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伯伯家乡的“学习动力”
在某些地方,年轻人往往选择外出打工或输出劳务,而不是继续深造,许多著名的学府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
在南丹县淳朴的春化乡,有许多老人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地寻找方法为子孙后代传承好学的传统。
科举碑亭的建造者
这就是阮孟选先生——一位被春化乡(南丹)人民誉为“春化乡活字典”的退休干部。正是他坚持不懈地收集、记录并整理了春化乡历代人才、医家和杰出人物的名录。80岁高龄的阮孟选先生曾深思:“我必须这样做,因为我希望家乡的年轻一代能够理解勤奋好学的传统,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并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

Tuyen先生骑着他的旧摩托车勤勤恳恳地走访了每家每户,询问每个人的情况,并查阅旧文献,以获得最完整的清单。有短途旅行,也有长途旅行;有阳光明媚的日子,也有风雨交加的日子。他的家人和亲戚们都同情他,多次劝他休息,但他拒绝了。当他掌握了信息和文件后,他便彻夜不眠,完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
正是从这份名单上,他决心动员政府和人民,在乡里建造科举碑,以弘扬学术。他的决心和毅力最终实现了。2021年,春化乡科举碑终于建成,碑院建于高地之上,布局精巧,庄严庄重,校园宽敞通风,风水宜人,位于安山西南,毗邻香林寺和吞黎寺。

该项目记录了1918年至今该乡的学者名单,其中包括12名博士和副博士、45名学士和104名学士;同时,还记录了1919年至2017年期间春化子弟获得博士及以上学位的名单,其中博士67人;该名单将持续更新。这是一份罕见的名单,并非每个乡都有,也是一项并非每个地方都能完成的项目。

在建造碑亭的过程中,为了获得大家的支持和共识,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建造公社科举碑亭之前没有先例,所以一度只有我一个人坚持了下来。我希望这个项目能够传递学习和科举传统的意义,鼓励和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子弟学习,让他们更有动力贡献自己的才智,报效祖国。
Nguyen Manh Tuyen 先生,Xuan Hoa 公社(Nam Dan)
老兵讲述历史
对南丹县的许多学生来说,阮辉香上校是一个熟悉的人物。他经常参加学生们的历史讲解活动。学校在当地,阮辉先生功不可没。他家在春化乡,子孙众多,经常开展鼓励学习、激励学习、了解学习情况的活动。在军队服役40年后,阮辉先生回到家乡,怀揣着最大的愿望,希望陪伴年轻一代,继续传承和发扬本乡的学习传统和学术成就。

“我于1969年参军,参加过九号公路—溪山战役、胡志明战役和西南边境战役。在三个战场上,我三次负伤,其中最危险的一次是在柬埔寨的战斗中,敌人朝我的心脏开了一枪,至今还留着伤疤。我的妻子也参军了,现在也是一名伤残人士。” 胡先生简短地介绍自己。尽管他身兼第四军区党委书记、技术部政委等职务,是全省30名杰出革命贡献者之一,但在交谈中,他很少谈及自己,而是倾注了大量心血,讲述如何将祖国和家族的爱国好学传统传承给年轻一代。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他生动地“点亮”了在争取独立、自由的艰苦战斗中迸发出来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生动地“传达”了胡伯伯部队英勇牺牲的榜样。
“我们的祖先英勇牺牲,换来了我们和平、繁荣、幸福的生活。你们应该用你们的知识和学习,继续为我们的民族书写英雄壮举和繁荣昌盛的篇章。这才是回报他们最实际的方式。”
Nguyen Huy Huong 上校 - 春和公社(南丹)
在担任南丹县退伍军人协会主席的 10 年时间里,Huong 先生向该县 30,000 名高中和初中的学生和老师发表了 20 场传统演讲。

他的故事不仅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祖国那段艰苦卓绝的英雄岁月,也展现了南坛县人民在民族历史长河中做出的伟大贡献。作为海防村阮辉家教育推广工作的负责人,阮先生除了奖励成绩优异的孩子外,还积极呼吁和动员资源,支持和鼓励家境困难的孩子继续学业……
或许正是因为这些顾虑,他的三个儿子都取得了很高的学业成绩,在工作中担任了许多重要的职务。他们都在河内、义安省和南丹县的专科学校就读。



新学年如今,在春化乡,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人们兴奋地谈论着开学第一天,新生入学的日子。在很多地方,放弃上大学、出国打工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潮流和行动。但在春化,由于“老竹”们坚持不懈、勤于保持习惯,读书仍然是许多家庭和宗族值得鼓励的选择,也是一条值得骄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