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们克服了乂安省特殊学校的困难
2024-2025学年12年级全省优秀学生考试中,赫尔曼·格迈纳高中的两位毕业生代表荣获了优异成绩。他们也是学校里一位特殊的学生,拥有克服困境的意志和决心。
孤儿男学生成为生物学毕业生代表
三年前,陈黄英图(12A1班一等奖、生物学毕业典礼致辞者)从演州县来到荣市赫尔曼·格迈纳高中就读,该校为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这个15岁的男孩自幼丧父,与70多岁的祖母生活在一起;弟弟则与祖父母生活。母亲因家庭重担常年在外打工。由于母亲常年外出打工,陈黄英图见到母亲的次数屈指可数。为了节省路费,陈黄英图和母亲每隔几年才能见一次面。
因为家境艰苦,加上对家庭的理解,涂先生很早就有了独立自主的意识。他聪明伶俐,初中时就成为了区级生物优秀生。十年级的时候,虽然他的自然科目成绩不错,还被很多老师选入优秀学生团队,但涂先生还是决心学习生物,因为他知道这是他基础最好的学科。而且,在他的记忆里,父亲很小就因重病去世,所以涂先生从小就怀揣着当医生的梦想,后来也救了他很多难关。
.jpg)
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特殊情况,涂老师和SOS儿童村的很多学生似乎很少上课,主要只是在学校跟老师学习。
所以,涂老师学习好的秘诀也很简单:生物是他基础最好的科目。但他不主观,始终坚信要想学好,必须牢牢掌握课本上的知识。他不是只学一本书,而是把不同出版社的课本都读一遍,认真学习,理解每一个字。
“除此之外,我还认真做题、练习。遇到不懂的题,我会毫不犹豫地问朋友、问老师,还会在网上学习。其他科目我也是这样学习的,核心还是要牢牢掌握基础知识,并且勤奋学习。”涂说。

屠呦呦在省高三优秀学生竞赛中夺得一等奖,并荣膺毕业生代表,这让他记忆犹新,尤其是以18.38分的优异成绩夺冠,这也是屠呦呦在队中坚持训练三年多以来取得的最高分。
父亲是建筑工人,母亲是农民,把儿子培养成毕业生代表
阮越光(12A6 班学生)是今年考试季赫尔曼格迈纳高中历史课上荣获一等奖的学生,并以 15.88 分的成绩荣获毕业生代表。

郑光在清章县清忠乡长大,是四个兄弟姐妹中的老大。初中毕业后,郑光也有机会进入家附近的一所公立学校就读。然而,由于母亲在家务农,父亲从事建筑工人,收入来源辛勤,十年级时,郑光决定就读赫尔曼·格迈纳高中,因为学校免除了他的学费、伙食费、住宿费和生活费。
谈及Quang,Nguyen Thi Yen老师说道:“Quang在社会学科方面很有天赋。尤其是在历史课上,我发现Quang听课非常认真。课后,他经常会走到老师面前,问不懂或不明白的问题。看到Quang对历史的热爱,我鼓励他加入团队,因为要想学好、善于学习,首先需要有热情。”
选择历史课,还要与许多“比我优秀”的学生竞争,Quang坦言自己压力很大。为了缩小差距,他决心专心学习,每天只睡3-4个小时。除了学习和掌握课堂知识外,Quang还找了很多书来读,努力拓展知识面,并将历史事件与现实联系起来。
今年省优秀学生会考试的新生代表说:“要学好历史,光用功是不够的,还要有思想,要有系统,要学得懂,不能单方面死记硬背。”

在今年全省高二优秀学生竞赛中,我校22名学生中,有19人获奖,其中一等奖2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2人,安慰奖3人,其中有6名贫困学生,是SOS儿童村的孤儿。
其中,Thai Thi Luong 和 Ha Nguyen Van 学生荣获地理科二等奖;Pham Phan Thi Hieu 学生荣获经济学和法学科二等奖,并荣获毕业生代表;Pham Thi Huyen 学生荣获历史科二等奖。这些学生都是家境非常困难的学生,他们获得了 SOS 奖学金,其中一些还是孤儿……
.jpg)
多年来,SOS儿童村始终为村里的孩子们创造如同家人般学习和生活的条件,孩子们也始终不负众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的成功激励着村里的其他学生奋发向上。这也充分肯定了学校里妈妈、阿姨、叔叔和老师们的关爱、培养和关注。更重要的是,这一成绩证明了儿童全面发展模式的成功。
Le Ba Luong先生——SOS儿童村主任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