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伯伯关于选拔干部的说法在今天仍然很新颖”
这是原中央理论委员会委员黄志宝教授在谈及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关于做好越共十三大干部队伍建设的文章时强调的观点。
“总书记、国家主席阮富仲的文章包含许多新颖、深刻的思想,堪称党和国家领导人向我们传递的信息。文章要求我们必须严肃认真,发扬为人民服务的负责精神,选拔出真正有德有才的高级干部队伍,特别是战略队伍”,原中央理论委员会委员黄志宝教授在谈及总书记、国家主席关于做好十三大人事工作的文章时强调了这一点。

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全文
5月11日上午,越共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在河内隆重开幕。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阮富仲为会议开幕发表重要讲话。
教授指出,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选拔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些标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吸取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包括过去特别是最近两会期间干部工作中的错误和不足。
可以看出,对高级干部的标准非常明确:必须政治站位高,品德高尚,生活作风清正廉洁,受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信任;不贪污腐败;有智慧、有远见、有战略思维,有比较全面的学识……在这些非常具体的标准中,总书记、国家主席特别强调了德才关系,强调了德才在干部人格中的地位和关系。他强调:干部要德才兼备,德为根本(“一心三才”)。
黄志宝教授分析说,人才是必需的,而且非常重要,因为没有人才,干部就无法工作,尤其是在当今国家需要创新、创造、现代化建设以及与世界接轨的时代。这里的人才并非以学历来衡量,因为许多干部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通过自学,他们比那些拿着各种学历“装点”实际却无法胜任工作的干部更有价值。更糟糕的是,干部持有伪造或欺骗性的学历。因此,衡量干部的才能不应仅仅以学历来衡量,而应以实际水平来衡量,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衡量,看他们是否有效,是否对人民生活,尤其是在他们所负责的领域和地区产生积极影响。
人才不同于教育。人才必须具备创造力,勇于探索新事物,勇于创新。人才固然重要,但其重要性也取决于道德取向。因此,德为根本,才为重。这也是胡志明主席的伟大思想,也是我党选拔干部的一贯方针。
可见,德才兼备,德行与才德并重。德行与才德不可分离,才德亦不可分离,更要避免将德行绝对化、轻视才德,反之亦然。胡志明主席生前曾言:“有才无德无用,有德无才无所事事。” 因此,选拔干部必须高度警惕,头脑清醒,不能“见鸡为乌”,不能“见红为熟”,而要看真材实料,而真材实料总是朴实、深刻、真诚的。因此,胡伯伯告诫干部并非偶然:诚实为上,真诚为贵,没有什么能瞒过人民的眼睛,没有什么比真诚和诚实更好。
“我党必须学习胡伯伯的深刻思想,认真考察和选拔一支符合人民意愿和愿望的优秀干部队伍。因为干部的好坏会影响运动的成败。干部好,革命就能胜利;干部不好,革命就会遇到困难,甚至失败。胡伯伯说过:干部是组织的资本。有了资本,才能有效益。任何政策、任何工作,有了好的干部,就会成功,就有效益。没有好的干部,工作就会失败,就会损失资本。”——黄志宝教授说。
教授认为,要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最好的办法就是听取民意。此外,还必须建立收集民意的机制,例如中央拟任的200名干部,要向社会公开,让所有群众都能了解情况,并提出意见。
他认为,人民群众离生活很近,离干部很近,知道谁真谁假,谁好谁坏,谁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谁嘴上说着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却为自己服务。人民群众通过信息帮助党选拔人才,所以干部工作必须倾听群众的声音,依靠群众来建设党。
此外,选拔人才,党必须推行党委责任,特别是党的领导责任。这种理念自古以来就存在。如果有人推荐干部,而该干部犯了错误或不称职,推荐人必须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在十三大人事选拔中,党必须对其推荐和提拔的干部承担连带责任。干部选拔必须公正客观,不能出于个人原因,不能出于爱人或恨人,更不能出于派系、利益集团或“亲信”之争,把适合的人放进机关,把真正有德有才的人淘汰。
即使有些干部我们“不喜欢”,但他们其实是好人、好人、受人民信任、对革命有利的人,我们还是要用他们,而且用了就得信任、依靠、尊重他们。当然,也要有制约机制来保护他们,不让他们走上歧途。
“胡伯伯70年前、抗法战争初期就说过的这些话,用到我们今天来看,依然耳目一新。因此,我们必须依靠人民,对内依靠党,担负起责任,选拔真正有德有才的人才。这需要我们保持高度警惕、审慎和清醒的头脑,尤其要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衡量标准,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黄志宝教授强调。
黄志宝教授在谈及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阮富仲文章中的新观点时表示,党和国家领导人直言不讳,要求非常高、非常严格,德才兼备,选拔标准和方法明确。选拔方法必须基于实际行动、工作、效率、在人民和党内的威信,而不是基于自我评价,当然也不是基于资历。
总书记和国家主席的讲话中,都直接间接地含有警告和告诫:“不要见红就好”,不要只看到“表面功夫,实质功夫不成”……这不仅提高了人们的思想认识,也直接对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党委人事设计负责人形成了压力。
总书记、国家主席反复强调的一点是,绝对不允许投机取巧者、权欲熏心者、马屁精者、说客者、腐败分子、为个人、派别、集团利益进行游说者、道德不纯洁者、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者以及任由亲属、配偶、子女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者……进入机关。
黄志宝教授回顾了中央领导干部受处分人数从未超过第十二届(尽管还不到五年)这一令人深思的事实,并表示,尽管这一现实令人痛苦且代价高昂,但它给我们的教训是,在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德是根本,才重要,德才相辅相成,德在才,才在德中。德确保才的发展,才使道德发展。有德无才,干部容易腐败;无德,才得不到发挥,甚至产生不满情绪,退缩到照顾家庭和利益集团的地步。
总书记本人是道德的典范,也是一位科学家,他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生活清白,这些都构成了他在党和人民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基石。他秉持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领袖责任感,制定了具体的措施,甚至运用科学和艺术,选拔出最优秀的干部队伍。如果单靠总书记的热情和决心还不够,还必须将其转化为整个高层领导的同步行动,尤其是政治局、书记处和中央委员会的集体行动。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如此巨大的决心,越共十三大将取得积极进展,选拔出真诚、廉洁、正直、最优秀的人才,与历届大会相比,符合所有要求。——黄志宝教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