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应用

丛健 November 5, 2019 15:56

(Baonghean)——义安省许多家庭已提交申请,要求退出贫困户名单。这体现了贫困家庭改善生活、不再依赖国家扶持体系的决心。

老年人“要求脱贫”

初冬的细雨中,我们回到了甘山乡(Anh Son)甘胜村,村里人都在热议村里三位老人的脱贫攻坚申请。

“2018年,锦胜村有5户贫困户,全部是老年人和残疾人。今年,在贫困户复查中,有3户主动退出贫困户行列,其中包括一位99岁的独居老人。”锦胜村党支部书记高氏禄说。

跟随Loc女士,我们拜访了村里最“有名”的人物——范越灵先生(生于1920年)。他年近百岁,独自一人,却依然渴望摆脱贫困。小屋隐藏在花园中央,屋内堆满了干柴,灵先生正躺着听着一台旧收音机里的新闻节目。

他讲述了自己的情况:“妻子63年前去世了,我独自抚养了5个孩子,4个儿子,1个女儿。现在两个儿子去世了,剩下3个。孩子们住在附近,但他们不愿意来打扰我,因为我有能力照顾他们,我也有钱补贴老人。” 林先生独自一人生活,伙食费和其他生活费用自给自足,每月主要依靠27万越南盾的老人补贴。因此,他生活俭朴,不浪费任何东西,完全用柴火做饭,只用电照明,每月的电费支出只有2万越南盾左右。

当被问及脱贫申请的情况时,范越灵先生回答道:“我听广播,听说清化县的杜氏莫女士来公社申请退出贫困户名单。当时,村、公社干部也来调研,所以我也表达了退出的愿望。因为我年纪大了,有国家补贴,需要的时候,还有子孙后代的帮助。”

当地群众通过生产、畜牧等方式摆脱贫困。

丁氏智女士(90岁)比范越灵先生小九岁,也刚刚申请脱贫。她和女儿高氏香(1960年出生)住在一起,高氏香自幼患有精神疾病。母女俩已经丧失劳动能力,日常生活依赖于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津贴,总额不到70万越南盾。“这些钱必须省吃俭用,主要用于购买食物和药品。遇到严重缺钱或重病时,她们会打电话给住在附近的子孙。”丁氏智女士说。她有七个孩子,除了香女士之外,还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大部分孩子都住在公社里。目前,她有25个孙子、17个曾孙和一个玄孙。因此,她说,写脱贫申请书,就是要为子孙后代树立一个奋发向上的榜样。

同村的陈氏贵女士(1932年出生)目前独自生活,也申请脱贫。

安山县劳动荣军社会部副部长吴氏玄女士表示:“Cam Thang村是申报扶贫的牵头单位。除了Cam Thang村,Cam Son乡还有2户农户也主动提出申请。此外,Tam Son乡也有5户农户主动提出申请……”

弘扬攻坚克难精神

我们来到石岸乡(Thach Ngan),这是昆强县发起脱贫攻坚征集运动的乡之一。我们收到了好消息:今年又有新的征集活动。首先是柯家村(Ke Gia)的卡文图(Kha Van Tuat)先生于10月16日提交的征集,其次是同心村(Dong Tam)的哈大恩(Ha Dai Ngoan)先生于10月23日提交的征集。

Thach Ngan - Con Cuong 的 Kha Van Tuat 先生要求脱贫。

继Tuat先生和Ngoan先生之后,石岸县又有6户家庭提交了脱贫申请。他们分别是同县村的Lu Van Hoai先生、科嘉村的Vi Van Tam先生、同心村的Bui Duc Minh先生以及溪东村的Lo Thi Chuyen先生、Lo Van Chong先生和Nguyen Huu Anh先生。这些家庭申请脱贫的理由都是一样的:他们家的经济状况稳定了。

公社政策官员阮氏明恒女士表示,尽管石岸乡是一个贫困的乡,面临诸多社会经济困难,但人们始终保持着自力更生、奋力脱贫的意识,逐渐克服了等待和依赖他人的心态。2012年至2018年,全社共有34户家庭申请脱贫,其中2014年申请数量最多,共有15户。尤其是2017年,梁文光先生(同胜村)因胃癌接受治疗,但仍积极申请脱贫。

Kha Van Tuat先生努力改善生活,并写了一份脱贫申请书。

昆强县可以说是脱贫攻坚运动的先行县。2018年之前,全县共有380多人提交了脱贫申请。今年2019年,截至10月底,已有近20户家庭提交了申请,首先是石岸乡,然后是朗溪乡、周溪乡和陆多乡。从昆强县开始,脱贫攻坚运动开始蔓延到安山县。根据我们刚刚收到的信息,归州县已经收到了来自周行乡那森村魏文雄先生的脱贫申请。

劳动荣军与社会部劳动工资司司长黎文瑞表示:“目前,各地方正在紧急排查贫困户和近贫户。昆强、英山和归州的扶贫申请将对鼓励群众破除等待和依赖心理,克服困难,下定决心脱贫致富,逐步稳定生活产生积极作用。”

按技术分类:Thanh Cuong
复制链接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脱贫”应用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