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伯伯对越南少数民族的信仰
胡伯伯信任并托付他的安全,并赋予少数民族许多重要的革命任务。

在胡伯伯心中,少数民族是越南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身体上的胳膊和腿,不可分割。他说,少数民族和山区人民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团结互助,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愿意牺牲和吃苦。

对于胡伯伯来说,少数民族是革命的重要力量。因此,他非常信任少数民族,将自己的安全托付给他们,并赋予他们许多重要的革命任务。
胡伯伯说过:“人民的爱国精神与险峻的山林相结合,将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 胡伯伯秉持这一信念,宣传和鼓励各少数民族积极投身革命,抗击敌人,解放祖国。
回国领导革命时,他选择了少数民族聚居的高平,作为全国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地。抗法战争时期(1946年至1954年),他又选择了少数民族聚居的越北地区(包括高平、北干、谅山、河江、宣光、太原等省)作为领导抗法的根据地。

可以说,胡伯伯对少数民族的热爱和信任是无比巨大的,犹如一颗指引方向的星辰,照亮着人民的幸福。
少数民族与胡伯伯
胡伯伯为国为民的革命一生,对少数民族怀有特殊的感情。从北方到南方,各少数民族始终注视着胡伯伯,追随他选择的道路。


胡伯伯在高平和越北抵抗根据地与党中央一起指挥抗法战争期间,始终得到当地少数民族的支持和帮助。
当时,革命干部尚且缺衣少食,人民也衣食无忧,但军民团结一心,决心战胜法国侵略者。从南瓜、葫芦到蔬菜、竹笋等等,越北人民带来了一切物资支援抗战。越北少数民族始终将胡伯伯视为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
西原各族儿女虽未曾谋面,却始终对他怀有深厚的感情。巴纳族英雄木武在被法国人处死前曾对族人说:“即使我死了,我也永远是巴纳人,是党员,是胡伯伯的后代……”
长山山脉的巴哥族和文侨族都以胡姓来表达对胡伯伯为本族人民带来繁荣幸福生活的感激之情。西原地区许多人民响应党和胡伯伯的号召,成为英雄,如丁诺、培山、槟榔塔等。

.jpeg)

怀着这样的情怀,各族人民始终衷心相信胡伯伯选择的道路。因为大家都明白,只有跟着党,跟着胡伯伯走,才不会牛马不如,才不会缺衣少食。
因此,听到胡伯伯的号召,人民感到无比满足,愿意为革命奉献自己的力量、财富和生命。村里的孩子们纷纷改姓胡,如胡伟、胡干立、胡文博……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留下了响亮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