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子女的忧虑与幼儿园和学校的问题

叶清 June 1, 2022 09:09

(Baonghean.vn)- 工人子女依靠父母的工资生活,显然无法得到良好的照顾和成长环境。更何况,这些孩子还面临着许多心理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从长远来看,需要工会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参与。

孩子们最后回来

下午4点半,放学后,孩子们河安私立幼儿园(位于荣市阮长苏街)的孩子们聚集在一楼玩耍,等待父母来接他们。这时,一些孩子被老师带去卫生间——这种情况在公立学校很少见。“这些孩子是家长帮他们洗澡的,因为他们的父母是轮班工人,回家很晚。如果等到晚上再去接孩子洗澡,就太晚了,对孩子的健康也不好。”校长杜氏河解释道。冬天,家长要求老师帮孩子洗澡的孩子就更多了。

下午6点多,天色渐暗。虽然孩子们都已经被父母接走了,但那些父母加班的孩子仍然没能回家。图片:叶青

六点差五分,所有的朋友和老师都回家了,还有六个孩子留下来和校长的孩子们一起玩耍。天色渐暗,游戏也少了些乐趣,孩子们不再玩耍,坐在秋千上,忧伤地望着门外。哈老师怕孩子们饿着肚子,就给每个孩子都拿了一些糖果。哈老师解释说:“我知道快到晚饭时间了,如果我这样喂孩子们,他们一会儿就吃不上了,但如果让孩子们饿着肚子想念妈妈,我会心疼他们的。” 家长大多是工人,哈老师很多时候不得不留下来照顾那些下班晚的工人的孩子。

阮氏花女士六点钟就去接孩子了,一边问老师孩子的情况,一边急着带他们回家,好让他们准时去市场。她说:“我和丈夫本来也想早点接孩子,让他们早点吃饱,但工作性质不允许,所以只好放弃了。疫情期间,我和丈夫都失业了,现在我们不得不加班加点地攒钱。同时抚养两个双胞胎非常不容易。很多人劝我们把孩子留在乡下,交给爷爷奶奶照顾,但我和丈夫都不愿意。”

阮氏花的孩子们在母亲的迎接下回家,脸上洋溢着喜悦。摄影:叶青

尽管黎文荣先生竭尽全力,还是没能早点接回孩子。照片:叶青

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被亲戚接走。我说亲戚,是因为很多孩子不得不请邻居、亲戚或同事来接,因为他们的父母加班。最后一个回家的孩子,他的母亲在明治服装公司(北荣工业园区)工作,而寄宿公寓在兴平坊,靠近他父亲的工作地点。当被问及为什么不选择离家近的学校时,孩子的父亲黎文荣先生说:“我和妻子找过,但很难找到一所学费、上课时间和地点都合适的学校。在这里上学也很方便,因为我妈妈早上很早就去上班,可以送她去。”虽然很方便,但从家到学校有5公里的距离,在阴雨天骑摩托车上学对他的女儿来说很不方便。

确实,作为一名在VSIP工业园区附近为孩子寻找幼儿园的家长,我意识到这段旅程并不容易。大多数学校凌晨5点后不接收孩子,只有私立日托中心才有这项政策。然而,这些中心的孩子到了5岁,就必须找到一所提供标准培训课程的幼儿园才能升入小学。由于学费(含餐费)每月在120万至180万越南盾之间,工业园区周边的日托中心和幼儿园经常爆满。

北荣工业园区的一家私立日托中心允许家长在深夜接孩子。大多数幼儿园不允许在工作时间以外送孩子,因此工作人员只能将孩子寄养在私立日托中心,或送回家乡交给祖父母照顾。图片:Diep Thanh

Vi Thi Xuan 女士承认自己是一位迟到接孩子的母亲,租住住房的工人北荣工业园区的一位工人分享了他的故事:“我和丈夫从奇山来到这里当工厂工人,为了方便照顾两个孩子,也为了给他们在城里上学创造条件,我们把他们也带了过来。大孩子上一年级了,我们再也不能晚点接他了,所以我们轮流接孩子。总得有人早点回家接孩子。这很被动。”

