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进入青少年时期,父母需要记住的事情
进入中学阶段,孩子开始接触新的学科,知识难度也越来越大,这也是孩子心理发生较大变化的时期,家长需要限制给孩子施加压力。
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大多是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的。而进入“青少年”阶段后,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开始出现更为复杂的变化,敏感度和注意力分散的表现也比以前更加明显。孩子们开始注重与周围朋友的多种关系,强调自我个性,同时容易分心,对学习也感到轻视。
进入中学后,孩子们开始对周围的许多活动和关系感兴趣,并且很容易在学习上失去注意力。 |
此时家长普遍的心理是着急,希望孩子尽快融入到学习生活中。因此,每当孩子想玩得开心时,学校都会以对学习成绩的严格要求作为衡量标准。此外,他们还经常提及孩子的不良成绩,或拿他们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
父母一切严厉的言行,其实都源于对孩子进步的渴望,却无意中成为孩子压力的催化剂。由此,孩子会形成不爱学习、考试前压力大、拒绝各种补习班和课外学习的条件反射。过大的压力会影响学习成绩,降低孩子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热情。
父母的建议并不总是对孩子有效,尤其是在孩子中学阶段。因此,老师、朋友以及年轻人经常接触的人的建议才是最有影响力的方向。父母需要做的是为孩子选择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并定期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不应该对孩子太严厉。 |
此外,父母不应禁止孩子与朋友聚会玩耍,也不应批评孩子的兴趣。父母需要关注青春期孩子的喜好,并将青少年视为一个整体,协调孩子的兴趣,并温柔地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如果有适合全家参与的活动,父母应该欣然建议并让孩子参与,以缩短他们之间的距离。
事实上,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进入青少年时期后,学习、游戏和体育活动就没有必要了。然而,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思维和个人风格正在逐渐完善。有趣的活动可以激发反思性思维,丰富词汇量,并培养孩子的沟通和发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