书馆每年还为南丹县的贫困学生提供300多套教科书。图片:MH |
 |
黄廷慈先生多年来一直是该图书馆的常客。75岁的他表示,自己拥有省图书馆、区图书馆和郎森图书馆的三张借书证。但他最常去的是郎森图书馆,因为这里藏书丰富,阅览空间安静通风,而且服务周到。图片:MH |
建设和发展基层图书馆也是一项重要任务,有助于促进人民终身学习,提高人民的知识水平。目前,乂安省图书馆体系已发展完善,拥有1个省级图书馆、19个县级图书馆、350多个乡、坊、镇级图书馆……以及数千个学校图书馆、家庭图书馆、宗族图书馆……此外,还有数百个法律书架、边防站书架和阅览室。因此,图书馆在满足边远、边境和岛屿地区人民的阅读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维护和发展社区阅读文化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