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

宣女士的故事远不止于匆忙和被动。“孩子不到3岁的时候,为了让丈夫一个人去上班,我答应在家照顾孩子。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我还是继续去上班。最近疫情期间,学校还没开学,很多时候我都得锁门,好让我的两个姐姐,一个6岁,一个3岁,在家互相照顾,我去上班。我知道有很多风险,但没办法,所以就抱着一颗火热的心去上班,只想着赶紧回家。”宣女士难过地分享道。

为了避免两人加班,孩子无人接送,Vi Thi Xuan 的丈夫决定不再在公司上班,而是选择做兼职。图片来源:Dinh Tuyen

在节目中“来工人宿舍吧”最近在省劳动联合会组织的活动中,类似宣女士的故事还有很多。立讯精密义安有限公司的何氏银女士把5个月大的孩子留在邻居家照顾,她吐露心声:“6月1日起,我要重新开始工作了。老大2岁了,我会把他送到托儿所,老二由我在琼吕的奶奶照顾。因为中午没休息,孩子只能喝配方奶粉,很快我的奶水就断了。”

房间只有1张床,但面积为15平方米2颜女士家住三个大人两个小孩,他们知道热,也知道睡地上不好,但夫妻俩每月工资加起来一千多万,尿布、奶粉也要五六百万,没办法。

何氏银女士(穿条纹衬衫)因为在宿舍抚养年幼的孩子,在2022年“走进工人宿舍”活动中收到了省劳动联合会赠送的礼物。照片:叶青

子女上学难,许多家长被迫远离家乡,将孩子送到乡下的祖父母家。黎氏清娥(Thanh Chuong)女士在北荣工业园区一家服装公司工作近一年。回荣市之前,她曾在北江省一家服装公司工作。谈起孩子,她哽咽着说:“我当年离家打工,是想着能有更好的收入养家,但后来发现,工资的差距根本无法与孩子的童年相比。祖父母无法取代父母,他们的养育方式也不再适合孩子,导致孩子变得固执,与家人疏远。现在我的大女儿12岁了,我回到家附近打工,是为了离她近一些,弥补她的不足。”雅女士也分享说,不久的将来,她会在区内找一份生意,这样她就可以回去和孩子一起生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一周回去一次。

下班回到出租屋后,河氏芳(Que Phong)和丈夫正在和14个月大的孩子通电话。河氏芳女士已经5个月没去看望孩子了。

照片:Diep Thanh

怀着同样的心情,2021年底疫情过后,在义丹县工作的阮氏顺和丈夫也辞去了平阳省月薪1500万越南盾的工作,回到家乡找工作。她吐露心声:“现在想想,孩子们受了那么多苦。我离家很远,一年只回家一两次,即使每天给他们打电话,也无法弥补孩子们在情感上的缺失,尤其是在青春期,他们越大,我越需要关爱。”

不久前,通过一位同事的故事,我了解到一个工人家庭极其悲惨的境遇。夫妻俩在外打工,把7岁的儿子留给年迈的奶奶照顾。一次外出,儿子不幸滑入家附近的池塘溺水身亡。妻子不堪重负,精神失常,奶奶终日煎熬,最终病倒。

虽然本文引用的不多,但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在工人宿舍的故事里,总能听到孩子们远离父母、忧虑、焦虑、难以言喻的担忧……工人们确实需要一个解决方案,来解决养育和教育后代的所有问题。

对话5月22日举行的工人代表大会上,许多工人向省人民委员会主席询问有关为工人建设工会机构的问题,包括社会住房、幼儿园、市场、超市……针对这一建议,省委副书记、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阮德忠同志肯定,这是乂安省政府特别关心的内容之一。除了北荣工业园区工会设计区项目外,还有2个投资者的社会住房项目,有助于解决工人的住房需求。所有这些住房项目都与学校、市场、购物中心……相配套,以满足工人的需求。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工人子女的忧虑与幼儿园和学校的问题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