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纳姆教区的圣诞欢乐
(Baonghean.vn)——回到义禄乡拉岩堂区,我们被整齐划一、棋盘格状的住宅区所震撼。迎接圣诞节的喜悦洋溢在每个居民的脸上,他们的言语和笑容也显得格外温暖。
为大型项目放弃土地
拉南堂区辖属义安乡(义禄)1号和2号村,共有560户家庭,约2700人。如今,除了促进生产经营外,堂区居民还忙于准备迎接2023年的圣诞节和新年。回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房屋,设施齐全,与现代化社区毫不逊色。
堂区牧灵委员会主席何思律先生说:“第二村的居民区需要搬迁,以建造一座垃圾处理厂。起初,没有人愿意搬迁。我们费了好大劲才说服大家同意搬迁到这里。没想到,生活却完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 |
Nghi Yen 公社 (Nghi Loc) 的 La Nham 教区教堂。照片:丛健 |
胡士琉先生清楚地记得,大约15年前,当地大多数人的生活还十分艰苦。当时,宜安乡主要依靠水稻生产,剑河沿岸的田地受盐碱化影响,产量低,收入不稳定。当地干部带动群众筑堤防盐,调整水稻品种结构,注重养护,产量逐渐提高,人民生活也逐渐改善。
随后,在宜安乡部署了2个项目。大项目分别是宜切乡生活垃圾处理区项目和通往水泥粉磨站及维赛港的D4公路项目。这两个项目如能顺利实施,将对当地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为当地社会经济形势带来突破。
但在不久的将来,这两个项目将影响宜安乡的数百户家庭,其中大多数是天主教徒。由于人们拒绝接受搬迁补偿,项目初期实施遇到了许多困难。由于他们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片菜园和房屋里,习以为常,没有人愿意改变和扰乱他们的生活。
![]() |
Nghi Yen 公社(Nghi Loc)La Nham 教区的平静生活。照片:丛健 |
当时,何思律先生担任村长,他始终陪伴着各级政府和组织,积极动员和劝说村民接受搬迁。搬迁到安置区后,有了补偿款,村民们才有条件盖宽敞的房子,添置生活用品。剩下的钱,可以省下来用于生活,供孩子读书,确保未来安定。
起初只有几户,后来有几十户,最后所有户都同意搬迁并获得补偿。到目前为止,安置区村里道路宽敞,道路笔直,许多农户除了农业生产外,还经商、发展其他就业,收入不断提高,生活稳定发展。
陪同政府
拉南堂区牧区委员会积极配合党委、政府、祖国阵线委员会及各部门、部门、组织开展宣传和动员堂区居民积极参与劳动生产、发展经济、消除饥饿、扶贫等方面的竞赛运动。
许多农户大胆举借生产资金、输出劳务、投资购置农业生产机械,一些农户利用靠近1A国道、D4公路的有利条件,扩大经营,实现产业多元化,为增加家庭收入、丰富家乡做出了贡献。
![]() |
Nghi Yen 公社 (Nghi Loc) La Nham 教区的人们准备庆祝圣诞节。照片:丛健 |
本堂区许多家庭被评为“优秀生产经营户”,年收入约2亿越南盾。小康家庭和富裕家庭数量迅速增加,贫困家庭数量目前仅为20户左右(按新标准),文化家庭比例超过80%。
家庭定期举办鼓励学习和才艺的活动。适龄儿童得以入学,辍学现象彻底终结。人们积极捐款助学,为品学兼优、考入大学的孩子以及克服困难的贫困学生发放慰问金。
特别是拉南堂区的本堂神父和牧灵委员会本着互爱互助的精神,经常参与慈善工作,为贫困、孤独和不幸的老人送去有意义的礼物,与他们分享。
![]() |
义安乡(Nghi Loc)拉南堂区拥有许多宽敞、整洁、美丽的住宅区。摄影:孔建 |
响应“全民团结建设新农村和文明城镇”运动,生活“美好的生活,美好的宗教”,拉南堂区的人民贡献劳动力和资金,在田野里修建了数千米的混凝土道路和水渠。牧灵委员会与各部门、分支机构和公社一级的组织一起动员堂区居民交出50公顷的农业用地,用于在该地区开展工程和项目。
同时,大力宣传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遵守法律、履行公民义务、保障社会治安秩序的意识。推动“祖孙三代”的道德和生活方式建设,关爱社区每一个人。
圣诞节期间,拉南堂区的居民们都感到由衷的高兴和兴奋,因为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村庄的面貌也越来越好。堂区居民的目标是“过上美好的生活,美好的宗教生活”,认真贯彻1980年《越南主教团通函》和年度牧灵计划的指导方针,即“教会与国家紧密相连,在国家心中活出福音,为人民的幸福服务”以及教宗本笃十六世的讯息。
拉南堂区牧灵委员会主席何思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